开禅堂以固根本——憨山大师传【连载62】
9开禅堂以固根本
憨山说:“丛林之有禅堂,如国家之有学校,乃养育材器之地。”
六祖在世的时候,非常注意培养人材,门下悟道的弟子有三四十人,其中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位大师最为著名,门下开出“五家七宗”,大行天下,据历代《传灯录》记载,在各地禅堂中参禅开悟的高僧有一千七百多位。而究其根源,都出自曹溪一脉,人们把曹溪南华寺,比喻为孔门的洙泗。所以,南华寺的禅堂,应该是天下禅堂之祖。
但是,随着岁月的消磨,南华寺禅堂已经接近于湮没。憨山到南华寺时,看见禅堂旧址一片狼籍,杂乱地修建了七户僧房,两户厨房,另有厕所猪圈等八九处,清静宝地,和粪壤差不多了。
憨山入寺之初,曾经注意培养人才,挑选了八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少年行童一百多位,教授学业。但是,少年僧人学业有基础之后,如果不进行禅堂的长期教育磨炼,那就好比“农知种而不知耘,终难成实”。
整顿禅堂,最难办的首先是拆迁僧房的问题。憨山从自己的衣钵钱中节省出一部分,购买空地,动员僧人迁房,另盖时憨山还要补贴一部分房价。当时十分艰难,所谓“寸寸计之,以十易一”,为了让各方满意,憨山不仅吃苦受累,还要吃亏任怨。
拆迁完毕后,憨山募资建造了禅堂一座,规模不算太大,但已经精疲力尽,不能够做到更好了。
按照常规,禅堂要接纳十方常住,允许外来僧人挂单修行。但是,憨山考虑到南华寺是子孙庙的现状,担心以后生出是非。就在山门外,另建了一所十方堂,题名为“一宿觉”,接纳挂单僧人。寺里的禅堂,只招收寺中各房子孙中挑选出来的禅僧。
禅堂建好以后,本寺少年禅僧入住修行,一片兴旺景象。但是,日常经费又成了问题。憨山将南华寺供养无尽庵的香火银三十两(一说三十一两),翁源县庄田新增租银十四两,转到禅堂,供养僧众。又将新赎买回来的紫笋庄田地山场(价值二百余两),新买的黄山柴山等山场,作为禅堂的香火供赡田。
又将自己购买的旃檀林房一座,和僧人兑换,换回香积厨后僧房二间,归禅堂使用。
当时有人曾计算过,憨山营建这所禅堂,前后花费大约一千多两白银,都是憨山本人一力承担,真可谓千辛万苦。至于禅堂内部建设的详细情况,容后再论。
《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已正式出版,该书为马长勋先生口述、其弟子王子鹏整理的吴式太极专著。
该书以口语化的形式,系统讲述了吴式太极一门的掌故、拳法、拳理等。
其中拳理部分,既是王子英、张继之、李文杰、刘晚苍等前辈的口授心传,也是马老60年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