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提示

中医养生-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五神与五脏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情志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 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 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情志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情志伤肺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证明。

  情志伤肾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充满在生活之中。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俯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

  (1)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故曰:·“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类经·脏象类》)。

  (2)肺藏魄: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类经·脏象类》)。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灵枢·本神》)。

  (3)肝藏魂: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一是指梦幻活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类经·脏象类》)。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血舍魂”(《灵枢·本神》)。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

  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类经·脏象类》)。

  (4)脾藏意: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心有所忆谓之意”(《灵枢·本神》)。“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类经·脏象类》)。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藏营,营含意”(《灵枢·本神》)。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

  (5)肾藏志:志为志向、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即意已定而确然不变,并决定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故曰:“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类经·脏象类》):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所谓“志者,专意而不移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

  五志与五脏

  情志泛指人的情感、情绪,也是人的心理活动,亦属于神的范畴。故曰:“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脏象类》)。对于情志的分类,中医学有五志说和七情说之分,五志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悲: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称五志。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整个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灵枢·百病始生》)。如,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若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思”有关。

  (4)肺在志为忧: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5)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总之,中医学认为,人的意识思维虽由心所主宰,但其功能活动受五脏的调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心藏神,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可见“喜”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利于“心主血”,但喜乐过甚则伤神,喜乐者神惮而不藏。肺藏魄,在志为忧,人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为魄之灵,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精神活动。年老时肺气虚衰,语言善误,这从病理上阐明了肺与魄的关系。肝藏魂,在志为怒,魂乃神之变,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魂的精神活动包括谋虑,故又有肝主谋虑之说。怒是情绪激动时的一种精神变化,是不良刺激;怒伤肝,常致血液上逆,气机升泄。脾藏意,在志为思。意,是意识;思,是思考。正常的思考有赖脾的健运,思考过度或所思不遂则能导致情绪抑郁,饮食不思等,即所谓“思虑伤脾”。肾藏志,在志为恐。

  恐与惊相似,惊为不知受惊,恐为自知而怯。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伤肾,气机紊乱。由此可见,人体的神魂意魄志及喜怒思忧惊等精神意识活动都依靠五脏的功能调节,但主导于心。

  中医理论指出五脏六腑、七情六欲都是相连相应的。肝主怨(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忧),肾主恐(惊)。五脏对应五行,而五行内在的生克关系也是一种整体关系。中医的情志相生疗法就是基于五行的生克关系。例如,治悲用喜,采用补火佐以泻土,泻水,因为火克金,土生金,水克火。治思用怨(怒),采取滋水涵木佐以泻火,因为水生木,木克土,火生土。认知疗法中认为非理性观念易致忧郁症,用中医理论解释为土思生金悲(忧),金克木而致木不得条达,肝气郁滞所致。过多的思是非理性思维,所以要减少思(土),使金悲(忧)不易发生。只要维护五行的整体平衡状态,就不会产生心理障碍等疾病。

  中医用五行的生克关系来治疗心理障碍,而五脏可用各具五行属性的药物或食品来调整。例如一相思病患者,可以用一贯煎少加黄连治疗。通过五行所属,心理问题可以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联系起来。世界内在的这种奇妙关系正是整体观的最好体现。

文章摘自武重德老师日记,欢迎大家参阅!

尊重知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诊所治疗疾病请点击下此图放大观看


(0)

相关推荐

  • 形神一体

    ​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上古天真论>: 形与神俱 尽终天年 形:人体的形体结构 神可以从人的 言行举止, 形态,形色,眼神,表情, 精神状态,情绪,声音 等方面体现出来 & ...

  • 尚先早课 | 脾藏意,肾藏精

    关于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又,<灵枢·九针论>云:"五藏:心藏神,肺 ...

  • 魄之处,魂之居

    ​魄之处,魂之居 中医整体观念 魄之处,肺藏魄 <灵枢·本神>: 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魂之居,肝藏魂 <灵枢·本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魂.魄 属中医理论"神&quo ...

  • 尚先早课|咸先走肾,酸先走肝

    本句出自<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 ...

  •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藏...

    下列关于五脏所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藏神 B.肝藏魂 C.肺藏魄 D.脾藏意 E.肾藏智 正确答案(D.脾藏意) 解析:本题考查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的关系,属记忆内容.心藏神(A对),肺藏魄( ...

  •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 ...

  • 中医养生常识: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胃为脾之腑,脾为胃之脏.脏者,藏也.腑者,化也.阳性化,阴性藏.藏者藏其所化,化者化其所藏.人身秉造化的阳气而生腑,秉造化的阴气而生脏.腑为阳,其色明.脏属阴,其色暗.阳而明,故能化.阴而暗,故能藏. ...

  •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万里行 阅1296转1532009-12-26分享收藏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健康理康知识   2007-06-27 17:54   阅读49  ...

  • 情绪与疾病:中医讲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是哪七情 中医学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的七种精神情志活动,是人们对于外在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状态. 五脏是什么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通藏.五 ...

  • 中医讲解牙齿和五脏的关系

    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除了注意牙齿的保健,还应该多调理身体的五脏.五脏的功能好与坏全都体现在牙齿上,下面寻医问药网中医频道就来为大家介绍牙齿和五脏的具体关系.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 ...

  • 中医核心理论:五脏之间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虽然性能各有不同,但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在论述各个脏腑主要功能之后,明确指出人体的各个脏器在心的统一统帅下,维持既分工又协作 ...

  • 中医基础理论——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和五志,五神是五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五志人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变化.情志活动也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故与五脏的生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神 五神是神.魂.魄.意. ...

  •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 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