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动越伤?不骗你!这三类人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第医线

刚刚闭幕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在赛场上表现神勇,也让全民运动的热情高涨。记者走访上海一些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发现,“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身人群猛增,但运动损伤的患者也不断增加。为了健康而健身,却因为不科学的健身遭遇伤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对此,运动医学专家直言:练得好,从健身到健康;练不好,从健身到伤身!

图说:杨星光正在为一名打羽毛球健身过程中扭伤肩关节的患者进行诊断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周末勇士成“伤病员”

40多岁的林先生(化名)走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的专家门诊时,他说自己的肩膀疼痛无力,抬不起来,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林先生热衷于打羽毛球,“接不到的球也要拼一下,一用力,突然感觉肩膀坏了。”林先生说。杨星光医生为他做了检查,预约了核磁共振。杨星光告诉他,这通常是“投掷肩”,肩袖水肿或盂唇损伤了,需要休息静养一阵子,同时局部消炎止痛药膏按摩下,并避免对着冷空调直吹。

林先生不理解,自己体力很好,运动能力也很强,怎么就突然受伤了呢?杨星光说,尽管平时的活动一般不会引起损伤,但如果过度运动和直接撞击,都会造成运动损伤。在运动医学科,前来就诊的有不少健身达人。其中,一部分人利用周末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力量训练,但由于运动量大、热身不够充分、缺乏运动常识,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十分常见,杨星光将这类人称之为“周末勇士”。还有一些健身者跟随潮流走进健身房,在教练的鼓动下不断“挑战自我”,反复举铁、深蹲,造成了肩关节、髌骨等处受损。

杨星光还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宅在家的人变多,健身软件火了起来,这两年遇到过好几位在家健身而扭伤腰或颈肩的病人。

日行万步”多了

在上海,市民对健身环境的满意度高,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稳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投掷肩、网球肘、跑步膝、深蹲腰等各类常见的运动损伤。这几年,运动医学科病人每年都以10%-20%的速度增加。

不久前,杨星光接诊了一位坐着轮椅来就诊的白领。这位女士想减肥,日行两万步,连续暴走了一个月。突然有一天,她觉得膝盖下方特别疼,站都站不起来,到医院一检查,结果让她意外:胫骨平台骨折。“哪想到走路能走出这个结果!”这位患者有些沮丧。

另一个运动损伤的高发群体是老人,退休后突然爱上运动的李阿姨,为了更好地融入广场舞姐妹,就靠暴走减肥。每天饭后要走2个小时的路才肯回来。而长期霸占朋友圈封面的她,虽收获了不少点赞,却也收获了伤痛——膝关节积液、半月板撕裂。

图说:杨星光正在为一名膝盖前十字韧带拉伤的青少年足球队小运动员患者进行诊断

杨星光表示,适度运动有益身心健康。走路好处多,但不是走得越多好处越多。许多人走路时,有的过快,有的步幅过大,还有的用力过猛,这样对下肢关节损伤较大。刚开始,磨损的是软骨和半月板,进而会伤及骨组织。他表示,一般来说,走6000-7000步算是达到健康标准,超过7000步对膝盖、心脏等都已经没有什么好处了,所以不提倡靠暴走锻炼。

“健步走是最适合普通人的运动,前提是穿着舒适的服装、运动鞋,最好到户外的健身步道上去走。”杨星光还建议,中老年人首选户外有氧运动,每天坚持轻负荷的锻炼30分钟以上,但不要超过1小时,换算成步数,则不要超过10000步。

累了就“放过自己”

杨星光总结出三类人是最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模仿型健身者,通过看视频学动作,觉得省钱又方便;周末型健身者,平时不动,周末猛练;完美型健身者,个个动作追求完美,拼命接球、极力劈叉……他表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技术动作不规范往往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而大负荷的运动量又是造成软组织和骨关节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整理不能忽视。热身能使身体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以适应剧烈运动的要求,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后的整理活动可消除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减轻肌肉酸痛。

训练过度、持续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也是不建议的。杨星光说,大家在锻炼身体上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避免平时不运动,休息日集中性加大运动量或者进行高强度竞技比赛的做法。

经常有病人问,什么样的运动是好运动?他表示,大部分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首要的是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比如,肥胖的人、心肺功能异常的人、平时很少动的人,是不建议去剧烈跑步的。“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是重要的承重关节,可以选择游泳,重力和浮力是相互抵消,关节负重较轻;像爬山、爬楼梯这样的运动,膝关节要承受体重的4倍重量,这也就是医生不建议频繁爬楼爬山的原因。”

近年来,跟风运动造成运动损伤成为专家们担忧的现象。杨星光说,相比发展迅速的全民健身运动,国内运动医学的发展时间不算长,所以需要把医学和运动融合起来,让大家认识到科学健身的重要性。他还介绍了一个“2小时原则”,如果运动后,身体或关节疼痛超过2小时,意味着运动有些过度。总之,普通人运动是为了追求健康,一旦累了就休息,放过自己!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