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唠嗑:哈尔滨老教堂的那些事儿
对于习惯从旅行的角度看城市的人来说,每个城市都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具有一种诱惑力。对北京来说,这个特色是紫金城、是老胡同;对杭州来说,是西湖、是杭帮菜、是千百年来传承的名胜古迹;对重庆来说,是火锅、是三维立体的城市街道,是老城的安逸生活……而对于哈尔滨来说,这种诱惑力是冰雪,是中央大街,还有那些或是已经成为城市名片,或是仍然隐藏在街头巷尾的老教堂。
我们习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教堂,但教堂在中国的出现却并不怎么光彩——是随着西方列强的枪炮一起来到中国的。对于中国来说,几千年来信奉儒、道、佛,而教堂象征着另一个体系的宗教、思想、文化,伴随着侵略一起进入中国,可以说是一种被迫接受的文化方式。
和北京、杭州、南京、西安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不同,哈尔滨直到十九世纪末也谈不上是个城市,直到中东铁路修建之后才开始发展。大批俄国商人淘金者成了这里的第一批移民,俄国著名的建筑师列付杰耶夫依照彼得堡的规划,目标是把这里打造成远东的莫斯科。日俄战争之后大批各国移民涌入,一夜之间哈尔滨成为了一个殖民者和淘金客的天堂,使哈尔滨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
经过一段时间,背井离乡,远离亲朋的侨民开始需要一个精神家园,为了获得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天主堂,东正教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哈尔滨拔地而起。在最繁盛的时期,哈尔滨拥有五十多座教堂,是远东的“教堂之城”,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存的繁荣之都。
但是世代给予哈尔滨的安宁与繁荣是短暂的,一些教堂在战火硝烟中灰飞烟灭了,有些教堂则在六、七十年代遭受了灭顶之灾,硕果仅存的寥寥无几。即使有幸保存下来的,也是斑驳不堪伤痕累累,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带给我们对陌生文化的神秘感,仍然会身不由己的产生崇敬之情。穿过教堂半掩的木门,虽然已经不是曾经的样子,但当跨进门里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穿越了历史。
公元十一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东罗马帝国另立教会成立东正教,即东部正统教会,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并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它独特的圆形的如洋葱头一样的巨型屋顶,是它的标志,并以它那优雅而柔美的曲线流传于世,与国内大部分常见的哥特式风格的教堂相比更具异域诱惑,也更加神秘。
圣索菲亚教堂巨大的圆形穹顶之下,虽说这里已不是宗教活动场所,现在是城市博物馆,但站在这里的人依然能够体会到凡人在神的面前的卑微,体会到信徒们才会有的敬畏与虔诚,还有神至高无上的威严。这种感受区别于庙宇中的那种静谧清幽,更区别于佛堂内那檀香袅袅的清心参禅。
百年历史并不久远,对一座建筑来说也算不上沧桑,但是圣索菲亚教堂所经历的,所见证的绝不是一个百年就能讲完的故事。殖民者早已逃遁,侨民也都已撤离,他们所能留下的,只是这些精美的让人敬佩的不朽建筑,留下了一些让后人可以品读,可以触摸的历史,还留下了这些在淡紫色夕阳下熠熠生辉的,让人流连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