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与列强的首战 中东路战争(一)东北崛起
中东路战争是东北奉军直面列强的第一战。双方20万人卷入厮杀。这次大战不是偶然突发战争,而且自沙俄灭亡1917年开始几经外交政治妥协,矛盾逐步升级最后进入终极解决阶段,即战争的漫长过程。也是日俄战争后25年后,东北大地首次大规模战争。
一切都需要从头讲起,首先东北如果没有起码的实力绝不可能在双方争执到最高潮阶段突袭苏俄领事馆,逮捕苏俄外交人员和中东路苏俄工作人员。
那么让我们从东北方面讲起:1911年,东三省全境人口为18,415,714,奉天为11,018,517,吉林为5,538,405,黑龙江为1,858,792。(据侯杨方:《中国人口史》第六卷)
按人均算,区区1千1百万的奉天省和当时天下第一富裕的是江苏省(含江宁、江苏两个行政区)人口数为26,221,089的经济水平是伯仲之间。而这时候东北经济远未进入巅峰。即大豆垄断世界的年代1920的水平。
1914年到1930年间,东北耕地面积由1.34亿亩增加到2.38亿亩, 增长了77.61% ;粮食产量从1912年的300万吨增长到1930年的1900万吨, 增长了533% ;大豆出口额由1906年的90,290吨增长到1912年的661,064吨,到1927年已达1,603,240吨的规模, 21年间增长了1600%。
1896-1936这41年中,中国只有6年顺差,其余35年都是逆差,而且差额越来越大,从庚子以前年均不过十几万,到1933年最高达到459.6百万海关两(18840万美元)。(陈争平前引书,51-52页)
20年代的中国国际贸易处于严重逆差状态, 基本依靠帝国主义借款 , 地方军阀则收地租和厘金吃饭。东北是唯一大规模顺差的地区,拥有中国最大的一笔机动资金,每年有一两千万银元的顺差。 东北大豆在世界大豆贸易是拥有垄断地位的商品。 东北大豆产量从1910年的两百万吨增长到1930年的接近七百万吨。
张作霖时代在各地中小学都是不惜血本投入,欧美教授,留学生,民国大师如过江之鲫一样被高薪揽入东北。东北教育超前发展了起码50年。才有今天东北人系统性的发达的教育基础。
918事变前夕,东北共有 小学14330余所,小学生80余万人;中学330余所,学生26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