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府女人王宝翠(下)

关于孔府女人王宝翠(下)

第77代衍圣公孔德成与其妻

但正是生了一个孔圣公,一个女人的命运也到了头。孔德成的同胞姐姐孔德懋在对母亲的回忆中,曾经这样记叙:

“在‘母以子贵’的封建家庭中,孔德成的出生必然会抬高王宝翠在孔府的地位,这是陶氏绝不能容忍的。在母亲产后十七天,陶氏让她的心腹本家孔心泉买来一种中药,据说是‘穿山甲’,熬制为汤药,强迫王宝翠喝下。

“这种反常的情况引起母亲的警觉,因为母亲对陶氏为人是了解的,也有预料陶氏会对她下毒手。当时有个姓唐的女仆正好看见了这一幕,她见我母亲跪在床上哀求陶氏说她没病,不用喝药,陶氏不答应,非逼着她喝下去。结果,母亲服用后大出血不止,最后死亡。

“母亲死后,陶氏对外放出话说,她是死于产后受风。对于我母亲的死,本家中背后议论纷纷,但没有一个人出头为母亲说话……

“母亲死后,陶氏让几个当差的在一天夜里不声不响地将母亲棺材从内宅后门抬出去,在孔林的一角草草掩埋,只一堆黄土,连墓碑都没有……”

据说,王宝翠临死时只要求看一眼自己的孩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也未得到陶氏允许。王宝翠被毒死时,孔德成才出生十七天。

在孔府数百名仆役之中,还是站出来一位“义仆”。他孤身一人,无钱无势,竟从曲阜跑到省城济南状告陶氏。民国九年,是五四运动爆发第二年,社会上正掀起“打倒孔家店”的热潮,省政府内的“反孔派”希望借这一事件打压“尊孔派”,于是派人到孔府查案。陶氏便将送药给王氏喝下的孔心泉推到前台,被逼无奈的孔心泉只能吞鸦片自杀,陶氏由此逃脱省政府的查处。

最有讽刺意味的是,陶氏死后,孔府本家一改历史上姨太太不得与老爷、太太合葬的规矩,将孔令贻、陶氏、王宝翠合葬。据说,十一岁的孔德成激动得热泪盈眶,磕头致谢。生前不能逃脱陶氏的虐待和折磨,死后竟还要与杀害自己的凶手同居一穴,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女人的命运,竟然在一向以礼仪著称的圣府内表现出如此令人惊心肉跳的结局。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王宝翠的照片,长得颇像几分我们的国母宋庆龄。可惜,我没能看到王宝翠的照片。真是令人心酸,一个如此多难的女人竟然与我们的国母相似!

这不更具有讽刺意味吗?

在返回泰安的车上,听着导游讲述的这个关于一个母亲令人感动又教人愤慨的故事,眼泪竟然禁不住静悄悄地流了下来,我不会怀疑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会是导游的一个异想天开的想象。回来后,我上网查王宝翠,网上的故事几乎如出一辙。但这故事发生在素以仁、义、礼、智、信为宗的孔府内,还真的有点令人发指!

如此尊贵的文化发源地,如此尊严神圣的圣府,发生着如此违反人性的故事,让人不得不相信人性与生俱来的灰暗和卑微。神圣的圣府不能掩盖卑鄙污浊的人性,尊贵的文化更不能拯救封建王朝的命运。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竟有这样一个忍受了世上一切苦难而又安详的女人。在这寂寞空旷的孔府的大院里,我不知道是否能听到她呼唤仁爱、呼唤自己子女的悲鸣声?

孔府这个神圣的大宅,已经远离了我的视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也会远离我的记忆。但是孔府内这样一个身份卑微的丫环,一个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圣人的母亲,却致死也不能相认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一个女人形象,却渐渐走进我的思想深处。

这是一个满身布满了孔家仁义折磨的女人,她错就错在她在一个神圣的府第而生下了一个圣公么?王宝翠,这样一个普通的名字,却会让我们从此鲜明地记住一些什么。因为一想到王宝翠,我们便会想到社会政治文化背后更深层的一些东西!

我真遗憾这个故事是从孔林出来后才知道的,如果再早一点,我一定,我一定要前去这个最孱弱、最悲惨的女人坟墓前给予真诚一望。我要为这样一个为了封建王侯的命运默默无闻、而为了至爱而逆来顺受的母亲祈祷,我祈祷她,愿你的子嗣会永远记住你,因为你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完)

于2010年6月28日。

作者:李凤岐

◆李凤岐:关于孔府女人王宝翠(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