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对话系列之三 什么是健康
什么是健康
我:“您现在是怎么理解健康的?”
他:“我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是由心灵统摄的身心灵有机合一的整体,那么,健康也一定是身心灵整体健康。”
我:“没错!主流医学关于健康概念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8年以前,人们认为“个体无病,即健康”;第二阶段是1948—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为一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第三阶段是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原有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加上了道德健康 。
他:“这也是人类对于健康的最高认识吧?”
我:“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虽然也涵盖了身心灵三个方面,但是,其认识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一定局限。主要表现在:
一、在身健康的层面上,生理上的健康只是身健康的一部分,无法完全概括身健康;
二、在灵健康的层面上,道德也只是灵健康的一部分;
三、这个健康的概念没有体现出时空观。
事实上,中医和阿育吠陀关于健康的阐释要比世界卫生组织全面和深刻。”
他:“中医对健康是如何理解的?”
我:“《黄帝内经》的四种人就是对健康的高度概括。
上古天真论讲: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他:“以我的理解,中医既认识到了人自身的身心灵整体,又认识到人、社会、自然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动态整体,从而给人们列举出健康的几种境界。”
我:“的确如此。但是,由于《黄帝内经》是文言文,加之境界过高,普通人难以理解,所以,这个健康理念并未得以大范围推广。从这个角度讲,阿育吠陀对健康的解释更贴近于生活,人们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
他:“据我所知,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医学,崇尚自然和强调身心灵平衡,以瑜伽和冥想著称于世。”
我:“阿育吠陀对健康的阐释既有身心灵的高度,又全面、具体。在阿育吠陀的疗愈之轮上,精神、身体、财务、情感、人际关系、职业、环境以及人的过去经历都与健康息息相关。”
他:“没想到传统医学竟然具有大智慧!那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健康观有机融合,应该能够帮助人们对健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是的,这种融合使得健康的概念更加丰实,能够帮助人们较为清晰地认识到健康的实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激发人们对健康的探索热情和追求动力。”
他:“健康是指身心灵的完美状态。灵的健康是具有大爱、大智慧、崇高的信仰、坚定不移的意志力;心的健康是心态平和、思维理性、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身的健康是筋骨强壮、行动敏捷、经络畅通、气血充盈。对健康这样概况可以吗?”
我:“再加上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