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记
我的普通话虽然算不上完美,但跟人聊天的时候,起码能够让人知道我是在说普通话。
我的一个老乡就不行了,在学校里经常跟人说方言。别人就有意见,说大学生要说普通话。那老乡只好说普通话。结果说了一会儿,跟他聊天的那人又说,哦,你还是干脆说方言得了。
在学校里,很多老乡的普通话常都带着浓重的乡音,让你分不清他们说的究竟是普通话还是方言。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我们的方言(河南话)和普通话还是挺接近的。普通话的腔调平稳,而河南话则比较重,喜欢用四声调,但这也在无形之中显示出河南人的豪爽。
以前的时候,我总觉得河南话挺不好听的,可在西安生活了几年之后才发现,原来河南话还是非常动听的。
原因是,陕西话实在是太难听了。
所以,在那里呆了六年,却坚决不学陕西话。
有时候上街碰到一个漂亮的姑娘,人长得漂亮,穿得也时尚,可一张嘴来了句陕西话就大煞风景了,再也没有想入非非的心了。
其实,我不是不喜欢陕西话,只是不习惯而已。
哦,对啦,陕西人说话普遍用三声。等你说每个字都用三声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的陕西话已经达到四级了。
陕西话和河南话除了声调上的不同之外,还有遣词造句上。河南人骂人的时候,用词直接了当,一开口就触及性器官、家属,而陕西人骂人则让人接受不了。
在我看来,他们实在是太含蓄了,通常用“瓜”这个词,什么瓜皮呀,贼你妈呀,唉……受不了。
北京人骂人最有意思,通常喜欢用丫。前几年关于北京的电视剧,电影以及小说特流行,所以,弄得我跟人说话的时候也经常丫丫的。
说到北京人,想起了一个笑话,一哥们儿去天安门玩,随口吐了口痰,结果一个警察过来罚款十元。那哥们儿就给了他一张二十元的,然后说不用找了,直接又补了口痰,扬长而去,弄得那警察一愣一愣的。
其实,北京究竟怎么样,还真没有去过。长这么大居然没有去过北京,想来还真是一件很汗颜的事情,朋友说北京的消费高,到那里肯定饿死。没有去过,所以,不知道究竟高到什么地方。吃饭住宿是问题,可就是不知道买衣服的时候能不能砍价。
我买衣服的时候要么不砍价,要么砍得那老板直咧嘴。至于为什么不砍价,可能是因为那老板是个女人,而且还是年轻漂亮的女人,所以,不好意思吧,至于说砍价砍得老板咧嘴的,当然是因为那老板是男的缘故吧,男人对男人,通常都是来狠的,砍价当然也不例外。
比方说,1128元的裤子,通常会从28块砍起。这是从一哥们儿那里学来的,说砍价的时候要从零头砍起。如果换成是他,他准能从8块钱起价。每次跟那哥们出门买东西,我总会想起《灌篮高手》中樱木花道买篮球鞋的场景。
不过最近不行了,也不知道是懒了,还是实在不想砍了,通常人家说多少就是多了,直接付钱走人,虽然看起来很潇洒,可是,事后想想还是有些心疼呀。
还好了,衣服从来不买名牌的,不是不想买,实在买不起呀。当然了,现在都在某宝上网购了。但以前上学的时候,网店还未盛行。即使盛行,哪有时间网购呀,连上网费都凑不够,只好买地摊货。
其实,还是地摊货划算,买一件名牌的裤子的钱可以买一身的地摊。现在想想还真是感谢地摊货呀,如果没有地摊货的话,我相信,现在大半个中国的人都得光着屁股上街,毕竟,在2000年以前,大家都是穷学生,能够买得起名牌的有钱人还不多。所以,上街的时候看见那些穿着地摊货的城管追得地摊老板没处躲的时候,就特鄙视那帮人,用北京人的话说就是,丫忘本呀。
高中的时候我正好处于年少轻狂的阶段,所以,就有严重的仇富心理,可是,现在好了,因为我突然明白,那些仇富的人其实还是对富人生活充满着向往的,假如有一天他自己真正变成富人了,说不定也会剔着大金牙指着我们这些穿着地摊货的人大骂穷鬼乡巴佬了。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就像是蝙蝠一样,徘徊于兽类和鸟类之间,当他站在一大群兽类之间的时候,就会嘲笑鸟类的轻浮,而当它身处鸟类的时候,就会嘲笑兽类的愚昧肮脏。也许,矛盾性就是人类的本性,如果人类没有这种在性格上的分裂的话,也许,就不是人类了。
呵呵,扯远了,扯远了,天气又变了,看来,又要买衣服了。这个价钱,究竟是砍呢,还不是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