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中,孟美女为何哭倒长城?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

“孟美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传说故事之一,关于孟姜女的故事,在我们小的时候几乎是奶奶们必讲的故事。
当然,由于这个故事在之前都是“口口相传”的形式,所以版本众多,纵横就讲一个大众一点的版本,如果和你听的不一样,千万不要质疑。

相传秦朝时期,江苏松江府孟家庄,有一个孟老汉擅长种葫芦,有一年他种的一棵葫芦延伸到了邻居姜家的院中,姜孟两家一向交好,于是两家便约定结出的葫芦两家一家一半,即化解了归属权纠纷,一家一个瓢也算成全了两家的情分。
到了秋天,那条越界的藤,果然结出了一个大葫芦,两家人都非常高兴,把葫芦摘下来准备一起分享。
万万没想到,这葫芦里竟然传出了小孩子的啼哭声,孟老头觉得很困惑,便用刀把葫芦切开,居然发现有个小女孩坐在葫芦里,小女孩有着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红彤彤的小脸蛋,十分惹人喜爱,以至于两家人都想要抚养这个可爱的小女孩。

为了争夺小女孩的抚养权,两家甚至起了争执,一时间竟无法抉择,只好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长者说既然你们约定好了长出的葫芦一家一半,那么这个孩子就由两家来合养吧,于是小女孩便成为了姜孟两家的掌上明珠,又因孟老汉没有子孙后代,一个人很是孤单,所以小女孩便住在了孟家,取名为孟姜女。
时光荏苒,孟美女转眼间就出落成了大姑娘,端庄美丽,心灵手巧。有一天孟美女在后花园散步,手中的扇子不小心掉进了水中,她正准备伸手去捡,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回头发现是一位年轻俊俏的公子,温文尔雅,可神情却很疲惫。

孟老汉对这位擅闯自家后花园的不速之客满眼敌意,将他视作登徒子,马上就要去报官抓人了,年轻人赶紧将事情娓娓道来,原来这个年轻人叫范喜良,是个读书人。
当时正值秦始皇修筑长城,到处抓壮丁,惹得黎民百姓怨声载道,范喜良为了躲避抓壮丁,只好乔装打扮出逃,实在是饥渴难耐才进了闯进了孟家的后花园,冲撞了孟家姑娘。
不过范喜良和孟老汉都没有想到的是,只这一见孟姜女便对风度翩翩的范喜良芳心暗许。
不久后孟姜女便向父亲袒露了心事,孟老汉也非常欣赏范喜良,欣然应允了这门婚事,他向范喜良说明了情况,但范喜良认为自己是逃亡之人,不愿意拖累孟美女,怎奈孟美女心意已决,执意要嫁给范喜良,最终范喜良也愉快地答应了。

可怜这一对新人刚结婚三天,家里就突然冲进了一群官兵,抓走了范喜良。这群官兵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孟家庄有一个无赖,曾多次上门向孟美女提亲,但孟老汉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这无赖便怀恨在心,他不知从何听到了范喜良逃亡之事,便偷偷去官府告了密,害得这对新婚夫妇活生生被拆散。
丈夫被抓走后,孟美女是茶饭不思,整日忧愁。到了冬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孟美女更加担心自己的丈夫受冻,于是她连夜赶制出了棉衣,踏上了千里寻夫之路,可修筑长城的壮丁如此之多,要找到自己的丈夫也非常不易。

她逢人便打听丈夫的消息,却得到了范喜良早就过劳死,被埋在了长城之下的噩耗,连尸骨都找不到了。这个消息对孟美女无异于惊天霹雳,她当即瘫倒在地,不饮不食,肝肠寸断的哭了十天十夜,孟美女的行为感动的上苍,一时间地动山摇,长城崩倒了八百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
以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了人们的各种加工形成的传说,那么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呢?

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的说法,孟姜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个故事,孟姜的原型就是齐国将军杞梁之妻。
据说杞梁随着齐庄公打仗时战死,他的尸首被运送回国,孟姜悲痛大哭,前去迎接丈夫的灵柩,灵柩被放置在郊外,齐庄公派人去郊外吊唁,而孟姜认为自己的丈夫为国捐躯,有功于自己的国家,觉得齐庄公没有诚意,便回绝了前来吊唁的人。
齐庄公听闻此事,感到非常过意不去,便亲自到了孟姜的家中吊唁她的丈夫。
西汉时期,刘向在《列女传》中,将这个故事中为了形容孟姜哭得伤心,加了一句“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

唐朝时期又增加了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情节,至于是哪的长城已经不重要了,具备了今天我们所听闻故事的雏形。
到元代时期,由于元杂剧的发展,孟姜女的故事被编成了戏曲搬上了舞台,对此故事的传播有着巨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小说发展的巅峰,孟姜女的故事更被丰富化。
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古代社会所认可,并不是偶然的,它必然是通过不断的改造、加工才能够完成的,说白了,一切的文化都需要符合当代的价值观。
在新时代如果依然倡导孟姜女哭长城这种文化,应该也是不恰当的。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