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城,戈壁滩上雄风犹存的土墙
一提到长城,总是让人想到北方那连绵起伏、宏伟壮丽的长城,人们习惯说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但那只是明代的长城。在敦煌还有一道汉代的长城,年代比明长城还要早一千三百多年。
当车在玉门关往西不远的一道褚黄色的土墙旁停下来,这里就是我此次行程中要寻找的一段汉长城遗址。苍穹下,汉长城突兀而起,横亘在我面前,与旅游景点那人工粉饰的秦关汉阙相比,汉长城剥落破损,显得十分荒凉。
在历史上,只有汉代和明代在西北修有长城,而且汉长城比明长城向西延伸的更远。据说,敦煌的汉长城是保留的最多最完整的一段,长城沿线的汉代烽燧也比比皆是。在这西北大漠中的汉长城同宏伟的明长城相比,没有什么美感,但我看到的是历史感。
远远望去,在这杳无人烟的荒漠戈壁上,绵延横亘着那些经过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断断续续的土墙。方圆几十公里没有水源,也没有树木,褐色的沙石地上,只有几丛耐旱的骆驼刺,这一切让人体会到了“春风不度玉门关”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境。
汉长城与玉门关在同一条线上,玉门关是汉长城的西起点。据考证,汉长城是由秦长城的终点临洮开始,经张掖、额济纳、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直到敦煌的西湖附近。如今,在敦煌境内,还保存有150公里的汉长城遗迹。
西汉时,敦煌的西北面有匈奴,在南面有羌族,这两个民族经常联合夹击驻守在敦煌的汉军,侵扰当地的边民,使汉朝边境动荡不安。这一条蜿蜒曲折的汉长城和星罗棋布的烽燧,犹如一道道森严的屏障,牢牢地守卫着汉室的西陲门户。
这段汉长城对于抵抗匈奴的侵犯,巩固边塞与汉室政权,安定百姓,发展经济,保证交通畅通,加强同中西亚各国的贸易起到了重大作用。走近这段土墙,看到汉长城远没有想象的雄伟,长城残高只有不到两米,下面近一半还被砂石掩埋了。
残存的墙体夯层清晰,墙体的夯层中夹杂着植物的茎杆。这是因为在敦煌这一带的戈壁滩中全是流滩、石子,汉长城的建筑结构中并无砖石,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由砂石夹红柳或芦苇层叠夯筑的长城,可以说这是一段含着生命的长城。
虽然汉长城是由砂石夹红柳或芦苇层叠夯筑的长城,容易受气候的影响而受到损坏。但是,由于这一带气候较为干旱,迄今为止,这里有些汉长城的段落和烽燧遗址经历了千年还高高矗立着,芦苇和沙土夯筑的层次还清晰可见。
由于雨水的冲刷和风沙的剥夺,汉长城已没有了当年的雄伟,高度也只有几十公分。但就是这样由植物的茎杆混合着沙砾石建起的长城,两千多年以前却能抵御骑兵的侵袭。当站在这并不雄伟高大的古长城前,细细的聆听,仿佛听到金戈铁马战场的厮杀声。
风沙的侵袭毫无保留的吹走了历史的人文景观,当看到只剩下这一堆土的时候,谁都会倍感惆怅。两千多年岁月的流逝和风雨流沙的破坏,部分长城被夷为平地,多半长城还是保存了下来。
昔日巍峨的城垣已变成了残垣断壁,露出了当年夯筑时用的黄胶泥和苇草的斑驳形态痕迹,这一层层叠夯的印迹,象瘫塌在地面的阶梯,不堪天殇。也象是一页页无字的天书,等待着后来者去研读。
伫立于汉长城旁的土坡上极目远望,婉蜒如游龙的汉长城自东向西逶迤而去,它融入山脉,融入天地,它是天空和大地交媾而分娩的一条巨龙。一座座的烽燧隐约可见,烽燧隐隐约约的轮廓随着长城一字排开,使人产生一种思古幽情。
在这曾是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古战场,车马萧萧、驼铃叮咚的丝绸古道上。古往今来,有多少边关将士为镇守疆土而殒躯沙场,长城脚下又掩埋了多少无名将士的躯体,似乎这里吹过的风也都隐含着一派金戈铁马的气息。
望着用沙砾和芦苇混合而垒成的汉长城,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汉军和匈奴在这里厮杀争夺的情景。而今这段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古老的汉长城那昔日的雄伟已荡然无存,早已成为残垣断壁,失去了原来的作用。
如今的荒漠戈壁上,不再有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荒漠寂野景象。但远远望去,碧天黄沙中的汉长城犹见当年气势,它承载了多少荣光与骄傲,又背负着多少苦难与忧伤,它见证着历史,也记载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