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法外开恩:一个知法犯法,却被皇帝亲自特赦的千古奇女子

前言:

因为一起强奸案和一条“留校察看”的校内处分,母校又一次被推上热搜,口诛笔伐,不绝于耳。量刑是否过轻?处分是否过轻?那些减轻处罚的理由是否成立?

今天不聊这个,今天来聊古代的法外开恩,来聊一个女人。她明明犯了法,证据确凿,她自己也知道这样做要被判刑,但还是坚持去做,最后却在服刑九天后被皇帝特赦。你肯定知道这个女人的名字,她叫李清照。

正文: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和二十一岁的赵明诚结婚,夫妻恩爱,衣食无忧,志同道合,琴瑟和弦,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因为李家受朝廷党争的影响,以及赵明诚仕途的起落,李清照夫妻也是时常离别,但总体还算不错,夫妻感情也非常好。两人都喜欢收藏金石、字画、古玩,并一生为之奔波。

到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天下风云突变,金人大举南侵,攻破北宋首都汴梁,俘虏宋徽宗、钦宗父子,史称“靖康之变。此时赵明诚不在身边,李清照独自押送大批他们夫妻俩的收藏南迁,从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岁月。

1129年,赵明诚病逝,那年李清照46岁。经历灭国之恨、丧夫之痛、颠沛之苦的李清照一路辗转,来到临安。在途中又多次发生收藏失窃或者丢失的事,让她痛心不已。

此时,另一个男人走进了李清照的世界。他叫张汝舟,风流倜傥,能说会道,对李清照百般照顾,这让身心俱疲的女词人备受感动。1132年,49岁的李清照再嫁,和张汝舟成为夫妻。

不料婚后不久,张汝舟就揭下了“暖男”的画皮,暴露了“渣男”的本质。他根本就不爱李清照,他要的是李清照天下第一才女的名声,和她所携带的那批珍贵收藏。当他发现无法将这批珍宝据为己有后,就开始对李清照恶言相向,拳脚相加。李清照忍无可忍,要求离婚,可是离婚哪有那么容易。

宋代给了女子申请离婚的权力,《宋刑统》规定:“夫妻关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如果夫妻关系破裂而离婚,不会受到法律追究。可是面对人前死皮赖脸,人后面目狰狞的张汝舟,李清照无法证明感情完全破裂。于是,铁了心要离婚的她,想到了另外一条法律。

宋代朱熹等主编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引用法令:“已成婚而夫离乡编管者,听离。”意思是如果丈夫被判流放,妻子可以要求离婚。如果可以证明张汝舟有罪并被流放,李清照就可以摆脱他。

但是,《宋刑统》还有一条:“诸告周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告发自己亲人的,即使所告属实,也要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面对两年牢狱之灾的风险,李清照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再婚同年,李清照正式告发丈夫张汝舟在科举考试中营私舞弊。经查证,李清照所述属实,张汝舟被削去官职,并流放,一代才女终于恢复了感情上的自由身,却开始了身陷囹圄的日子。

眼见李清照要在牢狱中度过两年,不想事情又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李清照前夫赵明诚的表弟,时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的綦崇礼听说了此事。按关系,李清照是綦崇礼的表嫂,綦崇礼也对这位表嫂敬重有加。

于是当时正是宋高宗身边红人的綦崇礼将李清照自靖康之变以来的奔波岁月,以及被张汝舟迫害的事告诉皇帝。宋高宗听完,下旨特赦李清照。就这样,李清照两年的有期徒刑,在实际服刑九天后,得以获释。

李清照出狱后,写了一封信给綦崇礼,这就是《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信中她诉述了自己的不幸,感谢綦崇礼的恩情。据说因为这件妻告夫的案子,让当时很多宋人不能接受。李清照自己也知道骂名必不可少。所以她在信中写道,“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其实李清照还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宋高宗。大概因为岳飞的原因,宋高宗在后世的评价并不高,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宽容的皇帝。李清照对南宋朝廷其实并不客气,时不时写文章讽刺几句。“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些都是在讽刺宋高宗苟安一隅,不敢北伐。

这要是遇上小心眼的皇帝,不找茬把人抓起来已经算不错了。宋高宗却并不介意李清照的文章,反而是一纸特赦,免其灾祸。

据说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境遇悲凉。她完成了前夫赵明诚一心想完成的著作《金石录》,却只署了赵明诚一个名字。她在“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无限感慨中,悄然离世。这是后话。

这就是李清照“犯罪”又被特赦的故事。

后记:

最后说几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司法应该是公正。特赦可以有,但不该滥用。特赦李清照在我看来合情合理,但有些所谓的法外开恩,从轻处理,就可能留下骂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