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太行 ‖ 老家过年时的祭祖活动
文/待月西厢
每年春节到来,我就会想起老家祭祖的情 形。我的儿时是在农村度过的,而在农村老家过年,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
在我的农村老家,祭祖——应该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非常重要而隆重的活动,不知为什么,它在我儿时的过年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初中语文课本上读到鲁迅先生的《祝福》,就十分详细地描写了鲁迅家乡的祭祖活动。而我们那个地方的祭祖活动,是从腊月三十这一天开始的。
每年的腊月三十,天还没有亮,街上就“噼 噼啪啪”响起了鞭炮声,这是负责祭祀的“当 值人”在催促人们快起床,到坟地去请祖 宗。
所谓“当值人” ,也称“会手” ,就是负责祭祀的人,一个宗族的成年人要轮流坐 庄,轮到谁,谁就到各家去敛钱,买些香烛纸钱、鞭炮、供品等祭祀用品。
请祖宗时,一个宗族分支的人,要一起去,大家提着篮子,里面盛着香烛纸钱和供品,先到祖坟上烧纸、放炮、磕头,然后再到自家的坟地祭祀一番,回到家后,到祠堂将供奉祖先的家谱挂起来,这就等于把祖 宗“请”回来了。
从这一天开始,每天吃饭前,要带上供品 到祠堂给祖宗磕头、烧香、上供。最隆重的要数正月初一的凌晨,大家互相拜年时要先到祠堂集中,带上各家准备好的最好的供品,摆到祠堂的供桌上,大家一起给祖宗磕头,然后再到各家去拜年。
记得小时候,过年最爱去玩的地方,就是 祭祖的祠堂,我们那里称之为“家庙” 。
那里是一个公共场所,有几间房子和一个大院子,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嬉戏放鞭炮。
家庙门口挂着两只特别大的灯笼,家庙里的 供桌上有两支硕大的红色蜡烛。一到晚 上,门口的灯笼格外耀眼,屋子里的蜡烛 格外明亮。
屋子里供奉着家谱,所谓“家 谱”就是一张布制的大帐子,上面画着一个很大的院落,有房子、有香案、有牌位, 门前有灯笼,灯笼上隐约可见“荣宅”二字。
小时候,我看着墙上挂着这么一个花花绿绿的帐子,人们十分虔诚地对着它烧香磕 头,顶礼膜拜,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甚至曾经觉得很奇怪、很好笑——大人们 怎么老是来这儿磕头?
等我长大上学后, 再看那家谱,才明白上面写着历代祖先的 名字,按辈分由上到下排列着祖宗的牌位。
我的那位始祖名曰“荣士能” ,是明代永乐年间人,老辈人说始祖是从山西洪洞县 迁过来的,距今已有600余年了。
从始祖到我这一代是19世,也就是说,从那位老祖宗到我这一辈,已经繁衍了19代。
想到此,望着这个家谱,我不禁肃然起敬,对祖先的尊崇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到正月初五就该结束了。
这一天,要把祖宗“送”走。吃过早饭, 人们聚集到祠堂,烧完香磕过头后,把家 谱收藏起来,然后点燃一挂特别长的鞭 炮,由祠堂向村外的坟地走去。
记得小时候,最想看到的就是燃放这一挂“送祖宗”的 鞭炮,不知为什么这一挂鞭炮格外长,少说也有几万响,“劈哩啪啦”从祠堂一直响到村外,场面非常壮观。有几家祖坟在村边的,可以从祠堂响到坟地。
孩子们追逐着 这长长的鞭炮声,叫着、喊着、跑着、跳 着,欢呼雀跃,非常开心。送祖宗和请祖 宗一样,要提着篮子,带着香烟纸火、鞭 炮、供品,另外还要扛一把铁锹(到坟地 添土用)。
先到祖坟再到自家坟地,照例是烧纸、磕头、放鞭炮,最后一项就是往坟墓上添些新土——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到此就算完全结束了。
不知为什么, 这是我小时候非常热衷参加的一项活动, 大概是觉得新鲜热闹吧。
也不知为什么, 这项活动仅限于男人,包括男孩子,而女孩子是不允许参加的——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清是怎么回事。
待月西厢,本名荣玉奇,男,热爱文学。曾在一家铁路企业供职,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给媒体写稿。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台湾好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