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级收藏——认识康熙青花瓷器从这里开始
清人陈浏曾赞誉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熙为最”。而在众多的瓷器品种中,则又以青花瓷最受推崇,康熙时期是我国青花瓷器生产史上继明代永宣青花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期,其器型之繁、数量之多、色泽之青翠为前 所 未 有。《陶雅》中这样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秾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
从整体上看,康熙青花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质朴。早期胎体厚重,中晚期胎体逐渐变薄,造型、色彩皆有很多创新。瓶、罐少带耳,方肩时间较早,圆肩时间较晚。
康熙一朝历时六十一年(1662—1722),康熙早期的青花瓷画流行使用披麻皴法,承袭顺治朝遗风,上追宋元古意,无论从器型、构图、意境,均与顺治朝相近,那些康熙早期的无款青花器难以分辨其具体时期。
青花瓷器自元代以来一直作为彩瓷的主要品种,发展迅速,到清康熙朝达到顶峰。康熙青花瓷的造型在清代瓷器中最为丰富。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瓷器制作者智慧与想象力不断地迸发,器物形式变化多样,层出不穷。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更有中西文化融合的外销瓷。康熙一朝,官窑瓷器精益求精,民用瓷器坚实耐用,外销瓷器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销瓷等。大件器物多是民窑烧制,尽管体积较大,但极少变形,风格挺拔向上,粗犷豪放,制作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 创性,严谨大方。主要品种有:盘、碗、碟,杯、盒、瓶、尊、壶、罐、炉、钵缸、香熏、笔筒等文具、挂钟等。
康熙青花瓷所施的白釉分两种,一是带淡青色的青白釉,另一种是含粉质的乳白釉,谓粉白釉。釉质皆绢、润泽,厚薄适中,釉面平坦,胎和釉结合紧密,彼此相贴,粘结度高。清代康熙年间所用的青花料是云南的珠明料和浙江的浙料,蓝色明亮,能使青花分出不同的层次和浓淡,即青花分五色,又称青花分水。青花分水技法也称混水,它始创于天启,成熟于康熙,做法是在勾好的轮廓线内,用含水量82-96的青料填染。绘画时,用笔蘸满钴料水,依照所画轮廓线填色,具有水墨画的效果。青花料水分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五种、七种或九种不同浓浅的色阶,浓淡杂呈,青翠重叠,非常协调,故而有“青花五彩”、“蓝分五色”、“翠毛蓝”之誉。
康熙晚期的官窑款识,开始设专人负责书写,款字排列为两行或三行竖写。此时的款识绝大部分为楷书体,青花色泽青翠,字体工整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