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的艺术(2)
转:金华的博客
言语交际对象制约言语交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性别年龄、职务职业、思想水平、文化水平、思想性格、处境心情等,都对话语的理解和接受产生种种制约作用。
1.性别、年龄
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对言语反应具有明显的差别。女性,一般心细,对别人的话语反应敏锐,特别爱琢磨别人的话外音,往往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甚至产生不应有的误会。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看《西箱记》,林黛玉“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了,好好儿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妈去”宝玉借《西箱记》中词句略表相恋之情,黛玉立刻会悟,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说者有意,听者有心。再如小说《主体交叉桥》中的一段话:蔡伯都来找候锐,遇上候莹,这位虽有点名气但不懂人情世故的剧作家,当着候车家父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小莹看上去有三十岁了,真快呀,记得我头一回来你们家的时候,她才这么高,像朵花似的……”蔡伯都的话说的是实话。但姑娘及其父母都产生了反感,因为他们听话听声,自然想到,姑娘原来像朵花,如今春去秋来颜色故了,伤了自尊心。这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所以和女性进行言语交际,要注意利用其理解的敏锐性,把话说得委婉些。相比较而言,男性一般直来直去,不大注意对方话语的弦外音。这并非男子比女子少几个心眼,这与其粗放、大度的性格有关。
不同年龄的人对话语的理解、接受也不一样。比如儿童,思维比较直观,难于理解话语的引申意义、比喻意义和交际中的情景意义。星期天你在家准备一份会议材料,突然有朋友来访,在交谈中,你借机说:“明天局里开会,我的发言材料还没准备出来,这星期天也捞不着休息,还得加班。”客人会立刻明白,不能多谈,说明来意后赶快告辞。但对一个孩子就不能这么讲,只好说:“小朋友,下一个星期天再到我家来玩,伯伯正忙着呢。”因为孩子无法理解其话外意义。老年人,阅历广,理解话语较为全面,即使言语表达不甚确切、全面,他也会调动多方面知识,综合交际的各种因素,做到准确理解。但是,老年人自尊心较强,需要别人的尊重,与其进行言语交际,不注重辈份、长幼,也难为对方接受,甚至产生与交际意图相左的反应。如《岳飞传》中写到牛皋和岳飞问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牛皋遇见一位老者,未下马高声嚷道:“嘿,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去的?老人听了,气得目瞪口呆,不作声。后来岳飞遇见这位老人,先下马,走上前把手一拱说:”不敢动问老,方才可曾看见一个黑大汉,坐一匹黑马的,往哪条路上去的?望乞指示。“老人听后,便愉快地给岳飞指引了方向。牛皋交际的失败,就在于他的话在称呼上出了毛病,缺少对长者应有的尊重;岳飞的成功,则因顾及到交际对象的年龄因素,不失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