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者华.崇拜和图腾》:尼崇拜和尼到夷的演变

皇皇者华 华夏文明流源史谈 第二部  崇拜和图腾

第四章  尼崇拜和“尼”到“夷”的演变

文|黄饮冰

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探讨中,“尼”与“华”和“夏”一样,是中华文明一个很重要的文明标签。

从文字的角度上讲,一切由“尼”字旁组成的文字,其起源都跟“尼”有关,“尼”是所有由“尼”字旁组成的文字的字根,也是所有由“尼”字旁的字的源头,如泥妮昵伲坭铌怩柅痆迡屔抳狔眤秜胒蚭苨跜馜等,均起源于尼。

彭头山遗址是尼人历史上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彭头山之前,尼人还有很悠久的历史。

尼人是由女娲创造的。对于尼人来讲,尼是很神圣的东西!尼人就是我说的华尼人。

尼还是黑崇拜的源头,因为尼是泥的本字,泥就是黑色。尼人与黎民、黔首也有联系。黎民、黔首含有“头戴黑头巾”的意思。另外,苏美尔人就是黑头人,其起源也在远古的尼人(华尼人)。

 一、尼——由字符“X”到文字“尼”的演变

尼是生命之源的文字符号。经历了由生殖崇拜到先祖崇拜的发展过程。尼的最后定义,是祭祀活动中代替先祖接受祭祀的尸。

1、尼的起源——彭头山“X”字符就是最原始的“尼”

野合图,存于四川博物馆,野合图简化就是“X”

“x”这个字符在史前的东方和西方普遍存在,最早发现在中国的彭头山遗址。西方发现“X”这一符号是在距今70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女神像肩头时,当时西方声称发现了“世界第一字”。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在距今9000年前的中国洞庭湖平原上的彭头山文化遗址中出现了“日”、“月”、“X”、“ #”、“∞”、“▽”“△”等字符,其中“X”字符是在女巫佩带的石牌饰物上发现的。所以“X”标志的原生地在中华。

“X”是原始图腾。我对“x”图腾的解释是“一男一女在野地上交合”,表达的是生命源于“交合”,即男女亲昵交合。指代性交的“交”字,也源于“X”。

所以“X”图腾表现的是生殖崇拜,实际就是最原始状态的对男女交合图的文字化表现。男女交合图,如汉代的伏羲女娲交合图,简化就是“X”形。“尼”是“昵”的本字,“昵”就是男女亲昵,原始的“尼”就是“男女亲昵交合”。在文字“尼”造出来之前,“X”就是“尼”,即“X”是“尼”的原始形态。“X”后来演变成了符号“卍”、文字“尼”和文字“交”,所以“卍”和“尼”的原始含义是一样的,是生殖崇拜,“交”字用来专门指“交合”。

原始的尼崇拜起源的时代很早,要早到姓族社会以前,那时人类实行的是自由状态下的乱婚。男女交合就是生命的来源,也是生命的本源。随着生殖的神化和男女性关系的神秘化,尼演变成了与生命来源有关的崇拜。

2、文字“尼”——由“亲昵”转化成“敬爱”,“男女交合”的含义被文字“交”承接

——甲骨文尼

甲骨文“尼”=

(人,大人)+

(人,小人)+

(亍,行进),意思是“外出时小孩与大人紧密相随”。

——金文尼

金文尼=

+

,   意思是“小孩与大人随影相随”。

很显然,尼的甲骨文和尼的金文的造字,要表达的不是“亲昵”,而是“小孩对大人的依赖,大人对小孩的庇护”,是“敬爱”的意思。

甲骨文和金文尼中的“大人”和“小人”,是“祖”和“孙”的关系。在原始时代,青壮年要捕鱼打猎和采集食物,为族群的生存忙碌,没有时间去与小孩亲昵。有时间与小孩亲昵,承担对小孩的抚育和教导的人,是老人,所以“大人”和“小人”是“祖孙”关系。在传统文化中,由敬老和爱小引发出来的,是孝悌文化。

——篆文尼

篆文尼字将甲骨文的大“人”

写成“尸”

,将紧随其后的小“人”

写成“匕”。

“尸”指“人不动”,“匕”意为“美食”。“不动的人”可能是老态龙钟的人,需要食物时当然需要年轻人敬奉,表达的也是“敬爱”的意思。

不同的是,甲骨文尼和金文尼表达的是小孩对大人的“敬”,大人对小孩的“爱”;篆文尼表达的是对老人的“敬爱”。

在上古的祭祖活动中,会设立“先祖之尸”,由“先祖之尸”代替先祖接受祭祀,这个“先祖之尸”也被称为“尼”。篆文尼的造字含义,正好是对祭祖活动的描述和记录,表达的就是祖先崇拜。篆文尼表达的是祭祖文化,即先祖崇拜。

二、尼崇拜的起源和演变

“尼”文化是一种内涵深刻和历史悠久的文化,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崇拜。尼文化起源自男女亲昵交合传承生命,代表的是原始的生殖崇拜。由原始的生殖崇拜又引发出先祖崇拜,在远古的祭祖活动中,“祖之尸”也被称为“尼”,所以尼崇拜也是祖先崇拜。由祖先崇拜又引发出了“老爱幼”“幼敬老”的孝悌文化,“尼”又是孝悌文化的符号。

我在这里把先祖崇拜放在孝悌文化之前,认为是先有先祖崇拜,后才有孝悌,原因就是先祖崇拜时期是很残酷的,有时候是用人来祭祖的,根本就没有孝悌,所以孝悌是后来产生的文化。

站在中华文明一元两系的形成历史上看,也是合理的。“X”字符是起源阶段的“尼”文化,“X”的内涵被符号“卍”、文字“尼”和文字“交”分别承接。甲骨文尼,是中国东部文化的代表,篆文尼,是中国西部文化的代表,这实际就是东夷西夏的文化格局。“夷”本事不是贬义词,是西周时期变成贬义词的。夷人是古华人的后裔,夏人是古夏人的后裔,而他们统一来源于古华尼人,华尼人也就是古尼人。甲骨文是殷商文字,这已经被考古证明了,而还有一个猜想就是篆文是夏代的文字,李斯的小篆就是来自夏代的大篆,这个猜想还没有被证实。三代的关系,夏和西周是一体的,殷商是另一个体系,这一点其实是很明显的。

如果篆文是夏代文字的话,也正好符合先有先祖崇拜后才有孝悌文化的逻辑。

1、尼崇拜地源自以“X”为图腾的原始生殖崇拜

尼崇拜的起源就是“X”图腾。X图腾就是最原始的尼崇拜,即男女交合繁衍人类。这是人类两性关系和人类繁衍的本源。以后在女权姓族时代和男权氏族时代,分别对女性生殖权和男性生殖权进行了神化和神秘化,分别以女性生殖器和男性生殖器作为生殖崇拜的图腾物。如“呙”就是女性生殖崇拜的图腾,即女性生殖器;“且”就是男性生殖崇拜的图腾,即男性生殖器。

女娲造人的神话的根源也在于“尼”。女娲用泥土造人,这个泥土的“泥”的本字是“尼”,即“泥”是由“尼”演化而来。本来是“用尼造人”,神化成“用泥造人”。

2、尼崇拜由生殖崇拜演化成了先祖崇拜

远古时期的祭祖仪式上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扮演祖先的角色,这种人叫做“尸”,“尸”在祭祀时座在“祖先之位”上,代表祖先接受祭祀,享用敬奉的美食。这个扮作祖先享受供奉的“尸”,又被称作“尼”。经过较长时间的演变,“尼”的内涵发生了转化,就是“尼”从生殖崇拜转变成了“先祖崇拜”,“尼”成了“先祖”。这实际上是把生命之源由“交合繁衍”转移成了“先祖庇佑”,把原始的生命之源神化成了先祖庇佑。

在传统文化中,孙可以为祖之“尸”。祖死后,由孙骑棺和压棺,由孙持引路牌为祖灵引路,都是尼文化的遗迹。

尼崇拜也就是尼能崇拜,尼能指的是祖先对子孙的庇佑和保护神力。所以尼能崇拜是先祖崇拜。具有尼能崇拜的人群,就是尼人。从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到,彝族的典籍上记载,彝族历史上曾经历了一个尼能时代,是尼能崇拜存在过的证据。

由于扮作“尼”的人,是祖先之“尸”,即祖先在人世的代表。“尸”一般的时候只是在祭祀的时候伴随祖先的名号一起出现,祭祀完成后,就下岗了。如果以后不再祭祀了,其“尸”也就不再出现。

对于有特殊贡献、对族群特别重要祖先的“尸”是不下岗的,祖先的名号与祖先的“尸”一同被继承下来,成为该祖先在人世间的永远的代表,并根据其功绩的大小,对族群的人享有大小不同的领导权力。

如某一代出了一个特别强大的首领,对本族群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对外族群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该首领死亡后,其名号就被保留下来,并被选中的该首领的“尸”继承下来。在以后的时代里,首领的称号被沿袭下来,首领的“尸”也通过某种选择程序一代一代接替,直到本族群由新的人物崛起为止。女娲几千年长期作为首领和神而在人的世界内存在,就是这样的。西藏的达赖和班禅也是这样的。

在氏族争雄的时代,氏族的英雄人物对于一个氏族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族人当然希望自己的英雄不死,为了保证英雄不死,让英雄的威名永葆氏族的安宁,人们把英雄的称号保留下来,用英雄之“尸”承袭英雄之号,创造除了诸多的不死英雄。如共工氏,从颛顼时代一直到大禹的时代,都顽固地存在着。《山海经》中就有很多名号的“尸”。氏族都是以英雄为祖开始自己的历史的。

做“尸”之人是很危险的,如果祭祀的目的没有达到,“尸”可能就被作为“牺牲”奉献给先祖或神灵了,这就是“人祭”。

三、“尼”到“夷”的演变

1、“夷”与“尸”

——甲骨文尸

——金文尸

——篆文尸

在甲骨文中没有“夷”,只有“尸”,有学者认为甲骨文“夷”假借“尸”表达,与尸的甲骨文同。如果“尸”是“夷”的通假字,那么“尸”就是“夷”,或者说,“尸”是“夷”的本源,“夷”是“尸”的演变。

通假之说有没有道理呢?甲骨文中没有“夷”字,而“夷”又是很关键的一个文化符号,作为夷人性质的殷商,不可能不创造一个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文字来表达“夷”。所以在殷商时期“尸”“夷”通假是可能的。在甲骨文中,把“尸”解释成“夷”也不无道理。不过,甲骨文中国的“尸”没有贬义,祭祖活动中的“尸”的地位是代表先祖。

金文“夷”字是后来兴起的周人创造出来的。金文之始,是在殷商盘庚迁殷后,开始金文只有寥寥数字,及至周初,已达一千二百多字。商末铸有金文之青铜器日多,但所述仍十分简略,多为铸者或其先祖之名讳。至商亡时,方有文章出现,但是其时最长之文,仍仅有四十余字。到周克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才多有记述。说金文“夷”字是周人造出来的根据就在于此。我经常说,东夷是周人的造说,就是据此。周人创造出金文“夷”字的根据,肯定是“夷”的本意。“夷”的内涵发生贬义性的转化,是在周人和夷人发生多次战争而每次战争都以周人为胜利者之后发生的。落败的夷人被“夷为平地”、被缠缚为奴隶,或者夷人负弓矢与周人作战等,都会导致周人对夷人的认识发生改变,周人造出来的“夷”字逐渐低就成了贬义。

2、“尸”与“尼”

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让活人坐在祭位上,代表逝者接受人们的悼念,体现“事死如生”。这个代替逝者坐在祭祀位置上接受人们悼念的人,就是逝者之“尸”,这个“尸”也被称为“尼”。

关于“尸”文字变化和来历,黄饮冰制作

3、“尼”与“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越巂(xī)郡苏析具有“尼江”,颜师古注:“尼,古夷字”, “夷,上古余纽脂部,中古余母脂韵,读余母三等,古音‘尼’母。”由此注释可知:尼是古夷字,“尼”就是“夷”。(说明,对于这个资料,我没有考证,是从网络引用的)

4、“尼”、“尸”、“夷”的演变关系

尼是先祖崇拜,对逝者的祭奠和对先祖的祭祀都是尼崇拜的体现。在祭祀活动中,需要“尸”和“夷”的参入。

在祭祀活动中尸使用“尸”还是使用“夷”,与古尼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导致祭祀内涵发生变化有关。

尼崇拜的祭祀活动中开始阶段使用的是“尸”。在远古时代里,古尼人靠渔猎、采集和种植古栽培稻过日子,人们过的是集体生活。对亡者的祭祀是共同的祭祀,参加祭祀的人与亡者没有亲疏之分,在祭祀活动中地位均等,所以人们朝拜的对象是逝者,逝者之“尸”就是整个祭祀活动的中心,人们对逝者之尸行礼,向逝者之尸敬奉美食华物,以此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尼人在彭头山生活期间发明了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现代栽培稻的种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让人们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活成为可能。当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生产力低下,农业产品不足,人们还要依靠渔猎畜牧来补充群体的生活,所以群体集体生活方式维持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直到农业产品足够丰富,人们才开始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活,家庭成为单个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家庭才开始成为集体组织中的独立个体。

在家庭具有了独立个体资格之后,在群体中家庭就有了应有的位置。这以后,死了人就是每个家庭的事情,操办丧事的主角就是逝者的家庭。对于逝者的祭祀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时,家庭的成员是逝者的亲属,是孝子孝孙。这时候逝者之“尸”就处于祭祀的从属地位,祭祀的主人是逝者的孝子孝孙,特别是长子是祭祀活动的主角。这个时期人们来参加悼念活动,既要对逝者表示悼念,也要对孝子表示慰问。这就在以前的逝者之尸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孝子,这个“孝子”就被称作“夷”。

孝子图左数第三。黄饮冰拍摄

在孝感的民俗中,孝子要披麻戴孝,还要在腰部缠一根稻草绞成的稻草绳(我们孝感俗称要子,音yaozi)。从这种民俗中,可以看到“夷”就是“孝子”形象。

仔细看金文“夷”的构造:

——金文夷

金文夷由以下部分组成:

(是戴孝的人,即孝子)+

(s是稻草搓搅成的缠在孝子腰部的稻草绳,即要子。),所以“夷”是由“孝子”加“稻草绳”组成。

--腰缠稻草绳的孝子(中间)。黄饮冰拍摄。

那种认为“夷”是被捆绑的奴隶或“夷”是持弓箭的人的观点,都不是夷的本意。夷的本意是“腰部缠稻草绳(要子)披麻戴孝的人”——孝子。

所以“尼”是“尸”,“尼”是“夷”,是祭祀活动中角色的转换,即祭祀活动的主要角色由“尼”( 代表祖先接受和享受祭祀的“尸”)转移到“夷”( 腰部缠稻草绳披麻戴孝的孝人——孝子)。

四、尼人及尼人和夷人的区别

作为华夏族群文明标志或文明烙印之一的“尼”,与“华”“夏”“夷”一样,在华夏族群的起源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尼”“夷”这样的概念,被逐渐边缘化以至于消失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尼”与生殖、“尼”与先祖、“尼”与祭祀的关系逐渐被新概念所替代,最后人们反倒不认识“尼”了。

什么是尼人呢?具有尼崇拜的人群就是尼人。在考古上能够确定的最早的尼,就是“X”图腾,“X”图腾出现于彭头山,距今9000多年。

但是实际上,“尼”的慨念的起源就很早了,在远古人认识到两性交合繁衍人类的时候,“尼”图腾就应该出现了但这个出现的时间很早,基于此,站在中华民族一元两系多族群的形成历史关上,根据华夏族群标志性文字符号出现的早晚,我把华夏族群的源头命名为华胡(ha-hu)原始群,华胡原始群就是最早的尼人。华胡原始群又分化成华尼人(ha-ni,哈尼)和胡尼(hu-ni)。在末次冰期内(距今70000年到13000年之间),在中国的西南及中南,华胡原始群就已经分化成了华尼人和胡尼人。华尼人在中国的西南,胡尼人在中国的中南并扩散到了东南沿海和东海古大陆。

末次冰期结束前后(距今20000年到9000年),在中国的中南(主要是湖南),华尼人和胡尼人发生融合,形成了华尼尸(这里的华读音为hua),崇拜华(太阳图腾)、尼(X图腾)、在在祭祀中使用“尸”。所以从考古上看,尼人主要是指华尼尸人。华尼尸人就是华尼夷人。

华尼尸人是最早的华族,也是考古上可以证实的有尼崇拜的人。

在距今1.3万年开始,由于气候升高和人口增长的原因,华尼人从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陆续向外迁移。迁移的方向,是东或西北。东是广袤的沼泽湖泊(两湖地区)和江浙沿海地区。向西迁移的尼人,避开了青藏高原恶劣的区域,向西北迁移。

为什么不向北迁移而要经西再到北呢?因为直到距今5000年以前,四川盆地还是湖泊沼泽地带,封闭的地力环境导致瘴气严重,不适宜于人类生存。四川的考古历史不超过5000年,就是这个原因。

源源不断的华尼人下到湖南,加速了湖南人口的融合,也加速了华尼尸族群的形成。同时不断强大的华尼尸人以湖南为中心,向北进入湖北和河南,向东进入东部及沿海,逼迫未被融合的胡尼人北迁,形成后来的草原胡人。在史前一个时期,从中南到东南及中国的东部以至于朝鲜日本美洲,都是华尼尸人,华尼尸人后来被称作夷人。

中国大地上的主体居民,是在第四纪冰川期结束后,由云贵高原的尼人(华尼人)扩散而来。中国北方的本土居民,可能被气温升高后产生的鸿水和海浸毁灭了,海浸还导致了沿海居民的灭顶之灾;也可能是在经历了海浸和鸿水之后,对高温不适应,北方居民离开了渭水黄河流域,向北方迁移到适温区。

尼人与夷人的区别,是在尼人改变了狩猎渔猎生产方式、转化成稻作族群,在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之后,尼人的祭祀活动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尼被夷取代,尼人就被称作了夷人。

彝族,是尼人的活化石。他们是远古华尼尸人的直系后裔。他们经历了由南到北、由北到南的迁移经历,现在是回到了远古尼人的生活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