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在古方中的应用【一点资讯】
一、人参的性味归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亦称《本草经》、《本经》,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共收载药物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人参列为上品。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作用等描述不尽相同。
1、《神农本草经﹒上卷》:“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这是对人参性味功能最早的概括,也是味甘微寒的首载。
2、公元五世纪,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人参》:“人参,微温,无毒。主治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此是性温或微温的首载者。后世从之者众。
3、十七世纪初期,明·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人参味甘,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调荣养卫。” 1887年,张秉成《本草便读·人参》:性禀甘平,功资脾肺。” 二人要么折中或避而不谈其性味寒温。
4、1596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二》载:“李言闻(李时珍之父)曰 :人参生用气凉,熟用气温,味甘补阳,微苦补阴。”将人参性味不同学说加以统一。
5、宋代以前,药物生用较多,宋代以后加工炮制较多,此时人参已有焙、煨、炒、蒸等多种方法,使其性味归经产生变化。
二、人参的单方应用
1、公元三世纪,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 卷三 》治“卒上气咳嗽”,以人参一味,研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次。此时补气固脱。
2、1348年元·葛可久《十药神书》以人参一两,为粗末,加大枣五枚,不拘时煎服,可益气固脱,治疗元气大亏,阳气暴脱,面色苍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脉微息弱。
小贴士——独参汤
单用人参被称为“独参汤”,大补元气,救逆固脱。
后世方歌誉之:独参功蝉得佳名,血脱脉微可返生,一味人参浓取汁,应知专任力方宏。
目前人参单味剂型较多,有颗粒剂、茶剂、酒剂、膏剂等。
小贴士——人参状元
翁同龢是同治、光绪两个皇帝的老师,是咸丰六年的状元。他殿试一举夺魁,人参功不可没。
殿试前夜,翁同龢借宿友人家,友父遣子早歇,以应翌日殿试。却邀翁畅谈夜半。且榻后房前屋后爆竹声声,未得片刻休息。翌日进入试场,翁觉周身无力, 昏昏欲睡,突想起身有两支人参,迅入口咀嚼,顿觉精神,执笔挥就,高中榜首。故有 “人参状元”之称。
独用人参:补元气,安精神,补脾肺,祛烦渴,益心智,调经候,壮肾阳,延年寿。
三、人参的复方应用
1、大补元气
(1)、元气(亦称原气),包括元阴、元阳。禀受于先天之精所化,又赖后天水谷之营养。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活动,为人体化生动力之源泉。人参有大补元气之效。
(2)、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六十九》:“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此时阴阳俱不足,须以回阳救阴法,于四逆汤中加人参、茯苓。
原有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治疗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疲欲寐,下利清谷,腹中冷痛,口淡不渴,舌淡脉细,可用于失血性休克、内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此时若复加烦躁,则以回阳救阴法,加入人参、茯苓。所谓:“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小贴士——人参皇帝
清代乾隆皇帝寿享89岁,对人参情有独钟。御药院有出库记载,乾隆在位60年,每日约进补长白山人参5克。日理万机,不觉疲倦,不能不说与人参有关。《清帝外纪》记载,乾隆83岁庆寿,一位外国使节晋见后,日记中如此描述乾隆:“观其风神,年虽八十三岁,望之如六十许人,精神矍铄,可以凌驾少年。”
日补人参1-2钱(约3-6克)。
2、 止渴生津
口渴欲饮常为伤阴标志,或称“饮水自救”。中医常用“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之法以治口渴。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共有“白虎加人参汤”六个条目。
(1)、《伤寒论·二十六》:“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伤寒论·一百六十八》:“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汗,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伤寒论·一百六十九》:“伤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伤寒论·一百七十》:“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5)、《伤寒论·二百二十二》:“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6)、《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人参汤主之。”
后世将白虎汤的应用归纳为“大热、大烦渴、大汗出、脉洪大”, 即所谓“白虎汤四大症”。然在张仲景著作中有关“白虎汤”论述并未见“渴”只字,如《伤寒论· 一百七十六》“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又如《伤寒论·二百一十九》“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白虎汤主之。” 再如《伤寒论· 三百五十》“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而前述六条可见,“大烦渴不解”“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口燥渴”“渴欲饮水”“身热而渴”并非白虎汤主之,而是白虎加人参汤所有。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所列方剂260余首,其中使用人参者近40方。可见当时人参已为常用药物,且主要用于扶正益气、生津止渴。
小贴士——人参治消渴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7)患有糖尿病,《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随饮随渴、随食随饿”。其云游四方时得一道人的方,嘱其常服人参,令其痊愈。
3、 安神益智
《神农本草经》谓人参“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秦汉开始应用人参安神益智,唐代以后其人参方剂渐为增多。
公元625年,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卷十四》有多个选用人参用于安神益智的方剂。如小镇心散(治疗心气不足,虚惊恐畏,悲思恍惚,心神不定,惕惕然而惊),小镇心丸(治心气少弱,惊虚振悸,胸中逆气,魇梦参错,谬忘恍惚),定志小丸(治疗心气不定,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狂眩)。还有菖蒲益智丸、养命开心益智丸、镇心丸、大镇心散、镇心汤、令人不忘方,以及682年《千金翼方· 卷六》中薤白汤、甘竹茹汤、人参当归汤等,均可治疗心中烦闷,意志不定,言语错谬,体现人参安神益智之功。
4、 益气托疮
消、托、补是中医外科 治疗疮疡的三宝。其中托法补充中医八法之不足,主要用于疮疡痈疽,气血两虚,成脓不溃,或溃后不敛,紫暗平塌,此时应选用人参益气托疮。如明代《医学入门· 卷七》托里散、托里益气散,《外科正宗· 卷一》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托里透脓汤、托里排脓汤,《验方新编· 卷十一》托里解毒汤等,都是益气托疮的经典方剂,方剂其中都是人参,伍以白术、茯苓、黄芪等以助其力。
使用人参托疮生肌,托疮排脓最早者,应为五世纪《刘涓子鬼遗方》,其中淡竹叶汤、生地黄汤、黄芪汤、五味竹叶汤、远志汤、内补黄芪汤、增损竹叶汤等多个方剂,均为治疗痈疽发背的经典名方。《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中医外科最早典籍,尽管现存版本残缺不全,但仍不失为对后世外科影响最大的专著。
《刘涓子鬼遗方》相传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
5、 健脾益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人之生后,全赖脾胃受纳水谷,化生精微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气不足,则百害丛生。脾胃气虚则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或身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舌淡脉细,或气虚下陷,可导致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久痢、久虐等。此时应补中益气,强健脾胃,当选人参。
金元时期《脾胃论· 卷中》“补中益气汤”是以人参配伍黄芪、白术、陈皮等,应用至今数百年不衰。
此前所述汉代《伤寒论》理中丸,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的四君子汤以及后世的五味异功散,七味白术散等诸多健脾益胃的名方,均是方中人参功能的体现。
6、益气养血
人身之中,心主生血,肝脏藏血,脾主统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若脾胃气虚,则气血化生受遏,统摄血液失职,则失血少寐,健忘失怔,惊悸忧思,发热盗汗,嗜卧少食,肢体作痛,大便不调,妇人经候不准等,治当健脾益气,养血归经。宋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以人参为君的归脾汤,为后世健脾益气,养血补血之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