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许孔时先生两次留学,见证了东西两个国度:他见证了中国计算机的起步,自身经历了从数学到计算数学,从计算机到软件的转换,还见证和参与了胡世华先生主导的数理逻辑研究室从数学所到计算所的调整,使其结合计算机体系设计与程序设计自动化大发展,他的一生都在进取和创新。
1951 年,清华大学数学系同学课后和授课老师程民德(后排左二)在科技馆前合影,许孔时前排左二。
许孔时至今清晰记得读清华大学数学系时的课程:一年级:赵访熊讲授初等微积分,王竹溪讲授普通物理,陈岱孙讲授经济学概论,孙毓棠讲授中国通史,杨笥平讲授大一英文,还有大一国文,讲授先生姓名记不得了,体育课则由马约翰在大礼堂用英文做报告,以后数年由多位先生执教。
二年级:段学复讲授高等代数,闵嗣鹤讲授高等微积分,蓝仲雄讲授微分方程,周培源讲授理论力学,第二外语他选了陈镇南的德文。
三年级:吴光磊讲授高等几何,吴祖基讲授微分几何,程民德讲授实变函数论,江泽坚讲授复变函数论,他还选修了华罗庚的矩阵论,即矩阵几何学。
四年级没有必修课,他选修了吴新谋的偏微分方程论,马良的拓扑学,还听了胡祖炽的专题讲座“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定理的证明”,在闵嗣鹤指导下做毕业论文。
许孔时说,读大一的时候,曾在清华学堂的 101 大教室听赵访熊讲微积分,因为那个教室最大,窗户很敞亮,走进学堂古朴厚重的大门,轻轻踩过颤悠悠的地板,真有一种腾飞的感觉,60 年过去,在学堂楼道和教室中听课的情景犹如发生在昨天。
1952年,许孔时随大批学生分配到中科院,先组织学习两个月。当时提出了要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口号,郭沫若院长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多位部长来做报告,内容大多关乎他们希望科学院做些什么事。农业部长廖鲁言报告时,坐在主席台边上的记录员就是许孔时。
1953 年夏,华罗庚先生(右四)和数学所的年轻人。第一个计算机组的成员王传英(左一),许孔时(前排左三),此刻数学所的计算机组已开始工作。
集中学习后,10 月 3 日许孔时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报到,其后即参加华罗庚领导下的数论组工作,他的基础很好,在这里又受到进一步的严格的数学训练。
他一直生活在中关村,清华大学——数学所——计算所——软件所,在方圆两公里内生活。当然,他有两次出国留学和多次出差外地,算是远走高飞。
1958年,计算所筹委会选调 10 人去苏联学习,许孔时在其中,档案材料中对他的评价很不错:“工作一贯积极热情,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思考问题周密灵活。”这些优点对于从事数学或软件的科学家,都是十分必要的。
1958 年,留苏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左起)前排:杨贵通、沈燮昌、刘慎权;后排:许孔时、张德昌、甘兆煦、何成武、王汝权。
他在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学习两年。1964 年和1965 年,又在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作为来访工作者从事情报检索工作及有关理论的研究。
许孔时历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软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先后从事过基础研究、软件设计、项目主持等工作,后来因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全部精力投入组织管理和国际合作,为软件所的发展打下基础。
许所长是一个低调、谦虚的学者,因为担负了管理工作,他尽职尽责地去做,细致认真,而又坚守原则,无论是什么来头的事,只要不合理,当不通融。
许孔时先生是一位老北京,对北京的生活如数家珍,许多典故记忆犹新。
许孔时,1965 年 6 月 5 日于英国惠普斯奈德
许孔时先生和夫人姚越秀在家中,姚女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代葡萄牙语播音员。
2012年2月,许孔时先生带笔者回到1953年的中科院数学所旧址,现为清华大学捷华幼儿园办公楼。
许孔时,原籍河南固始,1930 年 3 月 9 日生于北平,1939年秋入北平私立育英学校小学部四年级。1948年夏,在该校高中部毕业,同年秋入国立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 年夏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数学所工作,1957 年11月调入中科院计算所,1985 年 2 月为新成立之中科院软件研究所首任所长,曾在 1958赴苏联留学,1965 年赴英作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