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记|拾柴禾~割猪草

    课余生活

我们的小时候是穷时代,是全家为生计奔忙挣扎的年代,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一家人的吃穿进行,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我们小孩子也不例外。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每个人都从小就学会不少的家务活,什么打猪草啊,拾柴火啊,推磨推碾啊,烧火做饭啊,甚至缝补衣服啊等等,都难不倒我们这一代人。

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艰辛的。每天放学后都要干点家务活,暑假寒假更不用说。繁忙的收获季节,我们学校还要放麦假和秋假。

记忆中,最难忘的是拾柴火、割猪草。

那时候的农村,做饭取暖烧的基本就是柴草,麦收后打下的麦瓤,秋后拔下的杂草,玉米剥粒后的棒子骨头等,要晒干了好好垛起来仔细着烧,像玉米秸、高粱叶、地瓜蔓还舍不得当柴火烧,要粉碎了当青贮饲料喂牲畜。夏秋季还好说,柴草比较多。但到了冬季,特别是连下大雪的时候,就往往缺少柴草烧。听我娘说,我还很小的时候那一年春节,由于缺少柴草,年夜饭的饺子都煮不熟了,只得把娘的一个嫁妆柜子给劈开当柴烧了。所以,每年秋冬季节,拾柴火就成了我们孩子的活计。

那时候还是大集体,土地里的一草一木不经过允许都不能往家里拿,麦收后的麦茬就是烂在地里当肥料,也不许农民捡回家当柴烧,如果有人违犯了,就被看坡的人逮住没收或者罚工分。所以,捡树叶就成为我们唯一的途径。好在我们村东头的大路旁种的是高大的白杨树。秋风起,落叶飞。杨树叶子够大够厚,油性大,很耐烧,所以,每到放学后或者周末,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着去捡拾树叶,我们叫“串刮落叶”——让娘找一个大头针,穿上一二十米长的白线,线尾系上一个小树枝,防止树叶脱落。然后就到大树下,将一片一片的树叶用针串到线上,一会儿的功夫就串成长长的“叶龙”,我们就拖着边跑边说笑着回家去,撒在庭院里晾晒干了当柴烧。

割猪草是夏秋季节的事情。小时候,为贴补家用,家家户户养牲畜,一条看门狗自不可少,除此之外,养猪养羊养兔子,养鸡鸭鹅等,所谓“六畜兴旺”。我们家常年养母猪,下小猪仔卖。还养过鸡鸭鹅,羊和兔子。所以,打猪草也是我们小孩子的活。

每天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就拿起筐子到坡里拔猪草。田野里有丰富的东西,野草多,野果也多,还有各种小动物。到了坡里,我们往往先玩上一会,吃野果啊,捉小虫子啊,往往天黑的时候才想起猪草还没拔呢。就慌慌张张的在筐子底下随便垫上点东西撑乎着,然后快速胡乱的拔上一点草,赶紧回家,匆匆倒进猪圈里,生怕被家长看见偷懒了。当然,很多时候家长也会发现,或是训斥几句,或是睁眼闭眼的不说。

繁忙的麦收秋收季节,也是我们小孩子的快乐时节。大人们忙着割麦子、运麦子、梳麦秸、脱粒晾晒,我们就三五成群爬到麦场边上浓阴的柳树上,编柳条帽,拧柳哨,或者中午热时候,自己嚼了生麦子做面筋粘蝶溜,晚上就躺到高高的麦秸垛上吹着夜风看星星,湛蓝的天空下留下我们一阵阵快乐的笑声。

我们也有自己的任务,那就是捡麦穗。大人们用镰刀割完了麦子,我们就把地里剩下的麦穗再捡拾一遍,做到颗粒归仓不浪费。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用瓶子装上水,放几粒糖精,再带一包人丹防暑。那糖精,亮晶晶,三五粒就能让一瓶子水甜甜的;那人丹,圆溜溜,放在嘴里凉飕飕,像一阵凉风吹进心里。记得那时候,我们还要勤工俭学,向学校交二三斤自己捡拾的麦穗。有时候偷懒,我们就从家里偷偷地装点麦子交到学校。

秋收时节也是繁忙而快乐的。繁忙是大人的事,快乐是我们的。

秋收最高兴的就是在田野里找野果,烤地瓜、玉米和大豆,捉田鼠,掏鼠洞,缴获田鼠偷存的玉米粒、大豆、花生啥的。田鼠很大,鼠洞很长,有时候大人们要循着鼠洞,用铁锨掘好久才能找到储存的粮食。这是繁重的劳动中难得的放松和快乐的时刻。

秋假里最不快乐的就是扒玉米茬子。割下玉米秸,留有一尺余的玉米茬要用䦆头刨出来,晾晒上几天,用䦆头砸砸根上的泥土,然后运回家,家长就要我们每天剥一堆玉米茬子。将上面的玉米叶子剥下来,只留下光溜溜的秸秆,然后将玉米叶子和秸秆晾晒干,分别堆垛起来当柴烧。

而现在,家家户户再也不用为烧柴烦恼了,我们烧上了煤,用上了电,通上了天然气,幸福生活如初阳高升。但童年的艰辛依然掩盖不住当年的快乐。

我们回味,我们快乐!感恩苦难,感谢童年!

(0)

相关推荐

  • 烧豆子

    去年秋天的一天,我回到老家,刚走进院子,看到母亲晾晒着一些刚割来的豆子,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到地里打猪草烧豆子吃的情景. 那时,每到秋天豆子快要熟了的时候,我们好多小伙伴们相约挎上篮子去打猪草.来到 ...

  • 胡全元:一只保温瓶

     一只保温瓶 安徽 桐城  胡全元 近日,与妻聊到家里的老物件,妻说,你家里还有一个篾壳子水瓶,看样子有些年月,也算一件吧.此言一出,我仿佛时空错位,光阴倒转,买瓶那艰辛的一幕,虽已久远却犹如昨日. ...

  • 『我醉乡土』王树淼丨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王树淼 今年农历重阳节前,一位从北京回家的老干部问我,你家做饭还烧柴火吗?我一听感到奇怪:"这年头,烧柴的老灶因对人和环境危害大,不是早就'下岗'了吗?"一句 ...

  • 拾草

    拾草,山区叫砍柴,平原叫拾草,也叫拾柴禾. 说起拾草,上世纪50.60.70年代的人们大都会记得,可现代年轻人都很陌生,与儿女们讲,她们说是您在讲故事,我说就是讲故事,讲爸爸小时候和年轻时经历的故事- ...

  • 陈方梁 | 老灶头

    老灶头 作者:陈方梁 家乡于我们这一代不仅是精神的家园,也是偶尔回归的落脚之所,但整修过几次的老屋依旧抵不住时光的侵蚀,已难以承载不断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家人聚集.几个兄弟商量后,在老屋后面原来养猪. ...

  • 那个缺柴断烧的寒冬||朱宝树

    作者:朱宝树 相信朋友们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老话都很熟悉.古老的"柴"字早被现代化的"煤气电"所取代.如今在我国尤其是城市, ...

  • 农村俗语:“八十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是子女问题?

    农村俗语:"八十岁老汉砍黄蒿,一日不死要柴烧"这句话其实是出自歇后语:"八十岁老头砍黄蒿 -- 一日不死要柴烧",意思就是子女需要赡养老人,关爱他们的生活,从细 ...

  • 散文:那些曾经的岁月(九)

    <秋,柴火垛> 秋里,乡村的大场,就满满当当了,粮食成堆,秸秆成排. 秋后,地净场光,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就有了码起来的柴火垛. 一个村庄如果有随处可见的垛子,标志着富足. 一户人家如果有 ...

  • 远去的驿站——上学记(二)

    远去的驿站--上学记(二)         春节之后,开学就升到二年级了,陈老师调到大学校去了,又换了一名新的民办教师,名字叫王志,正牌文革前初中毕业生,水平比前面的老师都高出一大截,除了课本上面的算 ...

  • 远去的驿站——上学记(一)

                              上学记(一)                          远去的驿站       每个人对自己童年往事都会有些许深刻的记忆,无论是美好还是苦难 ...

  • 拾柴禾

                拾柴禾        柴禾,为一种植物收获果实后留下的杆状物,如玉米秸.高粱杆.豆秸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柴禾是各家生火做饭.取暖的主要原料,植物秸秆也不抗烧, ...

  • 刘希文原创作品《拾柴禾》

    拾柴禾   柴禾,为一种植物收获果实后留下的杆状物,如玉米秸.高粱杆.豆秸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柴禾是各家生火做饭.取暖的主要原料,植物秸秆也不抗烧,有的火一燎就化为灰烬了,最抗烧的柴 ...

  • 割猪草

    割猪草 文/张海霞 朗读/徐勤凤 每隔一段时间,里运河畔就会有人除杂草.那草香味弥漫在湿润的空气里,像要翻山越岭,和那偏远乡土上的旧味融合. 农村人家,都会养上几头猪.先会用粉碎的草料来喂猪,这草料都 ...

  • 聂学运作品丨拾柴禾

    拾柴禾 小时候,每家都会有一间或大或小的灶屋,屋内堆满柴禾,并且支有两到三口锅,最外边的往往是一口用来炒菜的,靠里边的一排有两口锅,一口稍大点的是用来打稀饭或下面条的,称作大锅,和这口大锅排在一起的后 ...

  • 小蜗牛上学记

    孙敬彬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连减练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课前慎思 减法的性质在小学阶段虽然没有总结,但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渗透,特别是人教版教材会在练习中专门安排一些习题让学生观察对比,丰富其认识,到了高年 ...

  • 拾柴禾的少年

    拾柴禾的少年已经走远. 那些让人难忘的日子,快乐的日子,苦闷的日子,仿佛一片云,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拾柴古已有之,延续了几千年.但几乎就在一夜间,彻彻底底地消失了. (图片来自网络) 小时候,家里很 ...

  • 写作就像拾柴禾

    很多朋友问我写作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就我个人而言,只是喜欢--莫名其妙而又非常执拗的喜欢.就诀窍,或者说自己的心得体会来说,我觉得:写作,其实就跟拾柴禾一样,有东西了就拾起来,装起来:有感觉了就记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