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下篇):饮食预防,营养素补充
上篇对胆结石的形成原因和是否需要手术做了简介,这篇接着介绍可以帮助患者与胆结石和平共处的饮食和营养素。
什么饮食影响胆结石
2013年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检查了3070位怀孕女性[15],发现食用碳水化合物最多的25%怀孕女性,比对最低的25%,患上胆结石的风险高出一倍,而果糖在碳水化合物中增加胆结石风险最多的。研究的结论是食用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果糖增加怀孕期间患上胆结石风险。
为什么果糖增加胆结石风险? 碳水化合物消化后会变成葡萄糖和其他单糖,葡萄糖会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为我们提供能量,胰岛素负责调节血糖的高低,同时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作为能量的原料。果糖的代谢跟葡萄糖完全不一样,果糖不受胰岛素的调节,所以人体摄入果糖后胰岛素不会分泌,摄入果糖(少量在小肠和肾脏代谢)直接到达肝脏,经过磷酸果糖激酶代谢,但由于没有胰岛素的控制,磷化过程过度迅速,摄入的果糖很快便变成三脂甘油和脂肪储存在肝脏,引起脂肪肝和其他代谢有关疾病。
2015年一项研究[16],8位受试者在18天当中,9天摄取大量的果糖(每天所需卡路里的25%),另外9天摄取的能量不变但用其他碳水化合物取代果糖。喝果糖饮料的9天,受试者出现“脂质新生反应”(de novo lipogenesis),脂质新生反应发生在碳水化合物过多,肝脏把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储存在肝脏的脂肪越来越多就形成脂肪肝了,所以脂质新生反应是脂肪肝的发病前期指标。该项试验证明了果糖的摄入会引致脂肪肝的形成。而在上篇已经指出,脂肪肝跟自己胆结石风险,所以导致脂肪肝产生的果糖同样导致胆结石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果糖,动物实验发现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会造成胆结石[17],喂小鼠食用高碳水低脂肪食物,小鼠出现胆结石现象,但分析发现结石成分大部分为胆色素性结石。
2000年意大利做了一个前瞻性研究[18],研究的是意大利一个漂亮的小镇(Castellana)的2235名居民,发现就算是没有糖尿病,没有血糖不耐受的人士,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跟患上胆结石的风险也成正向关系,研究的结论是胰岛素过高,对没有糖尿病没有血糖不正常人群,是胆结石的重要发病因素。那什么会造成胰岛素出现甚至过高呢?就是饮食中的糖和碳水化合物。
这个漂亮的小镇就是Castellana
早在1984年就有研究显示胰岛素跟胆结石的关系 [19],173位胆结石的患者比对284位没有结石的患者,发现血液中的三油甘脂只增加年轻的胆结石患者的风险,但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跟胆结石的风险成正关系,如果剔除了胰岛素这个因素影响,血液中的总胆固醇跟胆结石成反向关系。
肥胖之所以跟胆结石有紧密关系,其中一个原因是内脏脂肪的积累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得胆囊对胆囊收缩素的敏感度减少,而胆囊收缩素正正是使得胆囊有效排空的主要荷尔蒙,排空胆囊有助降低胆结石风险。
高脂肪饮食,在没有碳水化合物的情况是,不单不会增加胆结石风险,反而可以作为降低胆结石风险的饮食。 201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20],包括了13个临床试验,1836位减肥的受试者。快速减肥容易造成肝脏胆固醇分泌混乱,也会减少胆囊清空胆汁的频率,容易造成胆汁胆固醇超饱和,但该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比低脂肪饮食的减肥方法,出现胆结石的风险显著降低。研究人员解释,高脂肪食物刺激胆囊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增加胆囊的排空,减少胆结石风险。
那咖啡维生素减少胆结石风险? 199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21],咖啡刺激胆囊收缩素的产生,增加胆囊清空,胆汁的分泌。该研究发现,无论是普通咖啡还是无咖啡因的咖啡,同样可以刺激胆囊收缩素的产生。不单减少胆结石风险,2017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22],咖啡还可以减少胆囊癌症的风险。
除了饮食还可以做什么?
2014年的一项对照组临床试验证明维生素C可以预防胆结石[23],30位胆结石患者(干预组)连续服用每天2g的维生素C,比对49位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受试者,干预组的血脂虽然没有改变,但胆汁胆固醇结晶明显减少,由于胆固醇结晶是胆结石形成的第一步,研究人员的结论是维生素C可能可以减少胆结石风险。
2018年的一项横断研究[24],582位受试者接受检查,分析发现维生素E浓度(相对胆固醇)最高的25%受试者,比最低的25%的受试者,患上胆结石风险显著较低。研究的结论是维生素E可能可以保护人体减少患上胆结石。
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对治疗某些胆囊结石有帮助[25]。熊脱氧胆酸是水溶性胆汁酸,可以增加胆固醇在胆囊中的溶解,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熊脱氧胆酸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发明,古代就有使用熊胆汁治疗各种疾病的案例,而熊脱氧胆酸是当中的主要活性有效成分,但一直到1927年,熊脱氧胆酸才被日本科学家从中国进口的熊胆汁中发现和提取出来。适当剂量的熊脱氧胆酸可以减少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40%-60%,也有案例证明可以溶解胆结石。但熊脱氧胆酸一般只适用于胆结石直径比较小的症状,胆结石成分应为胆固醇性但没有钙化的结石,所以适用患者只有约10%。有临床研究证明,使用熊脱氧胆酸6个月,在约90%的胆结石患者中,90%的小于5mm直径的胆结石消失[26]。虽然熊脱氧胆酸不是处方药,但熊脱氧胆酸最好在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总结
胆结石是普遍的代谢性疾病,跟肥胖和脂肪肝等有紧密关联性,但检查出胆结石不用过度担心,因为大部分人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症状,对大部分人群,不出现疼痛或恶化,不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但一旦恶化,切除胆囊可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所以为了跟胆结石和平共处,有必要注意饮食,从研究证据看,下面的饮食对保持胆结石不恶化,预防胆结石都有帮助:
1 不能饮用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和含糖饮料,因为这些饮料大部分都添加了高果糖浆,当中超过一半是果糖,果糖引致脂肪肝,同时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2 减少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特别是容易引起胰岛素快速升高的精制碳水化合物,例如白米饭、白面包、面条等,精制碳水化合物不单容易引致肥胖症,而且剔除了肥胖的风险,本身也是直接导致胆结石的风险因素,可以用适量粗粮和薯类代替;
3 蔬菜和水果减少胆结石风险;
4 脂肪中橄榄油和欧米茄3脂肪酸可以减少胆结石风险,所以地中海饮食,冷水鱼类等都可以降低胆结石风险;
5 含饱和脂肪的食物比较具争议性,研究显示在没有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饱和脂肪不会增加胆结石风险,但考虑到很多人不能放弃碳水化合物,所以减少食用含饱和脂肪过多的肉类对降低胆结石风险有帮助;
6 适量咖啡对减少胆结石风险有帮助;
7 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减少胆结石风险有帮助。
#胆结石##脂肪肝##饮食健康#
本文内容仅作为科普知识提供,不能代替医生的治疗诊断和建议。文章内容中涉及医学的部分均来源于参考文献。
参考
[15] Wong, A. C., & Ko, C. W. (2013). Carbohydrate intake as a risk factor for biliary sludge and stones during pregnancy.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47(8), 700–705. https://doi.org/10.1097/MCG.0b013e318286fdb0
[16] Schwarz JM, Noworolski SM, Wen MJ, et al. Effect of a High-Fructose Weight-Maintaining Diet on Lipogenesis and Liver Fat.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100(6):2434–2442. doi:10.1210/jc.2014-3678
[17] Pausawasdi, A & Siwawetkul, W & Watanapa, Prasit. (1996). Effect of a low-fat, low-protein, high-carbohydrate diet on gallstone formation in the hamste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83. 125-6. 10.1002/bjs.1800830140.
[18] Misciagna, G., Guerra, V., Di Leo, A., Correale, M., & Trevisan, M. (2000). Insulin and gall stones: a population case control study in southern Italy. Gut, 47(1), 144–147. https://doi.org/10.1136/gut.47.1.144
[19] Scragg, R. K., Calvert, G. D., & Oliver, J. R. (1984). Plasma lipids and insulin in gall stone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ed.), 289(6444), 521–525. https://doi.org/10.1136/bmj.289.6444.521
[20] Stokes, Caroline & Gluud, Lise & Casper, Mary & Lammert, Frank. (2013). Ursodeoxycholic Acid and Diets Higher in Fat Prevent Gallbladder Stones During Weight Los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 the official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12. 10.1016/j.cgh.2013.11.031.
[21] Douglas, B & Jansen, J. & Tham, R.T.O. & Lamers, C.. (1990). Coffee stimulation of cholecystikinin release and gallbladder contraction in hu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52. 553-6. 10.1093/ajcn/52.3.553.
[22] Larsson, Susanna & Giovannucci, Edward & Wolk, Alicja. (2017).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llbladder Cancer in a Prospective Study.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109. 10.1093/jnci/djw237.
[23] del Pozo, Reginald, Muñoz, Mirna, Dumas, Andrés, Tapia, Claudio, Muñoz, Katia, Fuentes, Felipe, Maldonado, Mafalda, & Jüngst, Dieter. (2014). Effects of vitamin C administration on cholesterol gallstone formation. Revista médica de Chile, 142(1), 20-26. https://dx.doi.org/10.4067/S0034-98872014000100004
[24] Waniek, S., di Giuseppe, R., Esatbeyoglu, T., Ratjen, I., Enderle, J., Jacobs, G., Nöthlings, U., Koch, M., Schlesinger, S., Rimbach, G., & Lieb, W. (2018). 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Vitamin E (α- and γ-Tocopherol) Levels with Gallstone Disease. Nutrients, 10(2), 133. https://doi.org/10.3390/nu10020133
[25] Guarino, Michele & Cocca, Silvia & Altomare, Annamaria & Emerenziani, Sara & Cicala, Michele. (2013). Ursodeoxycholic acid therapy in gallbladder disease, a story not yet completed.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WJG. 19. 5029-34. 10.3748/wjg.v19.i31.5029.
[26] Portincasa, Piero & Di Ciaula, Agostino & Bonfrate, Leonilde & Wang, David. (2012). Therapy of gallstone disease: What it was, what it is, what it will b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3. 7-20. 10.4292/wjgpt.v3.i2.7.
[27] Friedman GD, Raviola CA, Fireman B.(1989), Prognosis of gallstones with mild or no symptoms: 25 years of follow-up in a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J Clin Epidemiol. 1989;42:1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