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了?当段子成为现实,你会控制你鸡己吗?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1
不知道小伙伴们,对前段时间我们讨论过的“双减令”还有没有印象?
简而言之,教育培训领域要变天了,在政策重锤下,全国范围内的学科补习、节假日补习都被紧急叫停。也就是说,以后再超纲补习,那就是违法的了。
这样的雷霆政策,自然是为推行三胎以及中国孩子的未来着想,所以,我是打心底里支持这样的政策的。
但另一方面,资本大佬们就没那么开心了,在政策出台以来,教育股哀鸿遍野,很多小的教育机构已经倒闭了,死而不僵的大型教育机构,也纷纷进入转型期,可以说大家都在拼手速,早一天开发出合法的新模式,就早一天止损。
在这种环境下,必然会催生出一些病急乱投医的奇葩现象。
这不,行业巨头新东方,最近想出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奇招:培训父母
最近有句话很火:鸡娃不如鸡自己。这是我没想到,这句话还能被这样解读,如今孩子无法鸡,还真就有机构打起家长的主意了。
尽管新东方多次强调,这里的培训父母,是为了提高父母的素质,而不是把学科知识交给父母,再由父母二次传授给孩子。但这个时机,这种举措,真的不由得不让人多想。
而根据新东方官网给出的介绍,对父母的培训包括家庭教育、育儿方法、时间分配、高效学习等课程,虽然看上去很复杂,其实核心就是一个:教父母们如何教育孩子。
乍看上去,还有点意思。
我们不是经常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吗?所以现在机构干脆让家长们进修,只要一个个都培养成好家长,孩子们自然也就能成才了。
但仔细琢磨,这现实吗?
或者说,如果你就是家长,拥有1到3个正在读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你会不会花时间和金钱,上这样的课程提高自己?
不是我说,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意识和自律能力,也不会鸡娃了,早年薪百万了,不是吗?
2
这个课程,令我看到了资本在社会主义铁拳之下的满满求生欲,理念是可以的,但是结合实际来看,简直是个四不像。
不知道是真的急了,还是以前的鸡娃韭菜割得太利索,令机构们真的以为无论多离谱的课程,都绝对有客户买单。
首先,将心比心思考一下,怎么样的家长,才是鸡娃的主要力量?
答案是,中产阶级,尤其是从小地方来到城市打拼,争得一席之地,但地位也不太稳固的那群人。
这些家长,一方面深知教育的力量,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同龄人中的卷王,读书令他们摆脱了一辈子困在农村的命运;
但另一方面,薄弱的根基和好胜的心态令他们焦虑,而且受限于生存压力和眼界,他们自己其实并不太懂得教育孩子,只知道向孩子施压,挂在嘴边的永远是“知识改变命运”,以为只要拼命烧钱给孩子上补习班,孩子就能成龙成凤了。
难道他们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吗?
当然懂,但是“明白”和“行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要是有人跟他们说,别整天鸡孩子,应该鸡自己,学学家庭教育的艺术,你猜他们会怎样?
绝对一个白眼甩过来,开玩笑,自己还要996呢,哪来的时间上课?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上了这课,你能保证比鸡娃的效果好,下回孩子考试准得满分?
这些家长,正是因为没有心思和能力鸡自己,所以才会想着鸡孩子,毕竟鸡娃只要出点钱,动动嘴皮子就行了。
但鸡自己,太讲决心和自律性了,要是他们有,想必也早升职加薪,实现财务自由了,哪用得着将全副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鸡娃的家长,内心潜台词其实就是“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剩下的还是要靠孩子”,他们根本就不是有动力提高自我的那群人。
家长培训课这种不直接“见效”的课程,他们绝对不感兴趣,而是会想方设法绕过政策监控,给孩子找私教,或者那种开在小区里的三无补习班。
反之,怎样的家长,才会有兴趣参加家长培训班?
答案是,有钱有闲的那群人:既不焦急鸡娃,也真的想通过课程来提高自己,最重要的是,愿意为这些无法量化的学习成果掏钱。
这样的人存在吗?
当然存在,但是和鸡娃主力的那群家长相比,基数非常小,不一定能支撑当今教育机构的体量。而且当中有钱有闲又有文化的那撮家长,估计平时早就将孩子教育得很好了,根本不用上这种培训班。
所以这类培训班的目标市场非常小:有钱有闲、且文化相对低的土豪家长。
看到这里,你们想到什么了?
那些什么国学班、女德班、量子速读班,不一样是为这类家长量身打造的么?
当然,目前看来,家长培训班要比那些纯毒瘤培训班要好不少,毕竟是正经的教育机构,且受国家的严格监管。但是体量也真的太小了,最多只能成为一种小众的潮流,对教育机构来说杯水车薪。
所以说,如今的教育机构真的是病急乱投医,但饶是如此,也还没想出比较妥善的解决方法,指不定以后还会弄出些什么牛鬼蛇神。
而且,家长培训班背后折射出的价值观,其实也是有点问题的。
国家现在推行三胎政策,有眼力见的企业连加班都禁了,这种培训班,多多少少会增加家长的压力,不合时宜。
而且,孩子不准鸡了,就转头鸡家长,难道就不准一个家庭谁也不鸡,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过点平凡而世俗的安稳日子吗?

到底是什么,一直给我们灌输那种“非得要鸡个谁”的焦虑?

3
在“双减令”出现之前,教育机构的体量究竟有多恐怖,可能很多小伙伴根本无法想象。
2020毕竟有疫情这个不可抗因素,我们就不说了,单单是2019年,教育市场的规模就突破了3万亿,比很多小国的全年GDP还高。
除了留学、考公考研、成人教育这些刚性需求市场之外,剩下的一大部分,其实就是所谓的幼儿教育以及K12教育,说白了,就是“鸡”和“卷”。
难道中国的小孩、学生,没了这些补习班,就真的无法成才吗?
难道在学校熬到晚上才放学,就非得再上个补习班,才称得上不辜负青春和父母的期望吗?
不是的,我们明明有办法,可以令整个环境对孩子们不那么苛刻,令我们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
可惜,有的人就是见不得孩子轻松,因为孩子轻松,对他们来说就是损失真金白银。
不负责任、只想鸡娃坐享其成的家长自然很有问题,但更有问题的,是长期以来野蛮生长的教育机构。
我一直觉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非常有毒的话,但这句话对于资本来说,是非常成功的,无数机构已经通过贩卖焦虑,榨出了家长钱包里的最后一个钢镚。
位于长春的“补课一条街”
所以,现在国家实施新政策,明确限制教育领域资本的野蛮成长,态度已经非常明确。
教育机构们贩卖这么多年焦虑,制造了这么多不必要的压力和内卷,该赚不该赚都赚够,也是时候收手了。
与其现在逆天而行,想着法子继续对家长和孩子下手,还不如好好思考一下转型,该缩减规模就缩减规模,该转到其他领域,就转到其他领域。
家长们早就过了想被老师支配的年龄,与其折腾他们,还不如好好放过,将重点转向企业和职业技术培训,现在摸清方向的话,说不定还能打下一片蓝海。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毒哥新书《别装得无懈可击,却活得软弱无力》热卖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