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伏审帖赏析

柳公权,是以为家喻户晓的书法人物,他的书法很大程度是对晋后至整个唐朝的一个总结,不光他的楷书,他的行草书也是照样冠绝古今。

之于当代书坛而言,书法更看重的是性情的展现,柳公权端庄的无敌于碑版的楷书可能不太受某些群体的青睐,即便如此,他充满灵性的行草书,即便是这群人,也会拍案叫绝。

笔者认为柳公权的行草书主要取法是王献之。“小王”连绵的笔意,一杆子到底,温婉中又有几分的雄强,在柳体行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出名的是柳体行书圣慈帖,笔者认为与王大令如出一辙。

王献之地黄汤帖

柳公权圣慈帖

而本文所要赏析的是柳公权的另一个传世佳作,《伏审帖》

柳公权伏审帖

【释文】:伏审姊姊八月定发,弟与廿八弟同从行,远闻不胜忭跃。今日元七来,望弟速到极也。愿在路谘闻,不停滞,幸甚。未即展豁,尚增悢悢,不一一。公权呈廿三弟、廿六弟、廿八弟、卅弟处,卅一弟意不殊,前要小楷,后使送往。空。

从该帖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柳公权的兄弟还是很多的,还有三十一弟,难道古代的大族真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吗?有研究的朋友有缘看到可以答疑解惑一下,不胜感激!

此帖的字数比较多,总体线质比较瘦硬,从字形上看虽然不是若干字相连,但通篇的笔意却是连绵不绝的。

拓片1

本帖的用笔是轻灵迅捷的,正如古人形容的,如饥鹰下搆,说的是他用笔的那种感觉哦,就像鹰俯冲捕食一样,抓住了立马就走。

所以这种用笔是与颜体字与纸不断缠绵(篆籀法)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柳体字的体现的线质是灵动飘逸,如果他的速度慢下来就会体现二王体系的折钗股

拓片反色1

自然的,这种迅捷的线条也就意味着他的书写速度是非常快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确是厉害的武功,理所当然也是非常的难练的!

伏审帖2

柳体楷书是以骨力闻名于世,骨是赋予柳体字刚强的气息,在他的行书中也如是,天生骨力,而又汲取了王大令的,所以这种行书给人的感觉就是刚柔并济

“今日”两字连笔,是实笔连,这种手法可以让字表现出雄强的一面,斩钉截铁的力量感,而到了元字又化身为飘逸的,柔和的。这种转换,运用得当就赋予通篇非常美妙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是刚柔的变化来表现的。

伏审帖反色2

总体来说整张字都采用圆转,极少用到方折,这样就令气息显得十分的通畅,如流水淙淙,温婉的不激不利的。这是不是就是晋人的意蕴呢?

正好相反,如果需要表现那种突兀,强烈对比,山崩地裂,怪石嶙峋,就应该更多地使用方折,当然,基本的书写,驾驭笔的能力是需要过关的!

书法之所以灵动,百看不厌,主要是其中所蕴含的变化,从形态上,气息上,都是千变万化,才能意蕴深远

我们从最简单直接的字来看,我们说天下第一行书中无一字雷同,而柳公权这张字也是如此,其中的八个“弟”字无一雷同,都是形态各异趣味横生的。

这种变是自然的,不是为了变而变的,否则会落入造作的境地,就不是好字了。要想自然的变,拈手即来的,是需要积淀的!这些写法有的是写过的,有的是在过程中灵光闪现而来的,肆意赋形后而又要揉入通篇中,显得合情合理。说白了就是一个词,“才华”!显然我们柳大师--太子少师是够够的!大家可以看作品中的

权字

我想柳公权应该成千上万次地写过这个字,这个字就是这辈子随手拈来的,若是其他人,我不太认为能想出这么写!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你整篇夸柳公权写得好,世间怎么会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呢,我想也是嘛,文章中也总得说点人家不好的吧!其实是相通的,行文至此要变化转折,要说人家的不好,硬是插入这一段,就是变化的不自然,这就是造作的段落,显露出笔者写作水平的低劣。柳体字的确是锋芒毕露的,这点从究极的角度讲,确实过甚。或许我可以认为露锋芒也是一种存必要的存在吧。锋芒毕露会容易给人以尖利刻薄的感受,但是这只限于普通人这么干容易出现,而我认为柳公权锋芒毕露得恰如其分,是露锋芒的最佳代表,也属中道

其实我们在临摹古人的作品的时候,有时临摹得型神具像时觉得洋洋得意,殊不知我们其实是站在他高高的肩膀上,当我们把帖合起,自己来的时候,会不会脑袋里就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到纸上呢?其实当我们能感受到这点的时候,我们才能领悟前辈书家所说的,古人无法超越

#柳体书法##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作品#

(0)

相关推荐

  • 柳公权会写行书吗?仅存27字墨迹,被誉天下第六行书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我们都知道,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虽是学习欧阳询.颜真卿楷书,却能自出机杼,终可与颜真卿比肩,世称"颜柳&q ...

  • 中国书法史十大行书名帖:你知道几个?

    第十行书--<土母帖> 北宋·李建忠<土母帖> 李建中,945年生,1013年逝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北宋书法家.字得中,号严夫民伯.后随母迁居洛阳.官至工部郎中.性怡淡, ...

  • 一代书法宗师柳公权:楷书书法教程,全面讲解柳体字笔法结构

    学习书法,基本都是从临摹开始的,有的书法老师还可能要求使用描红本,田字格米字格,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更有利于字形的稳定和笔画的坚挺. 目前的书法培训也好.学校的书法课程也好,基本学习的都是古代的名家法 ...

  • 黄庭坚《教审帖》

    黄庭坚<教审帖>,又称<读书绿荫帖>.<与立之承奉书>.纸本,行草,纵27.1cm,横43.1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庭坚顿首,辱,教审,侍奉万福为慰. ...

  • 柳公权《玄秘塔碑帖》

    柳公权,字诚恳,号松雪道人.京兆华原即今铜川市耀县人,村子是稠桑乡柳家原.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少时很尊敬父母,听哥哥的话,跟哥哥读书.写文章.写字.绘画.一学便会.酷爱文史,爱发表政治卓见.24岁考 ...

  • 63岁柳公权《太和帖》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巅峰巨作,横贯古今

    写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柳公权的楷书,被公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巅峰巨作 ...

  • 黄庭坚《教审帖》#书法# #书法欣赏# ...

    黄庭坚<教审帖>#书法# #书法欣赏# [玫瑰]

  • 柳公权的这部帖,临起来,更有趣味儿!

    柳公权传世经典<金刚经>,终于有高清放大版了!我们一般看到柳公权的<金刚经>碑刻,大多为整图,很多都会出现模糊的情况,或者太小根本看不清楚.本文展示的,是<金刚经> ...

  • 吴琚《伏自帖》行书欣赏

    吴琚<伏自帖>纸本行书,29.8×14.5cm×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又名<观使开府帖>,行书信札一则,分为前后两页. 文中"观使开府相公"疑是梁克家(11 ...

  •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两种欣赏,行书草书皆佳

    王羲之行书<伏想帖> 王羲之草书<嫂安和帖>又名<伏想帖>,九行,58字.被米芾.黄伯思.王澍三家辨为伪帖.收刻於<大观帖>.<绛帖>.&l ...

  • 吴琚《伏自帖》

    琚<伏自帖>纸本行书,29.8×14.5cm×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吴琚<伏自帖>,又名<观使开府帖>,行书信札一则,分为前后两页.观使开府相公疑是梁克家(1128 ...

  • 名帖赏析 | 笔笔带古意,此碑名叫《好大王》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