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宋毓文《再登青城山》欣赏
【责编絮语】
【作者简介】闲者,本名宋毓文,男,西安人,职业经历为军人、公务员。从军廿四载,转业到地方后从事机关公文写作。喜爱写作、摄影、健身、游泳。年逾花甲,闲暇练笔,图个乐呵,有百余篇散文、随笔、诗歌发表,散见于省级以上报刊和网站。
再登青城山
都江堰和青城山,一水一山相邻,一动一静相伴,一清透一厚重相衬,这在天府之国,两处美景如此相近相融,无不令人向往。
青城山,曲径通幽,枝叶蔽日。连绵的石阶,洁净规整,蜿延盘旋,织出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天网。青城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素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称。位于都江堰城西二十公里处的青城山,以它特有的幽静而闻名天下,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
前些年,我也曾几次登临青城山,但都因为公务在身,充当陪伴的角色,走马观花,匆匆忙忙,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记。这次再登青城山,真正感受到了"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风景优美,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名,它那山林的幽深,古道的幽静,溪流的幽情,岩穴的幽邃,楹联的幽意,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据介绍,青城山有36座翠峰、8个大洞、72个小洞、108个景点,以“幽甲天下”的自然风景和以道教文化为主的文物古迹闻名于世,82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再登青城山的游览从"建福宫"开始。进了山门不远就是“建福宫”。建福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峰下,位居前山山门左侧。宫内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建福宫现有大殿三重,分别供奉五岳丈人、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等神像。宫前有清溪和缘云阁,宫后有赤诚岩、乳泉、水心亭、梳妆台、林森洞等名胜古迹。古木葱茏,云峰晴岚,这里环境青幽,怡人悠然。游人沿整齐的石级而上,只见云雾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中缭绕,上清宫、老君阁时隐时现。游客来此的目的,大多是登上青城山,问道于此,一探青城山的仙气,感受青城山上清宫的香火,观赏秋天被金色银杏树叶装扮的美景。
从山门出发,步行到月沉湖乘船过湖,再坐缆车到达高山区域后,步行15分钟上山即到了上清宫。到达上清宫的时候,宫观已被云雾笼罩,雨也越下越大,到了山顶的老君阁就啥也看不到,就是白雾茫茫一片,上下山途中一直是小雨和大雨相伴。上清宫在青城山各宫观中是最具规模的一座,也是建造地点最高的宫观,因为位于青城山彭祖峰东坡上,地处阳面,也是观日赏云的好地方。据导游介绍,上清宫始建于晋,唐玄宗时重建。建筑为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陆续重建,现为灾后重建。宫门为石券拱门,上有门楼。两旁为于右任所撰对联:“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登石级入三清殿,统回廊上玉皇殿,殿上供奉太上老君,旁把纯阳祖师、三丰祖师。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刻《道德经》。殿左长廊通文武殿,内把孔子和关羽。两旁有张大千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以及黄云鹊诗碑。天花板上有墨龙、二十四孝图和三国故事题材画。宫左有两井,一方一圆,泉源暗通,互为深浅,故名“鸳鸯井”;宫右有一池,形如半月,水深数尺,晶莹清澈,不竭不溢,传说是仙女麻姑浴丹处,故名“麻姑池”。宫侧有观日亭、圣灯亭、云海亭等观日出、赏神灯、望云海的好去处。宫侧山崖刻有“天然圣迹”、“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字大数尺,笔力遒劲。宫后最高处老霄顶,建有呼应亭,登高一呼,群山相应。云海、日出和神灯,是上清宫的三大自然风光。这次,我们有幸观赏了如梦如幻的茫茫云海,有如大海上汹涌起伏的波涛。这些变化多端的云,翻腾着,飞行着,变幻莫测,忽浓忽淡,真是名不虚传。
看过上清宫,继续向山顶爬去,走走歇歇的终于登上了山顶,虔诚地拜谒了道教的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的巨大金身塑像和蔼慈祥容光焕发,令人顿生敬意而肃穆仰望。这里是“青城第一峰绝顶”,海拔1600多米。老君阁高33米,个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灾后重建的老君阁,显得更加宏伟高大。扶栏眺望心旷神怡,沟壑千丈诸峰环绕,飘飘欲仙天上人间,三生万物道法自然。 由于疲惫不堪只好坐索道下山了。走出索道站,再往下走便是风景优美的“月城湖”。湖的四周青山环绕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画意盎然。湖中有画舫轮渡往返穿梭,湖边有建在水面上舒适宜人的实木地板走廊,行走在这仙境般的湖畔,无比惬意,妙不可言。
再登青城山,收获颇丰,不仅感悟了青城山之天下幽,对道教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道教心生敬畏而崇拜。青城山能成为古今名人雅士敬仰朝拜的圣地,不仅因为青城天下幽,更是青城山的道教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真乃青城黛色,道观廊亭幽深,崇尚自然道教,洗尽世俗凡尘,弘扬华夏之远古文明,兴我民族之信仰精神。青城山道家文化的深遂,为这座山带来了名气,“大道随流,随波逐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为者不为之,顺其自然"等等,道家精髓在青城山到处可见,宗庙里也能看到老子等多个道家人物的雕像,他们的思想使人自然联想到人生顺其自然的哲学精神,更加感到这是一个自然和谐的境地。每个人游览完自然的山景后,都会被道家的思想或多或少的感染,从中得到启迪,深刻认识到“顺其自然,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内涵。
幽幽青城山,诞生了拯救人类灵魂的道教,经过数千年的修炼,也成了得道者心目中的圣地。登临青城山,感受到青城天下幽,正是因为这里景色幽美,才吸引了大量中外的游客接踪而止啊!
【雨浓书评】继《拜水都江堰》后,再次拜读宋老师的又一游记力作《再登青城山》。全文以一个“幽”字贯穿,着力表现青城山的幽静、道教文化的幽深,叙述详实,重点突出,主旨深刻。但是相较《拜水都江堰》,感觉本篇的行文有些弱!
我说出拙见,不妥之处还望方家及所有朋友指正!其一,本文看似要揭示青城山自然风景的幽静秀丽,其根本是要解读青城山道教文化的内涵与魅力。本文没有把建筑和它所体现的文化艺术很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主要是靠议论来托出。中国建筑的深奥文化不可小视!其二,文尾“正是因为这里景色幽美,才吸引了大量中外的游客接踵而至啊!”个人认为,这笔较败!因为文章一个更重要的主题是彰显山的道教文化的特色,这条线没能贯穿到底。其三,通读全文,“幽”是一个词眼,而“再”字一个主要的意思是第二次,所以一看题目给人一个大概的印象是作者这是第二次登青城山。那么题目可不可以换成《幽幽青城山》更好一些呢?当然这一点纯属吹毛求疵了。还有个别句子和用词经推敲会更好,请原谅我的冒昧,我的看法是为了和大家探讨交流,仅此而已!请广大读者共同商榷,因为只有讨论才能显现真善美!
天安门文学第一创作室编辑部人员
总 编:海 底 月
主 编:大 麦
常务副主编兼剧本责编:白桦林
责 编:穆 清 杨 靖 飞 尘
书 评:雨 浓 yingzi
主 播:小姐姐 宁静致远
编 委: 圆 圆 小 麦
平台制作:追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