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干过,奋斗过,结果如何,不去想了

《三国演义》里,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灭除曹魏,兴复汉室。

历史上,姜维没有那么重要。在蜀国,他真正能说了算,是从公元253年到公元263年,正好10年。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的执政时间是公元223年-234年。此后是蒋琬,公元234年-246年。再后是费讳,公元246年-253年。

执政这10年,生于202年的姜维,处于人生的51岁到61岁,名副其实的一位老将。

不说他北伐的成败,不论他治国理政的是非,单说他不放弃、不抛弃,始终如一的斗志,就值得我们叹服。

反过来看诸葛亮,他悉心培养和举荐的蒋琬、费讳、姜维,确实起到蜀国栋梁的作用。诸葛亮对于蒋琬和费讳,可算是兄长。诸葛亮对于姜维,可算是师父。

这三个人在年龄上,形成一个梯队,蒋琬和费讳比诸葛亮小,而姜维又比蒋琬和费讳小。

所以,诸葛亮的理政和用人能力,确实是超一流。

而且,这3位接班人,都对蜀汉忠心耿耿。

这种忠心,不是刘禅那样的主公能带来和养成的,而诸葛亮以大智、大才、大德、大恩,熏陶和示范才形成的。

诸葛亮的个人魅力,尤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才是姜维等人始终充沛激情的原因所在。

一个好的楷模和榜样,胜过百次说教、万次强迫。

诸葛亮、蒋琛、费讳、姜维,都是才智过人之人,心里都知道蜀国最弱。

抓了最烂的牌,要努力打出最好的过程。

更何况,蜀汉这家创业公司,原来连牌都没有,最早的地盘荆州,还是从孙权手里借来的。

知其难而为之,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既是诸葛亮的,也是姜维的做事原则。

公元253年,费讳被降将刺杀身亡,姜维接班。

253年,254年,255年,256年,姜维连续4年发动对魏国的战争,253年平,254年、255年胜,256年败。

257年,魏国诸葛诞举兵反抗司马氏,姜维率军出击,魏国守军坚守不出。

262年,姜维进攻魏国,被邓艾所败。蜀汉宦官黄皓弄权,姜维不敢回成都,在外面屯田。

263年,钟会、邓艾伐蜀。姜维堵住钟会,钟会不能取胜,准备撤军。邓艾偷渡阴平,攻灭蜀汉,刘禅敕令姜维投降。

姜维的军士们,得到消息后,一个个气得拔出刀剑砍石头,来发泄心中怒气。无奈之下,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

事情到这里,蜀汉的大幕已经关上了,姜维等忠臣烈士,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良心。

但是,投降钟会后,姜维知道钟会有反心,他决定利用钟会与邓艾的矛盾,设计恢复蜀汉。

这个蜀汉,对于他姜维来说,不是故乡,没有明君,小人还在,可他姜维仍在尽最后的挣扎和努力。

《三国演义》之所以把姜维排在诸葛亮的后面,原因就在这里,他用尽了所有能打出的牌。

尽人事,听天命。

在《后出师表》的最后,诸葛亮说: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姜维用行动也在如是说:我奋斗过,我干了,至于结果如何,不去想,不去管了!

《三国的秘密》

法正:如果和诸葛亮竞争上岗,治理蜀汉也许我更强

庞统:爱白唬的小愤青,靠什么变成顶尖大策划?

诸葛亮:君主立法制,蜀汉乌托邦

程昱:80岁老司机,稳就靠这3条

贾诩:用一肚子毒水,度过甜蜜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