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从《金瓶梅》脱胎而来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红楼梦》是从《金瓶梅》脱胎而来

作者:於 恢

《红楼梦》凡例上说:“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还有第一回当中的偈子也说: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从这些地方看起来,似乎《红楼梦》的故事基本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胡适首先提出作者自传说,虽然后来有人质疑,但现在基本认为红楼梦的故事是曹雪芹的个人创作。现今保存最好最完善的《红楼梦》版本是《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在脂砚斋的评语中说:此书深得金瓶壸奥。这说明红楼梦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金瓶梅》。
我们知道,一个作家要想创作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一定要见闻广博才能积累大量的创作素材。就像蒲松龄那样,虽然蒲松龄一生当中只在外地待了一年,但因为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有机会耳闻目睹大量的活泼泼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都代表着老百姓的心声,所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呼声。
作家要创作,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但并非每一件事都需要亲身去经历。例如作家描写偷盗,难道一定要亲自去做盗贼吗?作家本身就会创造,把故事编得惟妙惟肖是一个小说家最基本的素养,这与作者有没有亲身经历过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代也有很多作家,例如陈忠实写《白鹿原》,莫言写《红高粱家族》,都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但是作家却能向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逼真的时代画卷,这是作家的大本领。
我们再来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对于红学家们的考证,虽然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分歧,但是基本上可以确定曹雪芹只活了四十多岁,而且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家族就因为亏空而被抄家,从此家道中落,最后流落到了北京西郊,开始了贫困交加忧愁落魄的生活。曹雪芹能创作出《红楼梦》,似乎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文学天赋。作者在第一回中也写道:
“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话,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亦令世人换新眼目……”
从这些地方也可以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仅仅是一种排遣,《红楼梦》既是继承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的优点,同时也在努力突破传统小说的窠臼,从本质上提升传统小说的文化层次。如果读者有机会阅读晚明问世的《金瓶梅》,也许心中会有自己的看法。
我是把《红楼梦》看得很熟练的读者,当我在看《金瓶梅》的时候,总是会不自觉地将《金瓶梅》和《红楼梦》进行对比。先不说两者包含的宿命论思想以及对于人生世情的深刻认识,只说两者描写的人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李瓶儿就很容易让我想起尤二姐,二者都是美貌与淫荡的结合体,都是因为丧子而死于非命。并且西门庆哭李瓶儿的情景又让我想起了贾琏哭尤二姐,前者所写较为详细,后者则是一笔带过:“贾琏进来,搂尸大哭不止。”我觉得《红楼梦》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好,一笔带过显得简练利落,不像《金瓶梅》那样絮絮叨叨,显得冗长拖沓。《金瓶梅》当中的很多人名都被《红楼梦》直接借用,还有《金瓶梅》当中的人物又被重新组合创造,成为《红楼梦》当中新的人物形象。这些都是曹雪芹对于《金瓶梅》的继承与发扬,尤其是将两者进行对比阅读,更能感受到《红楼梦》的魅力。如果看完《金瓶梅》再去看《红楼梦》,一定会觉得《红楼梦》就连骂人都骂得那么典雅。
明代袁宏道在《殇政》中曾将《金瓶梅》和《水浒传》并举,称之为传奇“逸典”,并认为《金瓶梅》“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与董思白书》)我想袁宏道是没有看过《红楼梦》,如果他看过《红楼梦》,不知又会怎样击节叹赏了。

向上滑动阅览

延伸阅读

红楼梦与金瓶梅的联系与异同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次突破,突破了此前章回体小说结构上的僵化,开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先河。在一个多世纪后,曹雪芹在继承和发展《金瓶梅》的基础上写成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红楼梦》。

《金瓶梅》的背景是宋朝,《红楼梦》的背景是明末清初,但实际上都是描写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书中描写的生活状态和场景都是非常相似的,其实他们写的是同一个社会,但是他们的切入面又不相同。

他们写的是同一个社会里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红楼梦》里描绘的贾府是一个官宦世家,整个家族的锦衣玉食都是来自于祖宗的军功赏赐,以及元春嫁入宫中所得到的赏赐。虽然已经在走下坡路,但是仍然要比普通的商人家庭的社会地位高很多,他们属于社会精英阶层。而《金瓶梅》所描写的西门庆家庭,只是一个小县城里的商人家庭,虽然看上去也家大业大,人口很多,矛盾也多,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商人兼地主的家庭,这是典型的市井阶层。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对封建社会的丑恶进行揭发,与对封建阶级的罪恶进行控诉。曹雪芹既严肃地剖析了现实世界污浊、腐朽的实质,又始终没有放弃他对人世生活的执着和热情。他既痛恨那窒息生命的桎梏,又渴望那解放人性的未来曙光。而笑笑生则显得绝望,消沉,冷漠。他对现实的描写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

《红楼梦》继承了很多《金瓶梅》的东西,很多人物都有相似之处。比如说潘金莲这个角色在《金瓶梅》第一个被成功塑造出来,她就是一个外在性感非常倔强,内在又非常脆弱爱面子的这么一个人。在红楼梦》里,潘金莲被分解成了两个人物,潘金莲的外在性格就是坚决跟大家怼到底,说话特别倔,什么话都敢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这点放在了王熙凤身上。潘金莲内在其实是一个弱女子,这放在了林黛玉身上。林黛玉内心深处好多东西跟潘金莲很像,因为她很脆弱很弱小,所以她把维护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超过了爱情。因为你们阶层都比我高,那我连尊严都没了还怎么跟你们混。

还有《金瓶梅》中的李瓶儿也是一个很成功的角色,她就有点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薛宝钗就是个纯情版的李瓶儿,又有钱又懂事,然后情商又高,懂得在爱情与利益之间如何平衡。但是她的命运却与尤二姐一样。西门庆兼职就和贾琏是同一个人,他们都是放荡的富家公子哥儿,两人都是敛财若渴,见色如命。

《红楼梦》和《金瓶梅》虽然写的是同一个社会,但《红楼梦》是把现实社会放在了象牙塔在里去写,你看到的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一尘不染的封闭社会。而《金瓶梅》写的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藏污纳垢的社会,什么通奸,爬灰,叔嫂…各种各样的恶心事,里面什么都有。其实仔细看看,在这样的市井里面也有很多真的爱情、真的友谊、真的仗义、真的理想。很多美好的东西,只不过它们和不入眼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虽然在这个市井社会里人人都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其实每个人心中的底线依然存在,他们都具有朴实的善良和同情心。

它们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红楼梦》的作者有明显主观感情色彩,曹雪芹下笔的时候,他喜欢哪个人物,他讨厌哪个人,他看不起哪个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有明确的态度和褒贬色彩,他既看不起平民大众,也看不起权贵,他最喜欢的是精英阶层内部的反叛份子,比如贾宝玉,十二钗…这些人,最看不起焦大,贾瑞,赵姨娘,刘姥姥…这些人。但是《金瓶梅》写的恰恰就是这些人,在《红楼梦》里最边缘化的一群人。在《红楼梦》里那些姑娘们全都一尘不染,十几岁的清纯少女,小伙子们也个个都红光满面。《金瓶梅》描写的却是一群老寡妇二十八九到三十多岁,在古代这种年龄早就过气了,根本不值得被歌颂,不值得被描写,也不值得被看的一群女人。男人也是土里土气,也没文化,年龄也不小。作者对这些人不带任何褒贬色彩。从这些人之中能看的赵姨娘、贾瑞、薛蟠的影子,这些在《红楼梦》里看着很讨厌的一群人,在《金瓶梅》里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都有贪婪自私的地方,也有同情别人帮助别人的地方。兰陵笑笑生笔锋毒辣,不置褒贬,一切白描,是非对错让读者去感受。

在《金瓶梅》里有时候一个普通的情节,看了以后都很有感触。比如武大狼他们家街上那帮人,都是些什么人呢,武大都被杀了,西门庆大摇大摆来通奸,满街人谁都不敢吭声,武二爷武都头回来了,到处问大家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都不敢说,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到抓王六儿和她小叔子通奸的时候,因为王六儿是弱者,是仆人的老婆,满街的人那叫一个英勇正义,押着她游街,有个老头破口大骂,傍边人就说,那你爬灰算什么呀?老头当时就哑口无言了。

这不就是写的活生生的现实吗?在当今社会,大街上遇到歹徒行凶抢劫,调戏民女,一群路人围观,没有一个敢见义勇为的,都怕承担后果,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这种事要是放在网上,那肯定是破口大骂,义愤填膺,因为在网上再可怕的人也伤不到他,他不用担负任何责任。所以中国社会几百年来一点也没变,人还是那群人,作风还是那个样子。(高晓松)

作者简介:

於恢,1992年出生,山东微山人,高中历史老师,自幼手不释卷,热爱古典文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