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康熙青花市场价值
清代青花瓷的代表,其特点是鲜明青翠,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素有“青花分五色”之誉。雍正青花瓷质细洁,风格更趋淡雅匀润,发色纯正。乾隆青花瓷浓重艳丽又不乏青亮明快。至清光绪年间,青花瓷曾一度中兴。清代官窑产青花瓷制作严谨、精致;民窑所产则随意洒脱,纹饰风格趋向写意。
康熙晚期的青花的釉色是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还有少量粉白釉,釉面光泽较为深沉含蓄,这时胎体要比中期的重,硬度也较高,底足特征是较深且多采用平切,切削的较为整齐。
康熙晚期,青花瓷器的装饰手法与此前基本相类,唯图案纹饰更趋向于向局部发展,景观人物均有一定程度的缩小。而随着社会稳定,百姓的心态亦趋于平和,画面上出现了如“耕织图”、“渔家乐”等图案。
康熙中期,由于技术的逐步成熟,特别是官窑瓷器,胎土采用了更多的高岭土,原料的处理也做到精细淘洗,使瓷胎更加细腻、滑润,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俗称“糯米胎”)。瓷胎的组织致密、均匀,使胎质的比重大为增加,人们通常称赞康熙瓷器胎薄、分量重。
在瓷器的生产烧制方面,清政 府首先于顺治二年宣布,除辖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而后又于康熙二年实行,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和工匠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上的束缚,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但由于瓷器的主要产地江西,一直处在南明抗清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再加之康熙十三年平三藩战争的影响,陶瓷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康熙十九年景德镇首先恢复了御器厂,陶瓷生产也逐渐走向正轨,而后又实行了将一定量宫廷官窑瓷放置于民窑里最 好的位置中烧制,即所谓官搭民烧。这种烧制方式的实行,使得民窑烧造技艺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民窑瓷器也同样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放海禁,中国外销瓷迎来了对外输出的又一个黄金时代,以青花为主的外销瓷通过各种渠道销往海外,至今世界大多国家都有一定的康熙青花瓷传世遗 留。
康熙,是中国封建皇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擒鳌拜、平三藩、抗沙俄……开启了历史上的最 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这个时期,经济、文化等等得到空 前发展,所以这“康乾盛世”时期的瓷器被现在收藏家们成为“青三代”瓷器,从而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