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敦煌
敦煌是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而走向辉煌的。不论丝绸之路有几条道路,其走向如何变化,敦煌都是唯一不变的吐纳口,即史籍所称“咽喉之地”。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发自敦煌”,然后,经伊吾、高昌、鄯善,而达中亚、欧洲。
咽喉之地
敦煌是汉初张骞出使西域后带来的名称。在此前后,汉武帝还派遣霍去病,率兵攻打河西的匈奴。击败匈奴后,汉王朝“据二关,列四郡”,设置了包括敦煌郡在内的河西四郡,并在敦煌郡城的西面修建了玉门关和阳关,作为扼守西域进入河西、中原的门户。
敦煌南枕祁连、西控西域,是汉王朝西边的重镇,也是中西交通、贸易南北两道的分合点,故而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它既是东来僧侣、使节、商人步入中原的最初落脚点,也是西去僧侣、使臣和商人告别故国的地方。当时,凡是罢都护、废屯田之时,汉政府派人迎接吏士,“出敦煌,迎入塞”,就算完成了使命。
佛教兴盛
佛教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土,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而日益兴盛。丝绸之路的兴盛使敦煌这个自曹魏以来形成的商业城市更加繁华。佛教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从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和敦煌遗书写经题记来看,唐前期出资开窟、写经的人既有僧官、僧尼,也有当地达官贵人、文武官僚、工匠、社人、行客、侍从、奴婢和一般善男信女。大量宫廷写经不断从长安、洛阳传入,不少高僧从内陆前来弘法,使这座唐代著名的佛教城市不断受到内陆佛教文化的影响。东来弘道和西行求法的僧人,又使敦煌得以不断汲取西域、印度佛教文化的营养。在这样的背景下,敦煌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发展到了全盛时期。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 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当你想象古人描绘壁画时的虔诚模样、想象后人发现它时的满眼惊叹,想象一代代学者修复保护它时的炙热心灵,情怀和历史、艺术与生命,必能激荡起你内心深处窒息般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