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跟着阿老师读诗
在元宵节的前一天,阿老师发布了一个读诗课,我迫不及待地加入。虽然这个诗歌课主要针对小朋友,可是我这个老朋友同样需要,因为本人年轻时错过了读诗的最佳时期,是人生一大遗憾。
对于小朋友来说,阿老师点明了他开课的目的:关于传统节日,关于古典诗歌,我们的孩子们,却与之渐渐产生了距离。我们不再知道为什么叫做元宵佳节,不知道为什么要制作灯谜,也不知道,古人这些像水晶一般闪耀光芒的诗词歌赋里,深深蕴藏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这些凝结了汉语精华的金句,一旦读过,我们就不必再死记硬背,因为他们是从古人的生活里长出来的,自然也就会长在我们的心底,在我们脑海留下印记,构成我们丰富的生命本色。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学习古典文化,阅读古典诗歌,并不是要我们回到过去,而是要知道我们的来历,从而不凝至于物,也不妄自菲薄,更加达观与通透。总之,读古典诗歌,目的在于做一个现代新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对美有着敏感的人,一个凭着爱,不断成长的人。
“元是初始的意思,一年的第一天叫元旦,第一个月叫元月,宵指的是夜晚,我们第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就是元宵节……”阿老师从元宵节的含义开始,娓娓道来,讲了“吃元宵”“看灯会”这些元宵节民俗的来历,又从周朝、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给我们普及了古代的宵禁制度。
接着,阿老师给我们读了他特别喜欢的两首诗。
第一首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老师边读边带我们欣赏了诗歌的美好意境,又从写物写人角度分析了诗歌的写作特点。关于经典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阿老师点出了王国维的解读,同时也提出了阿老师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他觉得这一句是辛弃疾本人惆怅失落,孤芳自赏的写照。
第二首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阿老师极力推崇这首诗,跟着他读,一遍、两遍、三遍,OK,会背了。
随着阿老师的讲解,我仿佛进入当年的元宵节体会作者怅惘孤单、快乐稍纵即逝的心情。
讲课时间虽然只有短短20多分钟,我意犹未尽,久久品尝这元宵节的精神大餐。希望跟阿老师,继续读下去,读下去。
巧的是,最近我在读《源氏物语》,书里几乎每一页都出现诗歌,本来看到诗歌我就直接忽略,而今可要细细品读。
不妨摘录几首:
佳音已凋残,无以挡逛风。
可怜胡枝子,此心不安宁。
愿得鸿都客,寻觅香陨处。
纵然相传闻,亦知魂何住。
山樱芳姿尽日思,无限身心系此花。
山风吹落峰上樱,浮心只恋未凋时。
于2019,2,19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