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鉴定及上门交易价格
五铢是中国古代铜币名称。钱上刻“五铢”二字,故名。四年(前113年),汉武帝于元鼎下令禁止郡国铸钱,各地私铸钱币运至京师销毁,铸币全部收归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了一个专门的铸币机构,即水衡司,负责铸造货币(钟官、辨铜、术三官)。负责铸钟的人,辨铜负责检定铜钟的质量,技艺负责刻范。最初在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铸造的钱面文“五铢”二字,又称“五铢”。
在西汉早期,仍然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民间允许私铸,货币制度混乱,重一克的荚币就出现了。还有一种是民间还出现了剪边半两,即有些投机商把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一次,七到八,就可剪半两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造成货币不平衡,给当时的经济造成一度的混乱,以至于后世出现剪边半两,吕后发现问题后,积极主张实行币制改革,并亲自参与钱币的设计,为防止剪边,在方孔圆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板,定五铢为计重单位,汉五铢从此诞生。“五铢”是秦汉时期货币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实现了中央集权铸造。
汉朝时五铢钱,重五铢,制规,重质,铸精。在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朝,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改变了币制,禁五铢,行新钱,先后规定了三十多种货币,其形式仿效周制,等级繁多,使用不便,大额货币价值不高,实行苛法,造成经济大乱,不久即告失败。因为王莽禁汉,致使大量的汉人五铢铜币被集中销毁,王莽下令,凡用五铢铜币收藏五铢铜币者,重罚轻罚,一度盛行五铢铜币,遭到毁灭性打击。东汉建武十六年,光武帝刘秀重新推行五铢钱制度,这一制度一度中断,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三国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在全国范围内,隋代实行统一的五铢硬币标准,同时禁止私铸和使用其它旧币。五年来,隋五铢一直是我国统一的法定货币。唐初建国后,通行720年的五铢从此退出了铸币史的舞台,改铸币史为铸币史。从那时起,钱币向唐宋时期的年号、宝文转变。
汉朝五铢
由于吴楚叛乱币制混乱,铸币失去控制,造成严重后果,汉武帝在执政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使汉初以来未能彻底解决的货币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立元朝,规定了元朝货币的三铢制。恢复铜铸名义价值是使其达到法定重量标准的一项措施。但因三铢和四铢的价格分别为二等半和二等半,所以又出现了盗铸大行其道的现象,故建元五年春“废三铢,行半两”。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重新铸造三铢钱、造皮币、白金(银)币,还颁布了盗铸银人死罪的法令。汉宣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重新进行第四次货币改革。这次的改革只是“废了三铢钱,又铸了五铢”。五铢的形制都有一定的规则,从此,“五铢”就被使用了。五铢钱币大小适中,符合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
台湾邮票中的汉五铢
因此,汉武帝之后的西汉、东汉、蜀、魏、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朝代,都曾设过铸币司,历时739年,是我国历史上铸币司数量最多、铸币史上成就最高的一次。两汉时期的五铢钱有五铢、五铢、三铢、宣帝五铢、小五铢等。五铢诞生的前夜,由于一文不值濒临崩盘,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和商民争利,拼命铸钱,导致通货过度膨胀,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飞涨。人民不能生存,纷纷放弃生产,流亡他乡,靠出卖劳动力谋生;或铤而走险,加入私分土地的行列,期望得到丰厚的利润。由于私铸铜钱,武帝初年有近万人死亡,而私铸铜钱,自杀自尽,可见问题十分严重。汉宣帝元狩五年,诏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五铢钱,又称五铢钱。钱文为“五铢”,小篆书,光背,正面有轮形,背面郭俱备。重约3.5-4克,直径约2.5厘米。
五字交的笔直或弯曲;铢字的“朱”头呈方折型,“金”字头较小,似一箭镞。一小撮人有一条横线。它的原料改为紫铜,因此有紫绀钱的称呼。但是,各个地方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官吏对命令的掌握程度和奉行的态度很难统一,所以铸出的钱差别很大,有的和老汉半一样,背平无轮,有的穿孔大、肉薄、肉厚。一般情况下,都存在偷工减料不足五铢的情况,而且越轻越晚越差,有重蹈半、三铢覆辙的现象。“五铢”改为“五铢”,主要目的是为了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抛弃“五铢”,彻底解决私铸问题。各国官员,因旧习惯难改,仍上下勾结,为谋私利而勾结。汉王朝采纳了公卿们的建议,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州的铸钱权力,并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钱,统一货币发行,避免了另一场恶战。
一九八○年,陕西省咸阳市土原下发现金质五铢币,直径2.6公分,厚0.2毫米,重9克,面背皆有郭,正面外郭稍宽,面穿方正,上有横纹。"五铢"二字小篆阳文整体而言,"五铢"字横折,上、下两横较长,"铢"字“朱"字头折,"金"字三角形,制作精美,色泽金黄,为罕见的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