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发明一个汉字,被骂整整三年,如今几乎所有女性都在用

五四运动中诞生了许多能人异士,这场文学革命为我国的改革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场文革中脱颖而出的有一位真勇士,那就是刘半农。或许有许多人对他很熟悉,或许有些人对他很陌生,但说到中国汉字的“她”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字就是近现代史上著名教育家刘半农发明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新文化达人刘半农

刘半农的背景可谓是顺风顺水,他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户人家,从小便展现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方面。在他年仅6岁之时就被大家称之为“神童,”因为小小年纪已经可以和学者们吟诗作对,并且应对自如。公元1907年,刘半农不负众望,又在大家的期许中考上了常州府中学堂。学习期间刘半农仍然名列前茅,最终顺利毕业,在毕业后他做过许多工作,其中有编译员、老师等职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选择了出国深造。民国九年他背起行囊前往了英国,他选择在英国进行文化深造,恰巧也是因为这次出国的经历,使他获得了翻译的这份工作,在国外深造的岁月中,不但升华了他的文学素养,同时对他以后文化改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改革的初期,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思想的变革、文化传播的走向以及国家对新时期的指引都在不断地更新以及改变。在这个特殊时期,涌现了许多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导者,其中刘半农便是当中重要的一员。刘半农早期前往英国进行文学深造,于1925年从英国回归中国,并在回国后被北京大学聘请为国文系的教授。

归国回来的刘半农不仅仅在北大当教授教书育人,在其他文化领域上也有异常突出的表现,新中国实验语言学的成就,可谓是刘半农努力的成果,称他为该成就的奠基人也毫不为过。在早期,刘半农便意识到拼音终将与汉字紧密的相连,对于这项变革他有十足的把握,所以他一心致力于白话文的推广以及使用。

推广白话文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因旧时代思想的变迁并非一日两日形成的,那些旧时代的人从出生就讲着“之、乎、者、也”,让他们突然改变说话的方式,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接受的。不仅如此,连新的文化青年也很难接受这样的改变,就好像你已经学了三五年的英文,终于说顺嘴了,现在全部要求重新学习中文,以后都要用中文进行交流,这种改变使得很多人难以适应和消化。

所以,这场文化的变革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百倍,全国人民都要进行一次文化的大洗礼,想要大面积大范围的让全国人民进行学习以及适应,可谓道路艰难且漫长。有困难自然就有反对,这种想法一出便有极高的反革命浪潮,但刘半农面对这样的呼声却丝毫不为所动,仍然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新字体的创造是偶然也是必然

刘半农的文化改革主要体现在他创造了一个名词,这个名词代表着第三人称的称谓,当然创造这个字的原因也和他当年留学有关,他发现国外对男女和第三人称的代指字都非常明确,而中国则很混乱,虽然在旧时代我国也出现过代表第三人称的代指字,那就是“伊”,但这个字还是未能明确的划分到底是代指哪些人或事。

对于这个问题,刘半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在一次偶然间,刘半农在书写妻子与女儿名字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他发现妻子名字中的“惠”与女儿名字中的“蕙”同音但不同意义。于是他就想到了能否把男他的偏旁部首改成女字旁,变成“她”,来泛称女性。于是女性的代指字“她”就问世了,除此之外被创造的还有一个泛指非人的第三人称“它”。这个字被创造出来后,刘半农便立即发表了《“她”的问题》一文进行发表。

除了发表这篇文章外,刘半农还用“她”字写了一首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这篇诗词主要是表达对妻子的爱恋,因妻子牺牲自己而照顾全家起居,不辞劳苦毫无怨言,这让刘半农甚是感动,便创造了这首诗以表思念之情。此诗一出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许多人感同身受,直到1926年此诗又被编排成曲,这个“她”字也在一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因一个“她”字被众人唾弃

一瞬间火爆大江南北的歌曲,在这时却也带了许多负面影响。刘半农没有想到一个字的推广,引来的却是大家漫无目的的谩骂。大家谩骂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在刚推翻旧社会,迎接新社会的过渡阶段,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男女平等,许多女性认为男女的代指字应该共用一个“他”,而现在被区分开来,还是向旧思想看齐,认为女性仍旧低男性一等。

第二点:当传播“她”字为刘半农创造的,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因为这两个代指字并不是刘半农真正发明的,在古汉语中这两个字原本就真实存在,刘半农只不过是丰富了他们的含义,并非真正创造了他们。对于这场汉字的风波持续到了1932年,有关部门出头,在《国音常用字汇》中明确了两个字的正确用法,读音以及含义,这场文字战役才彻底结束。

文化勇者的坚持

刘半农本身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恰巧赶上新文化变革的浪潮,这让他的思维在文革期间异常灵敏以及开放,当他看到社会在往新趋势发展时,便意识到语言文字的改革是迟早的事,并且快速推广才能够加速文革的发展。在万般困难面前刘半农并未选择退缩,而是顶着舆论压力将语言文化的改革进行到底,并更加多样化的去宣传。他的做法到最后也逐渐被人们认同以及使用,使得这个字现在高频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结语

我们从刘半农在文革时期顶着压力创造出的文学产物可以看出,当人类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接受的思想以及行为都对每个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改变着人类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以及反映。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新鲜事物的产生,而不是一味的反对以及排斥,只有经过理性的思考以及客观的判断,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有利做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