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算法,才是造富之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达叔经济学(ID:Uncle-Da8),作者:达叔一
大家好,我是达叔。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最近开会,每天忙到晚上十点,才回到酒店,很多人都劝达叔,太晚了,你就别写了。
这帮人,肯定是出于善意的,甚至还有很多读者说,要是没有特别好的话题,你就别写了。
但是,达叔很负责任的和你说,即使你们出于善意,但是你们全都是错的。而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别,这种分歧,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才是真正的财富之路。
达叔把自己看到的世界,掰开给你看一下,你就知道这个世界,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了。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一
高频打低频。
达叔之前写过文章,分析POCT是一门好生意,(《为什么POCT的生意,是门好生意》《为什么POCT是门好生意,系列二》)提到一定哲学上的概念,我们做事,要利用高频打低频,前端打后端。
在写文章领域,也是如此,达叔不建议你一定要憋出一个多么牛逼的大招,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你花了好几个月憋出来的大招,在很多人眼里,毫无意义。
我们经常把自己误认为是一个天才,其实呢?花了好几个月写出来的文章,和两个小时写出来的文章,整体水平,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你搜集的资料更多一些,数据更扎实一些。
但是,整体认知框架,是不可能因为你多花了一些时间,有大幅度提升的。注意达叔的用词,整体认知框架,这个东西,你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终其一生,都很难提升。
而你能链接到的人,绝大部分也就是你这个水平的上下浮动,在认知上,不会高很多,也不会低很多。
比你高很多,他们看一眼,就再也不看了,觉得是垃圾。比你低很多,他们看一眼,也是再也不看了,也觉得是垃圾,甚至还骂骂咧咧的。
当你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作为输出者,能打败其他输出者的唯一手段,就是靠高频,靠数量堆积。
最后,时间都会站在高频输出者这一边。时间,是一个很残酷的事情,你输出的时间,间隔得太久,你即使再厉害,你的喜爱者,也离你远去了。
而这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理解的,爱一个人,爱一个事情,这和你好不好,很多时候,没多大关系。就是时间到了,情景过了,心境变了,不再爱了。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无论多么喜爱达叔的读者,最后都会离俺而去的,即使达叔变得更好、变得更强,他们仍然会走的。
因为他们成长了,恋爱了,变忙了,甚至去世了,都有可能。
强者如导演姜文,他的作品,足够优秀了吧?名气足够大,比达叔厉害多了,对么?但是,他的作品,更新得太慢了。
而所有的电影受众群体,就是某个特定年龄段的人,可能也就是15~35岁之间,因为恋爱,有钱有闲等原因。
太年轻的小孩子,都在看动画片;太老的中老年人,绝大多数对电影已经没热情了,都不太进电影院的。
也就是说,最爱你的人,也只有20年的时间会支持你。再牛的张国荣、周星驰、周杰伦,四大天王,只要你作品停了,下一代人就会很快把你遗忘。
如果这20年,你每5年,才出一个作品,即使你再优秀,也是没用的,因为爱你的人,也不再看你了。
而每隔5年,都会成长起来几千万的年轻人,这批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你是谁,他们眼中只有那些动画片和小鲜肉。
2009年《让子弹飞》,巨火,圈了整整一大批粉,从原来《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的文艺片导演,正式变成超一线导演。
但是,下一个作品,《一步之遥》是2014年底。再下一个作品,是2018年《邪不压正》。
三部曲,走了整整近十年。
只有个体户、艺术家,可以这么玩,哪个资本集团,敢和这样的导演长期合作,裤子都亏完了。
很好,很厉害。就是不赚钱。好莱坞、宝莱坞、香港等所有电影辉煌的地方,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把电影,彻底当做一个工业来操作。
工业是什么?标准可能有很多,但量大,肯定是其中一个。
所以,所有的读者,你们不想赚钱,或者看不到这种赚钱的道路,也不要耽误俺赚钱。
一个人,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做一个事,肯定是尝到甜头了,肯定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不是当局者,你肯定是看不清的。
所以,当你看到这批人的时候,你要去分析他,去研究他,而不是去阻止他,除非你有更厉害的打法,否则你就是耽误人家赚钱。
二
算法。
作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竞争,但是更大的竞争来自于平台和平台之间。如果公众号这个平台,哪一天没人看了,彻底没落了,那么所有坚持文字工作的,全部废了。
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现在是视频时代,不是文字时代,告诫所有搞文字的,要尽快去搞视频。这种说法,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达叔觉得说得不够全面。
文字的能量密度,是远高于视频的,你要做什么,应该取决于你到底想链接哪些人。这就是定位的问题,你要参与视觉、听觉竞争,还是要参与能量密度和逻辑竞争。
平台与平台的竞争,也会促进相互学习,平台的玩法,也会发现变化。
以公众号为例,绝大部分写公众号的人,都知道,这个文字平台,开始借鉴了字节跳动、抖音、B站等平台的算法推荐。
以前,公众号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谁的读者,就是谁的。
而现在,这个平台,可以通过你平时给哪个平台点赞,他会自动计算你可能会喜欢什么种类的作品。
你一旦弄清楚了这个变化,你就会极其坚定的推导出一个结果,那就是高频输出的人,必将会是这个算法的受益者。
平台要争取作者、争取读者、争取大家大把时间留在自己的平台上,肯定会不停推荐给读者,他潜在喜欢的东西。
只要研究清楚了这个底层逻辑,你就会坚定地走上,一条坚持的不归路。
每天多一个点赞,多一个转发,多一个在看,多一个打赏,背后都会被算法记录,你都会比前一天,更强一点点。
这个一点点,可能是千分之一,可能是万分之一。但是,你坚持一年,坚持五年,那个结果,是非常可怕的。
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每年都有很多微信号,一批又一批的死去,目前这个数量级,是百万级的。
为什么?
因为中国2019年的死亡人口是998万,未来不出意外,都会保持在千万级别左右。那么这批老年人的微信号,也会伴随着他们一起死去,再也不活跃了。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侧面是,中国每一年,有1000万的人口在诞生,之前每一年出生人口是1500万左右。这批人,每一年都在成长,有的人十岁开始有微信,有的人15岁开始有微信,无论他们几岁开始有。
每一年,都有上千万的新增微信用户,在增长。而这批新增的用户,朋友是空的,要一个个加起来,关注的公众号也是空的,要一个个加起来。
加谁?关注谁?后台肯定推送的是那批持续更新的、活跃的、正在创作的账号。
离开的人、停更的人,放弃的人,再也没有这个千万级别的机会了。这是世界的底层逻辑,是算法,是真实逻辑。
也许这个推送,给你的只有万分之一,面对千万级别的规模,数量也足够大了。
我们普通人,想要多赚点钱,不就是拼命么?不就是一个个去增加一点点概率么?
我们为什么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这些和赚钱,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么?
没有。
但我们仍然做,就是因为,努力了,赢的概率会比不努力,大一点点而已。
具体大多少?不知道。但是方向正确,就够了。
这套人生的算法,会指导我们思考、工作、投资、获取更幸福的生活。
很多人,为什么很痛苦,觉得自己不幸福?因为他们对未来,不够自信,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一种发家致富的确定性。
而我一直都是自信的,一直都坚信,成功是早晚的事情,具体以什么契机,以什么产品,以什么样的载体,出现在我的人生中,不知道。
但是,它肯定会来。
早一点的话,就是年少成名,晚一点的话,就是大器晚成,你想清楚了这些,那就没啥好悲伤的了。
所有厉害的人,都有妄人的潜质,都有盲目的自信,这种气质,是具有现实扭曲力的,信的人多了,就不是吹牛了。
而是,预言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