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邵一帆:本科生分级导师制的构想

一、分年级导师制符合大学生成长的时序规律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简单叙述了在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背景下,本科生分类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实施特点和实施建议。而关于一个事物,人们往往有纵横两种探究序列,一个是对其与其他事物进行横向的比较、对比,另一个就是观察其纵向的发展与变化。本科生导师制也不例外。除了其在不同学科类别中会有适用性的问题,在不同年级中,导师制也会面临适切性的问题。在本科四年/五年中,本科生随着学识的增长、兴趣的变化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考量,会对导师有不同的要求。导师的不同类别、不同的角色扮演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意义。为了适应本科生在不同年级的需求和特点,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应根据年级、有差异地进行实施。

本文主要以四年制本科生为对象展开叙述,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本科生的一、二年级,称作基础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在本科生的三、四年级,称作专志与提升阶段。

二、前两年的“基础与探索”适合青年导师学术启蒙

在基础与探索阶段,本科生大致经历了由稚嫩到半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是本科生在脱离熟人环境后,独立适应陌生文化和社会、构建全新人际关系和形成独特的世界认知的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为本科生形成坚定的专业志向和职业取向奠定基础的阶段。此时本科生心理幼稚、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未来缺少思考或感到迷茫。他们接触的课程多为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且对本专业导师的认识又少之又少。

因此,这一阶段应根据导师的易接触性、易沟通性、责任心和时间灵活度等特点,由学院直接委派导师指导学生。导师制的实施以学生学习意识和专业基础素质的培养为主要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关于本专业课程明晰的分支与层级图谱、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意识和引导学生探求自我兴趣点。导师不必强求高职称、高学历、高科研成就或高社会声望,而必须强调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因此可以考虑将一批有教学热情和责任心、关爱学生的青年教师纳入导师团队中。这既能满足低年级本科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境,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专业志向和职业取向,又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积累教学经验,在教学相长中发现属于自己的学术生长点,在教、学、研的良性互动中尽快成长起来。

三、大三后的“专志与提升”适合双向选择深度指导

而到了专志与提升阶段,情况则有所不同。本科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基本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形成对自己专业较为全面的看法。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取向做出大致的选择,且形成了带有一定倾向的专业志向。学生也在课程的学习中了解到了本专业老师的性格特点、交往模式和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各位专业老师也对班中的学生有大致的了解。

因此,此阶段导师制的分配方式应该由学院直接委派变成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导师制实施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与提升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可以将导师分为考研、考公务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进入企业发展、自主创业等方向指导类型,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需要自主进行选择。对于偏重学术进修的学生群体,导师需要具备高理论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具有研究生指导经验,能够为学生指导经典阅读书目,周期性地与学生沟通去训练本科生的理论思维,为学生提供参与专业讲座和学会的机会,向本科生传递学术前沿话题。对于想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学生群体,导师除了有较高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素养,还应当在学科教学法和学科教育课程的研究方面较为深入,对学生教材内容的解析、说课、板书、从事一线工作的技巧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对于倾向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群体,导师应具备较丰富的行政知识与应用写作指导经验,切实提高本科生专项能力,并提供参与模拟工作面试和社会工作实践的机会。

实施本科生分级导师制能够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更好地培养各类人才,使高等教育在普及化阶段既保持“象牙塔”性质,又能够与未来社会精准对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