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女的精神食粮:西方哲学史!一睹伟大哲学家精彩绝伦的观点

文 陆九奇

电影剧照《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以小说的形式来讲述西方哲学史的畅销书,作者是北欧挪威的一名世界级作家乔斯坦·贾德。书中既有文学故事,又有哲学和神学,影响了全世界的读者。

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哲学

在西方哲学发端之前,人们是以神话故事来解释世界的。天上落雨和发出的雷电等都是神造成的,为了平衡整个世界。神有善恶,进行着各种战争。随着时间的发展,古希腊的自然派哲学家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着力探索的一个问题——世界的构成,他们给出的结论常常基于经验。

为什么他们被称之为自然派哲学家呢?因为他们观察大自然上的变化,渴望从中探索出亘古不变的法则。

世界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叫做泰利斯(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哲学观点。据说他曾经出游过埃及,所以艾伯特也猜测他见识过尼罗河岸在洪水退去之后,出现各种生长的大好局势,包括青蛙和各种虫子在雨水过后的频繁出现。

提出水是万物之源的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

第二个哲学家叫做安纳克西曼德,认为世界是由无限构成的;第三位哲学家叫做安那西梅尼斯,认定了世界的本源是空气或气体。这些理论虽有不同,但都是围绕自然展开的,他们也都来自希腊在小亚细亚的殖民地叫做米雷特斯。

一系列世界著名的早期哲学家便陆续出现在了苏菲的眼前,比如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流动的,这个哲学家叫做赫拉克利特斯,与之在认识上相反的是帕梅尼德斯,认为世间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而恩培窦可里斯赞同赫拉克利特斯的说法,相信我们的感官所感受到的经验,流动的、相对的、变化的。他提出了世界有四个根,就是土、气、火、水。全世界是这四种物质的聚散离合。

探究哲学的智慧,让古人的认识从具体逐渐向抽象。安纳萨戈拉斯认为世界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古希腊最后一位自然派哲学家德莫德里特斯,认为世界是由微小的积木构成的,这个积木叫做原子。在德谟克利特斯眼中,人的灵魂也是由灵魂原子构成的。人一旦死去,他的灵魂原子便会四散,然后变成了另一个新的灵魂的一部分。这个观点似乎和我们古人的一些观点相似,正所谓魂飞魄散。

在苏格拉底之前,存在着一批诡辩学派的学说,他们被称之为智者,以教导雅典的市民。著名的诡辩学家普罗泰戈拉强调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他觉得生命短促,对古希腊的诸神难以搞清楚,被称为不可知论。

伟大的先哲苏格拉底: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出生在公园前470年,死于公元前399年。像孔子一样,他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此人长相丑陋,最终因探讨哲学问题而被判死刑。后人能认识他,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作品。

苏格拉底的智慧首先表现在强调自己一无所知,而不是智者那样的姿态。据说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雅典一个广场中和人交谈中读过的。他觉得自己的谈话就像母亲给人接生一样,产婆本身不生孩子,只是帮忙接生而已。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通过你自己内心的生成,才能真正得到智慧。

当时诡辩学家是通过贩卖、教授各种所谓的知识来获利的,但哲学家苏格拉底却宣称: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他核心的智慧所在。

苏格拉底有不少学生,最著名的要属柏拉图。

在苏格拉底服毒而死的时候,柏拉图29岁。老师的死对他的触动很大,他写了一本书《自辩》,书中对苏格拉底的思想做了记录。柏拉图创立了专门学园,并以传说中的希腊英雄阿卡戴慕士(academic)为名,英文后来发展成的学院就是这个。

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反对智者,他认为:世界存在永恒不变的是非观念。我们运用自己的常识就可以把握。他一方面关心大自然中永恒不变的东西,一方面也关心人类社会生活中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他提出了在世界上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变化的,但构成这些流动的、变化的东西的模子和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但这不是一种基本物质的概念,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模式。

认识世界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感官,一个是理性。就柏拉图哲学而言,人能通过感官和理性来认识世界,但通过感官认识的人人可能不同,透过理性认识的世界是一致的。就像每个人眼中的白马和烧饼尽管各有不同,但理念上的白马和烧饼必须是一样的。所以柏拉图觉得:人们认识的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一个倒影,这个倒影固然是清晰可见的、具体的,但并非世界的本质,本质和永恒在于理念世界本身。所以世界是什么?

柏拉图用一个洞穴理论、或者洞穴的故事来阐述,这是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

假设有些人住在洞穴当中,背对洞口,没有自由被束缚着,因此只能看到整个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堵高墙,墙上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过,手中是各种人偶,人偶高过了墙头,墙壁和洞穴之间有一把火炬,所以洞穴中的人们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所以他们的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到的世界就是这些皮影戏而已。如果其中一个人挣脱了锁链,可能看到真正的真相,当他回去告诉洞穴中的人们:你们看到的不过是皮影戏而已!并非真相。然而洞穴中的人不仅哂笑他,还会责罚他,甚至杀了他。

其实,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是一个挣脱了洞穴锁链的哲人,他告诉人们真相,却最终被雅典的民主制而杀掉了。

这个寓言其实是说:可见的外在世界就是理念世界的一种倒影,他想说明的是那个理型世界的存在。基于这样的理念,柏拉图将城邦的治理进行了角色上的划分,以打造一个理想国,就是所谓的乌托邦。这个城邦应该由哲人王来进行统治,在这样的国家当中,统治者和保卫者都不享有家庭生活,而投身公共事务,更没有私人财产。

在柏拉图的理型观当中,世界上每一个具体的事物都是一种不完美的影子或复制品一样,所以当某个事物、生物对你有深刻印象之后,你头脑中牢记的其实是那个抽象的理型。

柏拉图学园

在柏拉图的学园当中,势必出现新一代的哲学大家,这就是亚里士多德!

他曾在柏拉图学园中学习了20年之久,由于老师柏拉图更多关注变化背后永恒的不变,探究其内在的理型,而亚里士多德则对大自然中的具体事物更感兴趣。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对自己的老师柏拉图有着相反意见,甚至就是颠覆式的看法。

柏拉图觉得世界有了理型的马的概念,才有了现实世界中的理型倒影——具体的马,各种各样的马。但亚里士多德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觉得他的老师把概念弄反了,人是在看到各种各样的马之后,得出了马的概念的。所以他觉得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马的特征而已。

柏拉图认为: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是用理型思考得出的事物,而学生认定:我们自己用眼睛看到的、用感官察觉的就是最高的事物。我们也因此有了各种意识。也许正是如此,亚里士多德对事物的分类方面很擅长,也是生物分类学的专家,甚至是鼻祖。

但亚里士多德不否认人的理性,觉得有理性是人最大的特征,所以没有天生的观念。同时,他提出世界上的事物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所谓的目的因。在伦理学方面,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说人不能不过一种在社会中发展的生活,不能不组织国家的生活,不能局限在家庭生活当中。但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坏看法是:女人是未完成的男人。这观点影响极坏,尤其整个中世纪,这个观点很流行,就是他造成的!

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学派

古希腊历史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自由城邦时期,二是马其顿统治时期,三是罗马统治时期。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各地建立马其顿王国之后,希腊文明伴随着他的征战而向外扩散,但当时的社会包括后来罗马统治时期,整个社会都是动荡不安的,人变得卑鄙起来,固有的哲学没有更大发展,人更关注在世俗生活中如何获得快乐。这个阶段,陆续出现了几个有名的学派——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学派。

犬儒主义代表 第欧根尼。

你可能听过第欧根尼的故事,当亚历山大大帝询问坐在木桶旁的他需要什么的时候,他说:请不要挡住太阳光。犬儒主义,其实就是像狗一样生活,不在乎世上的一切风俗,概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内心生活,他们的生活不依赖外部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不在乎的人生态度。当然,对别人的眼光不在乎,对别人的痛苦也不在乎。

如果说犬儒主义是一种具有排他姿态的满不在乎,那么斯多葛学派则不是,他们在思想上更开放,对现实似乎是一种拥抱的态度,有着更豁达而理性的一面。和斯多葛学派不同,伊壁鸠鲁学派对政治生活不感兴趣,他们选择边缘的生活,劝人要离群索居。

另一种叫做新柏拉图主义,是对柏拉图洞穴理论中的理念论而来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提诺,他的哲学是三位一体的,最高的太一,其次是精神,最低是灵魂。他的哲学是成体系的,后来也被基督教神学所接受。

新柏拉图哲学的代表普罗提诺差点把柏拉图说成是人类的救星,但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在希腊地区以外的被视为人类的救星诞生了,这就是耶稣。这期间基督教逐渐传播和发展起来,渗透进入了包括希腊在内的很多地方。和希腊的多神文化不同,基督教文化属于一神文化,这也是印欧文化和闪族文化的不同。

统治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

在乱世当中,人们总是渴望救世主的出现。耶稣的出现就是这样,被当时视为救星的他,可以使犹太人脱离罗马人统治之苦。他的天国思想与爱你的邻人等思想,令人们得到心灵的救赎等思想,以免遭上帝的惩罚。

耶稣去世后数年,法利赛人保罗——这是一个对基督教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在希腊罗马等地区传教,他做到了一件事:让雅典人认同了他的言论。

对基督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保罗

这样,基督教逐渐渗透到了希腊和罗马地区。许多城市建立了基督教会,以至于在三四百年的时间里,基督教文化充满了希腊和罗马地区。这样一来,已经走过一千年之久的古希腊哲学逐渐式微,历史逐渐进入了以基督教文化为中心的中世纪。整个阶段维持了有一千年之久。

准确的说,公元313年基督教被罗马帝国所接受;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到了公元529年,教会关闭了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圣本笃修会城立,这一年开始基督教会开始彻底钳制希腊哲学,从此,修道院垄断了所有的教育和思想。在政治上,罗马帝国早已一分为二,西方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方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整个中世纪是一股以基督教文化来统一欧洲的一股力量。

最著名的两个基督教哲学家

基督教哲学家 圣奥古斯丁

在中世纪当中,有两个哲学家最有名,影响力最大,一个是圣奥古斯丁,一个是圣多玛斯。其中,圣奥古斯丁坚持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这是他的信仰,同时可能因为年轻时受到一些二元论观点的影响,他对希腊哲学中的柏拉图学说中的永恒理型也持赞同态度,所以在哲学和神学两者之间他有很好的融合思维。他觉得上帝在创造世界和人类之前,其内心就已经拥有了理型存在。他也把人分作两种,一种是可以救赎的,一种是不可以救赎的。

这之后有一件事值得关注,就是阿拉伯人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影响扩大了,其中有许多早期科学的东西,所以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哲学、神学三者之间的共存和彰显,对人的思想发展是越来越大。当然,这时候的哲学和神学之间的区隔还不很鲜明,不少神学家本身就是哲学家,如圣多玛斯。

圣多玛斯和圣奥古斯丁一样,需要面对古希腊哲学在基督教文化环境中的解释问题,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对了一半,亚氏采用理性和感官可以推测真理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是上帝通过圣经向世人透露的。

欧洲迎来文艺复兴

佛罗伦萨,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心脏

人在宗教的压制中逐渐感觉到压抑,自然有了透口气的念头!这样一来,欧洲在千年之后终于迎来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将文化精神恢复到古希腊那种健康的精神当中,其重点在于人本身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也可以说人的思想从上帝、神学等向人自身进行了一种回归。各个领域都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势头,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对环境的破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文艺复兴让科学扬眉吐气,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写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哥白尼,他在书中的观点是:地球围绕太阳转,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前一个观点是正确的,后一个则是错误的。但这种进步是具体的,改变了人们的视野,以前的人们认为地球是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转的。

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也自己的实验精神,推导出了惯性定律,这也为后续牛顿的各种定律起到了启蒙作用。牛顿以科学的力学原理,将整个太阳系的运行做了科学分析,天文学的发展告诉人们:宇宙是没有所谓绝对中心的。宗教领域的改革也在快速发展,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最有名。和文艺复兴的精神相符合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也是回到基督教早期的经文上来,向它的源头回归。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思想,在观念上是把握今天,享有今天,今朝有酒今朝醉。在艺术等领域有着鲜明的对比,在特点上多少有些浮华的感觉,人们觉得美好的东西总有消逝的一天,生命是会死亡的。

巴洛克时期主要是集中在十七世纪,早点的地区在十六世纪,结束晚的延续到十八世纪,也就是一百来年的时间。

巴洛克建筑代表 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

世界文豪莎士比亚就生活在1564年—1616年,所以他是横跨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他的一些戏剧也讲到了人生如戏这样的观念,他最有名的一个剧本中的台词,就是Tu be or not to be ?就是典型的对人生无常的一种认识。当时的许多诗人也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一场游戏罢了。

巴洛克时期是一切对比都很鲜明的一个时期,所以在哲学上也是对比鲜明:一种叫做理想主义,一种叫做唯物主义。理想主义认定人的灵魂的价值具有崇高的特质,而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不过是各种感官得来的。

所以对当时重要的哲学家而言,势必要对物质和精神所深入的思考,甚至形成异常鲜明的、截然相反的哲学观。

这时出现了一个叫做哲学体系的概念。在古希腊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在中世纪有圣多玛斯在基督教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之间建立体系联系,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一直到了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笛卡尔第一个出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以期解决全部的哲学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哲学主线是:人的肉体和灵魂之间的关系。因为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在牛顿等人的影响下,许多人建立了机械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所以所谓人的灵魂何在呢?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人的肉体既然是物质构成的,必然是一种机械的反应过程。

笛卡尔想要构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他就要不受前人的任何干扰。所以他从0开始思考,怀疑一切。在怀疑的过程中他发现,只有怀疑本身是确定的,于是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著名的哲学命题。

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

笛卡尔发现人是一种会思考的生物,人经过理性的思考比感官认识的东西更有确定性。人是思考令人确定存在人的不完美,而在不完美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完美的上帝。当时的哲学家需要对肉体和灵魂的问题给出意见,而笛卡尔在这方面是一个二元论者,认为灵魂和肉体都是实体,而灵魂的实体是有意识的实体,肉体等物质是没有意识的实体。因此人和动物之间也有这样的差别,人有灵魂的实体,而动物只有肉体的实体没有灵魂。肉体可以老化和腐朽,但灵魂不会,所以灵魂是更高级的存在。

笛卡尔的观点影响到另一位大哲学家,这就是斯宾诺莎,但斯宾诺莎是一个一元论者,只认上帝。觉得大自然就是上帝本身,或者上帝透过自然法则而存在。他以一种永恒的观点来认识世界。强调人想拥有自由意志而不得,终其一生其实都无法实现,因为人不能超越上帝而存在,他的精神、潜质等各方面都是上帝造就的,因而人没有自由的灵魂,他的思考他的灵魂是被囚禁在躯体之内的,所以他强调自己的一元论见解,这是和笛卡尔完全不同的看法。

英国的经验主义

到了18世纪,人们觉得:如果人不是透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话,那么我们心中注定啥也没有。所以以感官体验为主的哲学思想,在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情况下开始抬头。这叫做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有洛克柏克莱和休姆,几个人都是英国人,所以被称之为英国的经验主义。

洛克出版了一部作品,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概念从何而来?二是我们能否信赖感官获得的经验?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或者这样的观念,儿童是心理不过是一张白纸而已,这就是洛克第一个问题的关键点,既然儿童的心理是一张白纸,那么他们后来的概念从何而来?还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啊!

英国哲学家洛克

这种学习一方面是感官感知的结果,一方面是人思考的结果,所以洛克提出了“思维”的概念,当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不是简单的直接接收,不是一部机器那样的东西,而是对这些感觉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而成了概念。人的感官感知事物的时候,这种感知可以有两种特质,一种成为主要性质,一种成为次要性质,比如一个苹果,其重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不因人的感受而变化的。但这个苹果的滋味是酸的还是甜的,它看起来是深红还是不那么深红,却是因人而异。关于苹果的重点是其主要性质,而因人而异的特点是其次要特点,他们共同被人的感官所感知。

经验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人是休姆。休姆较之其他的哲学家,对人的日常生活关注的更加强烈和多。他觉得人有两种知觉:一种叫做印象,一种叫做观念。

印象是直接的感受,而观念是对印象的一种回忆造成的。对人来说,印象比观念在感受上更加强烈,而分析印象和观念,他们都可能既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复合的。所谓符合你可以理解成概念的拼接造成的,比如天使、飞马等概念,这种复合概念中的单一概念,我们的心灵都曾经有体验,所以我们对这种复合概念容易理解,但这些事物可不是我们的心灵创造的,实际上我们创造的只是一个虚假的观念而已。

哲学家休姆

休姆主张以清理人心的方式,让人回到原初的认识世界的层面上来。这让人起一部电影,叫做《十二公民》。十二个公民以陪审团资格商讨一个问题:那个富二代是否是凶手?其中11个人都说富二代有罪,需要严惩。只有一个人例外。就是何冰扮演的角色,他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理性分析,看这个富二代是否有罪。经过反复引导,讨论,一再的举手表决,最终人们的思想都转变过来,觉得以现有的证据看,这个富二代不能被证明是凶手,只好释放。

我想说:在何冰这个角色的思维当中,他看世界、看事物的视角和休姆我觉得很相似,我们眼中看见的、听到的未必就是真相。只有当我们剥离了各种固有的成见,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真相。

休姆其实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的心中没有成见,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被固有的成见,包括以往的各种哲学观点所左右,以这样的立场去看问题、看世界。休姆觉得,比如一个孩子和成年人看到魔术表演,成年人肯定更加的感兴趣,觉得是一种神奇的事情,但孩子眼中不会觉得是奇迹,因为孩子的心没有被习惯性的期待所支配,也就是孩子的心灵没有成见。

作为一个经验主义者,休姆反对理性主义者说的人天生就带着某种理性而来,能够透过理性而明辨是非。其实不是的,休姆觉得人的各种言行不是理性支配的,而是感情支配的。比如你同情某人的遭遇而伸出援手,他还说:一个人宁愿看到地球被毁灭也不想看到自己的手指被割伤,所以支配人的是感情,而不是理性。

另一个经验主义的哲学家是爱尔兰的柏克莱,也被译成贝克莱。他是爱尔兰的一个天主教的主教。他的经验主义走的更远。贝克莱认为我们不能、没有能力认识事物的本质,只能感受到事物的一些性质,另一方面说所有感知到的都属于心。所以,我们的灵魂可能是身体各种概念的原因,对苏菲和艾伯特教授而言,他们的灵可能就是席德的父亲,所以人真的可能是一场梦境!苏菲和艾伯特教师之间的哲学交流的确是席德父亲所安排的。所以苏菲意识到这一点时,她和艾伯特其实都希望他们能溢出少校也就是席德父亲的心灵。

伟大哲人康德

哲学家康德

康德精通哲学史,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纷争看的清楚。这两种纷争到了康德这里,终于有了和解的可能。

康德采取折中主义态度,认为两者都有对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在康德看来,你看到的事物只是你认为的事物,是你眼中的事物,跟事物的本质有什么关系?所以当你带着有色眼镜来观察事物的时候,人的感官和理性同时在发生作用,从而促使我们去认识眼前的事物。因此,你透过感官看到的是知识的材料,而通过内心感受的才是知识的形式。而一个人面对眼前的事物,总是会涌起为什么的疑问。这也是为什么人会询问各种哲学问题的缘故,但人的理性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人永远不会得到最终的确定性的答案。

也许正是如此,人们对一个问题常常有两种相反的想法,并且两种想法其实体量相当,难以说服另一方。所以如果我们想通过人的理性证明上帝存在或上帝不存在,都是徒劳的。所以理性和经验的有限性,这种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只有通过宗教信仰来实现。

康德是一个新教徒,强调信仰本身的重要性,康德就这样打破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僵局,从而开辟了一条哲学的上的新路。

浪漫主义时期

在康德的知性主义过后,欧洲哲学开启了浪漫主义时期,他们从康德的哲学重负中缓过神来,提出了感情、想象、经验和渴望的口号,许多人还自认是康德哲学的传人,既然康德哲学中的人对物的认知是有限的,强调自我的作用,那么人就可以尽情的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生命。

人自然可以进行自我的崇拜,并歌颂艺术天才。就像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以强有力的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渴望等。浪漫主义走到过火的地步甚至,人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们甚至以卢梭的“回归自然”的口号,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探究大自然的神秘。浪漫主义时期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他主张心灵和物质合一。浪漫主义的传人是黑格尔。

哲学家黑格尔

而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家当中,黑格尔是最令人感到难懂的一个。他通过对哲学历史发展的研究,觉得人能把握的只是历史的河流。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演进过程就像是一条流动的河水那样,是不断变化和动态的,而这种延伸、这种奔向大海的过程,就是世界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

黑格尔发现了辩证法,并用它分析很多事物的发展的内在规律。一方与另一方、一种观点与另一种观点的辩证存在。而在黑尔格眼中,哲学是最高的知识,是世界精神的一面镜子。

存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哲学

随着浪漫主义的发展到了极致,也就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观点,这就是以祁克果为代表的个人主义哲学。他认为在黑尔格等人的哲学中,对个人的价值做了抹杀。所以他觉得黑格尔所谓的客观真理跟人有什么关系?毫不相关。他甚至说黑格尔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人。当然这不是道德责备,而是哲学思想上的不同意见。

哲学家祁克果

祁克果将人生的阶段做了细致的划分,认为人有三个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这是人生的三种不同的形式。所谓美感阶段是活在眼前,我理解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而道德阶段的人,则对人生抱持一份责任和认真,到了宗教阶段,就是寻找精神的救赎。毫无疑问,这样的阶段是有层次感的,是不一样的境界。这是他对人生三种形式的界定,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沿着这样的阶段上升,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活在其中一个阶段当中也可能。所以这样的祁克果最终变成了一个存在主义者。

和祁克果受到黑格尔的影响不同,马克思也是深受黑尔格影响的人,但是两人走的哲学道路是不一样的。祁克果是一种存在哲学,而马克思是行动哲学。马克思哲学是有着很强的对社会的实践性的,在实践层面,没有一个哲学家能胜过马克思。同时,和黑格尔认定的世界精神,就是说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是世界精神这一点不同,马克思认为世界精神对物质改变没有丝毫的价值,而是相反的,物质决定精神、物质决定意识。

达尔文、弗洛伊德

达尔文通过对生物界的各种生物做了深度观察之后,发现了进化在生物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弗洛伊德则是探究人心和环境的伟人。弗洛伊德觉得人和环境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所以非理性对我们的想法、行为等具有很强的支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童年等幼小时的心理创伤等,有着十分深刻的探究。这样的伤痛始终存在于人的心中,除非找到并剔除它,人的心病才能得到解决。他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影响深远,所谓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一种快乐的原则。

随着人的成长,人能学会与环境相处,从而衍生出自我的概念,这种自我主要用来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一种叫做超我的东西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它是在我们长大后对各种道德律例的一种遵守,同时弗洛伊德也提出了关于人的潜意识和解梦等思想,对人类心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菲的世界》这本耐读的小说,把西方哲学贯穿起来,让她成为一个女孩的精神食粮,就这一点而言,本书堪称了不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