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从哪里来?》系列 八、老子的原型原来是他!(中5)

戳上方蓝字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好文不错过!

这是行之龙心理推送的第28文章 

编者按:现代人,已经进入了一种连一篇长一些的系统性文章都读不下去的浮燥状态之中,只想食不知味的知道结果。而看了结果以后,却又运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分析对错,进入了一种严重自以为是的病态思维模式当中。试想:如果我们作为父母都没有耐心读一篇长一些的文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们好好学习呢?

本文是《老子从哪里来?》系列的第八篇,也是《老子的原型原来是他》(中)的最后一篇。前面我们运用典故分析了《草堂集序》中李白生平介绍,并引用其他史料、李白的诗词,分析了李白的身世,充分证明了李白的父亲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子、唐高宗李治的弟弟、原纪王李慎,李白是李世民的亲孙子!李白的身世究竟有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或默许?这直接决定着《草堂集序》中的介绍是不是真实可信。因为比较复杂,需要一步步详细解说,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有耐心。请接着往下看:

唐玄宗其实也在《赠常侍御》诗中所说的“季叶轻风雅”之列,并不熟悉《诗经》,而只熟悉魏晋以来的典故和知识。所以,尽管李白的诗中有言不尽意或欲言又止之语,尽管李白诗中多次提到“东山”,甚至是“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如此明显的表述,可是,唐玄宗总能自己胡乱理解糊弄过去,就是不主动问李白。

皇帝不主动问,李白是断不可主动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的。因为那说不清,道不明,没有任何证据。那时还没有基因检测、亲子鉴定之类的先进技术,要是给皇帝说自己也是皇族中人,无疑会被当作想攀高枝想疯了戏弄皇帝,那简直就是找死。

所以,李白要想恢复自己的身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想方设法引导唐玄宗主动询问。而且按照古代礼法,皇帝第一次问,也不能说,而要极力推脱掩饰。而这无疑会让皇帝更加怀疑有问题,必定会再问。这时要让皇帝能感觉到,自己实在不想说。皇帝必定更加怀疑,非要弄明白不可。等皇帝第三次问,这才说,臣本不敢讲,既然皇帝再三追问,臣也不敢隐瞒,不过得先请皇帝免去臣的欺君之罪,这才敢讲。皇帝许诺免罪后,这才能说出实情。

至于皇帝最后能不能主动问,或者皇帝知道了真相以后又会作如何决断,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那么,唐玄宗最终是不是知道了呢?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天子知其(指李白)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什么是“道箓”呢?箓,一是指古代帝王自称其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二是指道教的秘文,如符箓,箓练(谓修练道法);箓籍(指道教的秘文与仙人的名籍)等。因此,此处所说的“道箓”,就是指入道籍名册。

在唐朝,特别是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开设了“道举”这一人才培养和发掘通道,加之唐朝皇帝与老子的特殊关系,因此,对于“道箓”的管理是极其严格的。

李白离开唐玄宗,就“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然后被授“道箓”。这意味着李白离开唐玄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李彦允这一支李姓,认祖归宗了,然后光明正大地完成了“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的重大举动。

这表明,此时,李白“凉武昭王暠十世孙”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皇帝唐玄宗的批准,并且是以很高的规格,请北海的高天师在齐州紫极宫亲自为李白授道箓的。

在古代,皇帝是可以给臣民赐姓、改宗籍的。因此,或者是唐玄宗始终都不知道李白的真实身份,或者是虽然知道了却只能采用这一途径。因为唯有如此,才能既还李白一家原本就有的合法李氏身份,又可保住此前四位皇帝“金口玉言”的颜面,不至于引起天下哗然。至于这其中的真相,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知道了。

总之,在皇帝唐玄宗的亲自批准甚至授意下,李白通过陈留采访大使李彦允的谱系,光明正大地回归到了凉武昭王李暠十世孙的谱系当中。但李白的父亲李慎却也不能“活”回来了,不能恢复原名了,李白也恢复不了唐太宗李世民亲孙子的身份了。这就是最终的解决结果。

不过,从李白酒醉之后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这一事件来看,极有可能,唐玄宗已经知道了李白的真实身份。不过,大概正如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所说的那样,这事除了唐玄宗知道之外,“人无知者”。正是因为皇帝唐玄宗已经认了李白这位叔叔,李白也因为恢复了贵为当今皇叔的真实身份,这才会如此不懂自我约束,胆大包天,如此对待唐玄宗的近臣高力士。

大概也正因为李白这一不冷静、不自律的非常举动,瞬间就让唐玄宗看清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以李白的性格,早晚会惹出大麻烦,绝对不能再把他留在宫中了!

这才是李阳冰所说的“天子知其不可留”的真正涵义。这才有了唐玄宗的“赐金归之”——虽然我不能让你恢复真实身份,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会罩着你!

也正是因为有了皇帝唐玄宗的批准或指示,李白才能得以进入皇族谱系;李阳冰这才敢如实公开李白那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却明显与皇帝家庭有关系的身世介绍。

史料记载,当年,李慎被越王李贞造反案件牵连,被捕入狱后,先是被判死刑,后被武则天改为“虺”姓易名流放。不过,对于李慎的流放地,史料却语焉不详,令人生疑。

史书记载,李慎在流放途中“死”于蒲州,而五个儿子则同时“被害”,其他家属则被流放他地。其他家属中应当包括李慎当时最小的儿子、后来继承了李慎爵位的李诚。我们注意到,史书对于李慎与五个儿子的死使用了完全不同的字眼。这表明,情况应的确不同。

李白生平中第五句中的“神龙之始”,也是典故。指的是公元705年二月,也就是“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逼迫武则天退位,复国号唐,振兴李唐王朝的历史事件。唐中宗李显恢复了李慎的李姓,追复李慎原有官爵,诏令州县求访其葬地而祭祀,然后迁葬昭陵并以礼改葬。同时,封李慎的幼子李诚为嗣纪王,承袭李慎的爵位。这些史书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不过,从史料的记载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时对于杨慎的埋葬地点,官府并不知道,这才不得不“诏令州县求访其葬地而祭祀”。显然,李慎当时“死”的确实不明不白。

真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无辜受到牵连被判死刑,在死刑之前又被赦免;赦免本来是好事情,可是却又被改姓易名流放;能活下来本来是好事情,可是五个儿子却同时被害;平反本来是好事情,谁又曾料到,死里逃生的李慎,却因此而永远失去了恢复真实身份的机会;而且连累了他最小的儿子李白,也跟着失去了证明“他爷爷是他爷爷,他爹是他爹”的机会,而只能借旁支回归李姓本族了。

前面我们介绍了,提到穷蝉的时候,最后有一句作者的叹息,也正是那句感叹,道出了李慎逃归于蜀的原因。不过,那也只是李慎心里的想法或愿望而已,要想真正实现,还必须要有一个现实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典故“神龙之始”所说的——武则天倒台了,政权重新回到了李姓家族手中之时,李慎的死亡威胁才真正解除了。李慎终于可以不用再害怕武则天会对他下手了。所以,他可以回到内陆等待“东山再起”的可能了——这也是“东山”的另一个含义。

不过,这还有最后一道障碍,那就是如何光明正大地恢复李姓皇族身份。

我们看到,李白父子反复提到东山,一方面是借《诗经》中的“东山”表达对归家的企盼,另一方面是对“东山再起”的渴望。

然而,由于唐玄宗大力宣扬道教,清静无为成为时尚,世人对“东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隐居”上,却丝毫不往“再起”上想。也正是这一普遍思维方式,致使李白父子热切期盼“再起”的“东山”屡屡被误解为“隐居”。

这就是说,李慎因为武则天登台了,认为危险解除了,可以回到内陆等待机会了。于是,从西域偷偷潜回到了山多、林密、没有熟人、又相对富饶的四川,等待和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至少是希望能给儿子李白带来出人头地的机会。

至此,李白的身世总算是真相大白了。

不过,李白的生平我们还没有介绍完,其中关于李白父亲身份的线索还没有用完呢!因为第七句中的“惊姜之夕”,也是一个典故。通过这个典故,不但介绍了李白是出生在一个天气晴朗、满天星辰的晚上,是太白金星还悬挂在西边的天空中之时,而且还暗示了李白的父亲与皇帝、皇帝母亲、争夺皇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再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与此事高度相似的、越王李贞试图与武则天争夺皇位,牵连到李白的父亲李慎含冤入狱的历史事件。

这个典故讲的是公元前757年,郑武公夫人武姜生长子时受到了惊吓(当然与头胎有关),因此给孩子取名叫“寤生”,从此就很厌恶他。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前754年,武姜生下次子叔段。因为叔段出生时比较顺利(当然与二胎身体、心理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有关),所以武姜很喜欢叔段,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叔段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同意。后来,郑庄公故意放纵叔段和母亲武姜,导致母子野心膨胀企图篡位,被郑庄公借机攻打叔段,迫使叔段远走避难。

叔段远逃避难以后,郑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可是又不想违背誓言,左右为难。颍谷管理疆界的官吏颍考叔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在吃的时候,故意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担心的!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相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依计而行,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融洽的母子关系。

所以,这个典故表面上是说母亲生孩子的夜晚,这天夜晚有孩子出生了;暗地里却是在说有母亲相关的皇位之争,导致弟弟逃难——因为与身为国母的武后争夺帝位,致使皇帝的弟弟李慎被迫逃难。这再次暗示:这个人就是因为与母亲(武后)有关的、因为争夺帝位受牵连而逃难的前皇帝唐高宗的亲弟弟!

证据其实还有很多,一时半会儿都举证不完呢!不过,以上列举的证据,已经足够证实李白父亲的身份,而且可以合理地解释所有关于李白父子身世的疑问了。因此,我们到此不再继续举证。接下来,我们就再来看看李白生平介绍中的最令人震惊的部分,因为这段经历居然与《史记》中记载的“老子出生的传说”完全一致,而且不只一次!

难道历史真的在不断的重复?是先有传说后有的真实经历呢?还是先有真实经历后有的传说?如果没有真实经历,传说又是怎么来的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详情将在下期的《老子从哪里来?》系列九:老子的原型原来是他!(下)为大家披露。请继续关注本公众号。

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加好友,或加学习群。

文化为根,践行为体

修身为表,修心为里,内外兼修

龙心理即道,学习龙心理即修道

学龙心理,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当然要学龙心理!

心理咨询不再按次咨询和收费

龙心理,开启心理服务新纪元!

一次学费,终生受益

在学习理解中领悟,

在实践指导中成长!

常年招生,随报随学

心理困扰?各种心理疑难杂症?

一学了之

成就最优秀的自己!

最低仅需2566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