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将明英宗接回去,朱祁钰:谁让你做的
明英宗朱祁镇,可以算是既幸运又不幸的人物。不幸的是,堂堂一国之君,却被瓦剌俘虏,闹了个大笑话,还差点毁掉大明。幸运的是,他在瓦剌没吃什么苦头,结果完好无损被接了回去,甚至最终还复了位。在明英宗被俘虏之后,多亏有朱祁钰坐镇,于谦等大臣辅佐,才保住了明朝,击退了瓦剌。原本瓦剌想利用明英宗,要挟朝廷讨些好处,结果朱祁钰根本不吃这一套。瓦剌看要挟不成,想着留明英宗在手里也没用,便主动求和,想让明朝出些钱,就顺水推舟把明英宗放了。但一来明朝不肯出钱,二来朱祁钰根本不想迎回明英宗,所以双方一直没谈妥。后来朱祁钰派了一个人去瓦剌,目的只是探查实情,并没有叫他迎回明英宗。结果他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就将明英宗接了回去,让朱祁钰是哭笑不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个人,叫做杨善。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杨善因为参与护城有功,从而得到提拔,不过也只是个九品芝麻官。虽然官小,但杨善的官职可以时常见到皇帝,加上他为人圆滑,善于雄辩,于是很快得到朱棣赏识。到了明仁宗时期,杨善被提拔为鸿胪寺卿。明英宗即位后,杨善又升任为礼部左侍郎,兼管鸿胪寺。当时杨善的儿子犯了事,明英宗也没有迁怒于他,还将他升官,可见明英宗对他的重视。明英宗对杨善不薄,杨善自然也要担君之忧。当明英宗被俘虏后,杨善便主动请求出使瓦剌。朱祁钰同意他去,意在让他查探一番,所以并没有给他圣旨,以及金银等任何赏赐物品。可杨善去的目的,就是想接回明英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也先知道朝廷要派使者来,自然很高兴,他以为这是朝廷答应了自己的条件,于是专门派了个机灵的人去迎接杨善。两人见面后,那位胡人特意问道,当时双方交战,为何明朝军队会败得那么惨,这句话实则有讽刺大明军队之意。杨善听后,丝毫没有生气,只是平淡地说,明朝士兵过惯了太平的日子,而且当时皇帝只带了护卫随从,真正的大明正规军,根本没有参战。之后,杨善还顺道夸赞了一下,明朝现在的火炮、火枪已经有多么厉害。紧接着,胡人又问杨善,既然明朝的武器已经这么厉害了,为什么不派上用场。杨善则说,只要双方能够和好,那么这些武器是永远用不上的。胡人将杨善的话,如实告诉了也先,也先便决定,亲自会会这位大明使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见到杨善后,也先说:“我们与明是多年好友,为何这次我们派出的使臣,却被扣留下来。不仅如此,朝廷还要减少进贡的赏赐,这哪里是对待好友的态度?”杨善则说:“您父亲一代时,得到的赏赐也不过如此,可当时双方仍然感情深厚。再说扣留使臣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有小人离间双方。皇上留下使臣,只是想多加款待。”见也先没反驳,杨善接着说:“当初您托使臣送马给中国的好友,结果信件被吴良误收,他还上报了朝廷。您的好友害怕朝廷误会,就假称使臣不是你派来的,不能照往例赏赐,因此这次进马的赏赐就少了。后来您朋友告诉使臣,说一切是吴良的计谋,于是您就杀了吴良。”也先点了点头说:“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杨善又说:“您的使臣在广东买锅,原本一口锅定价两匹绢,可您的使臣只肯出一匹绢。商人不肯吃亏,便没做使臣生意,这种小事皇上怎么会知道。如果我在瓦剌买马,出价低而你们不肯卖,难道我也说这是您授意的吗?”也先听到这里,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对。”杨善赶紧又说:“您说我们故意将一匹锦缎,剪成两段给你们,这更是有人挑拨。其实这是使臣奴仆做的,真正完好的锦缎,全部都在他们自己的行李中,不信您一搜便知。”也先急忙说:“对,对,我当然相信都御史说得都是实话,这一定都是小人作怪,有意离间双方的关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杨善见也先态度缓和,便趁机劝说也先撤兵,并且将明英宗放回去。也先则问明英宗回去后,是否还会继续做皇帝。杨善说:“天位已定,谁再更换?”这时也先身边的一个大臣,看也先已经被杨善说动,急忙赶在前面问:“贵国要我们送还皇帝,有什么礼物答谢我们呢?”杨善一没有迎接明英宗的圣旨,二没有带任何赏赐的物品,但这个问题丝毫难不住他。他马上向也先说道:“如果给了礼物,那世人不是会嘲笑您贪财吗?如果空手送还太上皇,更能表现您的仁义之心。”接着,杨善又恭维了也先一番,说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自古以来没人能比得上。听得也先是得意洋洋,笑得合不拢嘴。就这样,也先在款待了明英宗和杨善之后,就把明英宗放回去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之后群臣禀告朱祁钰,希望他能亲自到宫门迎接明英宗,朱祁钰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明明只是叫杨善去查探一番,谁知他不费一兵一卒、一金一银,就将明英宗接回来了。在于谦等大臣的好说歹说下,朱祁钰总算答应了去迎接明英宗。他拉着明英宗的手,安慰了半天,说皇兄在外受苦了之类的。实则在内心中,他却想对杨善说:“谁让你这么做的!”真是应了那句“脸上笑嘻嘻,心里哭唧唧”。(参考文献《国朝献徵录》《智囊全集·语智部·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