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棉花的黑色历史,你不知道的棉花血泪史
最近本来岁月静好的棉花,忽然被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没想到沉寂多年的自己,毫无征兆地被推上了热搜。这让人们又想起了“棉花”辉煌的过去,曾经多么的骄傲还有如王者般的荣耀,可是只有棉花自己知道,在光鲜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一双双贪婪和沾满鲜血的双手。或者许多读者可能没想到,正是因为为了这不起眼的棉花,美洲的土著和黑人喋血,并且成为了美国南北战争的重要起因之一。
一:白色棉花的黑色历史
棉花看上去非常的可爱,并且人畜无害,特别是它被发现以来,确实造福了人们,中国在秦汉时已经出现了棉花的记载,到了北宋时期,棉花传入了中国,而到了明朝时期开始广泛种植棉花,棉花的到来,更重要的就是让人民在御寒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以说明朝就广泛的使用和种植棉花,棉花虽然是舶来品却已经在中国扎根来数百年时间,甚得中国人的喜爱。
但是棉花在中国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到了西方资本手中,它却变了一幅模样,在欧洲人创作了《棉花帝国》一书中,其最重要的几个论调就是:棉花、资本与全球化,可以说棉花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重要一环,充当了资本家向全球殖民和吸血的打手。
虽然这个论调有点过于让人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在资本的包装下,他们会鲜少提及几段历史,就是在整个的18世纪到20世纪之间,西方列强为了用棉花连赚取高额的回报,用武力侵染了美洲和非洲,和亚洲大量的殖民地,而在殖民地中棉花种植是最重要的产业、以英国占领的北美为例子,为了棉花的种植,他们大量的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更是将许多在非人黑奴,不远万里的带到了美洲,让他们开拓和种植棉花,而这段时期可以说没有棉花是纯洁的。
而棉花带来的高额利润,同时和供不应求的的市场,造就了更广阔的棉纺业,同时也造就了因为棉花航运而创建的港口,英国现在很多的著名港口城市,当年就是因为要更快地得到棉产品而建立的,而工业时代的来临,也跟棉花有关的纺织业有关,因为想得到更快更多的布料,资本开始需要解决棉花处理面对的问题,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全新体系被重新的建构;可以说英国和美国,成了名副其实的棉花帝国,而所有的这一切,其背后都和非洲奴隶、失去家园的土著印第安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被剥削的工人有关系,而他们的对立面,就是一群有着紧密联系的,美国棉花的种植园主、还有英国工业革命的得益者、众多的棉纺厂的厂主、世界各地的棉花交易投机家、分配到各地的殖民地总督。两个不同的群体,推动了棉花成为了当时世界的抢手货。而棉花背后,黑色历史其实包含着更多的血和泪的故事,南北战争的爆发,与其说是为了争取自由,其实也是北方的工业家和南方的棉花种植家之间的博弈。
二:为棉花的留的血
为了“棉花”带来的财富,资本家们随着工业革命的脚步和需求,废弃了大量的土地,通过建设工厂,大量的产出和棉花有关的纺织产品,随着殖民地推广到全世界,并且用自己的棉布摧毁了殖民地,古老和传统的纺织手工业。可以说随着棉花的财富的积累,资本家拥有了原始积累,可是随着产量的越来越大,供不应求的棉花,却发生了资源过剩的危机,而当时忙着扩张的欧洲列强,对于资本危机跟本没有意识而刹车的想法。
同时因为不对称的竞争,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本土产品也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使得殖民地的人和殖民者之间也出现了巨大的矛盾。最后产能的过剩最终迎来了应有的恶果,贪婪到资本,在面对忽如其来的大萧条中,西方的各国没有反思,反而是走向了互相争霸之路,爆发了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随着一战的结束,以棉花和纺织起家的,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失去了霸主地位,同时也丢掉了大量的殖民地,被美国取而代之。
而二战的到来,让棉花最终失去了当年的众星捧月的风光,并且各种全新面料的出现,棉花的地位也一降再降,可是资本并没有忘记棉花这个吉祥物。
1861年,美国爆发著名的南北战争。北方在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呈现压倒性优势。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战争竟然是南方率先挑起的,他们的底气源自棉花。
棉花,南方黑奴的血汗
1783年,独立后的美国虽成立了联邦制国家,但内部却按经济形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即种植园经济的南方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北方。
北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带动下,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快速发展时,南方依然维持着落后的农业生产。种植园主们利用大量奴隶来为自己劳动,自己则保持着“体面、优雅”的生活状态。很多南方白人认为自己是“骑士”,追求的是慢节奏,他们瞧不起一切向钱看的庸俗,所以南方白人不在乎工业开发和经济增长的快慢。富人们往往把钱用于购买更多的奴隶和土地,而很少投在工业生产方面。这一现象在棉花盛行后表现的更为明显。
南方奴隶在采摘棉花。来源/网络
起初,南方种植园主要种植烟草、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工业革命的兴起,纺织业得到蓬勃发展,棉花需求迅速增长,在全世界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资源。特别是1793年,美国人怀特尼发明了一种可以快速去除棉籽的机器“轧棉机”,一个操作者几小时生产出来的棉花比从前一群人一天出产的棉花还要多,棉花的扩大再生产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南方原有棉田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在之前的“西进运动”中屠杀、赶走了大量原住印第安人,在西部空出了广袤的土地。鉴于棉花这种农作物生长周期短、生命力强、对土壤水利要求不高以及种植比较简单等特点,大批种植园主将原来所在州的资产和奴隶都搬往西部尚未开垦的土地,不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1840-1860年间,超过40万奴隶或迁、或被卖给新的种植园主。在种植棉花的南方各州,黑人人口增长率普遍高于白人。
南方棉花种植园主和他的奴隶们。来源/网络
到19世纪50年代,棉花生产已经在南方经济生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棉花年产量接近300万包,而30年前,这一数字为50万包,到1860年则到了约500万包。
南方出产的棉花,除了供应北方纺织厂,还出口到欧洲的英、法等国。内战开始前,棉花已占到美国贸易出口总量近三分之二,每年带来近2亿美元的利润。
黑人奴隶在采摘棉花。来源/网络
问题也随之而来,南北双方都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南部逐渐成为一个农业和出口地区,工业十分薄弱;北方则大力发展工商业,同时掌管着联邦财政大权以及主要的出口管理机构、港口,所有棉花出口都要被征收关税,南方的种植园主们对此很不满意。
北方截胡棉花收入
南方人对关税的不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北方为了保护本地区的工商业,遏制外国竞争性商品的流入,主张提高关税,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棉花的自由贸易。
其次,由于南方的产业比较单一,大量工业品和生活用品都依赖北方或者进口。而北方实施的保护性关税,无形中提高了进口产品价格,南方人要么支付高额关税进口制成品,要么购买因关税保护而抬高了价格的北方产品。一个叫海尔伯的南方人曾这样描述南方单边性经济:
“我们的逐日生活都或此或彼地多少屈从于北部。在婴儿时代,我们被包缠在北部制造的棉布里;童年时代,我们被北部的玩具来哄玩;少年时代,我们用北部的书籍来接受教育;……老年时代,我们吃的是北部的药品;最后,当我们死的时候,我们的尸体穿着北部亚麻寿衣,被放在尸架上用北部的马车拉到墓地上去。”
更让南方人无法接受的是,所有的关税,都进了联邦政府口袋。
南北战争爆发前,美国联邦政府80%的收入来自关税,而南部各州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却缴纳了四分之三的联邦赋税。这一点在棉花贸易量不断攀升的情况下被不断放大。于是,在很多南方人眼里,联邦政府是靠自己的税款养活的,自己反而成了北方的剥削对象。
与关税类似的,还有很多与贸易有关的事项,南方人同样没有话语权。
比如,南方与欧洲之间直接贸易很少,大部分南部棉花先被运到纽约再转运到欧洲。从欧洲回来的轮船回来时所载货物,也是先通过北部港口,再到南方销售。这种被称作“棉花的三角贸易”模式大大增加了运费和经纪人的佣金。
运送棉花的马车。来源/网络
再比如,由于南方没有银行,很多南方人为了扩大棉花种植规模,往往需要向北方的金融机构借款,但条件非常严苛,利息高达8%至13%,还要被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所有这一切,都让南方人以为,如果脱离了联邦,由南方自己直接与欧洲进行贸易,情况会好很多。
在这种情绪笼罩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成为压垮南方奴隶主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南方笼罩着绝望和沮丧的气氛。按南部著名分离者艾德蒙·拉芬的说法,这意味着在被北部控制的国会两院支持下,林肯可以通过拒绝接纳新蓄奴州加入联邦,之后就可以修改宪法,废除奴隶制。一旦废除奴隶制,南方赖以为生的种植园经济将自然破产。
美国总统林肯。来源/网络
南卡罗来纳州率先宣布脱离联邦,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亚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等州先后召开代表大会,均以压倒票数通过脱离法令。1861年2月8日,南部几个州的代表在亚拉巴马的蒙哥马利召开会议,宣布成立邦联性质的“美利坚诸州同盟”,简称“南部同盟”。次日,推举杰斐逊·戴维斯为南部同盟临时总统。
南部同盟自然清楚己方实力。他们之所以有勇气走出这一步,主要因素是,以为凭借自己在棉花供应上的影响力,可以引起欧洲国家的干涉。
欧洲开始打算盘
南部同盟不光主动向北方军队进攻,甚至叫嚣要在90天内结束战争。他们如此狂妄的原因,在于寄希望于欧洲大国能给予支持。
南方士兵。来源/网络
当时的英国棉纺织工业80%的原料来自美国南方,400万人的生计直接或间接地与棉纺织工业有关。法国同样依赖美国南方的棉花供应。所以南卡罗来纳州的联邦参议员詹姆斯哈蒙德就说:
“哪个头脑清醒的国家会向棉花开战?……如果三年没有棉花供应,会成什么样子?我用不着去描述人们会怎样地猜想,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英国将尽其全力去动员整个文明世界来挽救南方。不,你们不敢向棉花开战。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敢向它开战。棉花就是王。”
即便在战争开打后,南方一家报纸依然陶醉在这种梦里:“牌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把牌打到底,直到英法的棉纺厂破产,或者承认我们的独立。”显然,他们坚信,英法等国肯定会承认并支持他们的,胜利是笃定的。为了进一步造成棉花恐慌,他们刻意减少了棉花种植面积,并焚毁了250万包棉花。
英、法和西班牙等国,起初确有承认“邦联”的打算。这些欧洲大国不愿意美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英国人担心美国在工业和航运业与它竞争,如果美国分裂,南方将永远是英国的棉花供应地和商品市场。法国和西班牙都想恢复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美国的分裂和削弱无疑将让他们的操作少了很多障碍。
在这样的形势下,南北双方都派出代表赴欧洲。南方派出三个公使到欧洲,寻求正式的外交承认,甚至是军事干涉,条件是不间断地供应棉花。英国外交大臣罗素非正式接见了南方专员,但英国的支持也仅限于此,在北方代表的严辞抗议下,英国宣布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并承诺以后不再接见南方代表。随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也宣布中立。
北方士兵。来源/网络
实际上,南部种植园主有点过高估计了自身棉花的影响力。1861年,英国市场上棉花并不短缺,反而有点供过于求。而且,即便没有美国棉花,英国还可以从埃及、印度进口棉花,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干涉美国内战的紧迫感。
南部联盟只能靠自己了。
一场要独占收益的斗争
尽管总体实力不如北方,但南部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他们大部分人在情感上感觉苦北方已久,早就想打一仗,所以在武装力量准备上比较充分,而且,南方崇尚“骑士”运动,拥有比北部更多资历较长、经验丰富的军事人才。
而北方虽然实力占优,但对南方的叛乱行为态度却比较复杂。尽管大多数人对维护联邦统一的目标表示认可,但在是否废除奴隶制上却意见不一。激进派主张废除奴隶制,为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开拓市场;保守派则担心南部奴隶主所借的巨额债务收不回来,不愿意与南方撕破脸,对废除奴隶制一事并不热心,他们甚至联名上书,要求国会出面斡旋。就连林肯本人,起初对废奴一事也是持审慎态度。思想上的不统一,导致准备不足,北方军队一开始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可以这么说,北方所谓的“废除奴隶制”,也是在半推半就下喊出来的。
当南方叛军占优时,英国人撕下了中立的伪装,赤裸裸地干预起美国内战。1861年7月,南部联盟趁着形势有利,再次派出两名特使去欧洲争取外交承认。但是海上被美国海军所封锁,他们在乘坐英国邮船“特伦特”号时被拦截,两人被抓下船。
消息传到英国国内,引发一片叫嚣。棉花商人举行抗议集会,一家报纸夸口说,英国可以一个月内把美国所有舰船从海上清除出去。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他在会上发誓“如果我容忍它,我就不是人。”内阁会议要求对美国“进行充分报复”。英国甚至派出10000人的军队进入加拿大。法国也在旁边凑热闹,其驻美公使表示,法国中立传统要求让中立国船上的敌国公民安全通过,言下之意,他们已经承认南部联盟是一个国家了。
最终,美国服软,作出让步,同意释放两名南方特使,但其内心是苦涩的。林肯表示:“这是一个难以吞咽的苦药丸,但我感到宽慰的是,我相信英国在这件事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等我们顺利结束这场战争之后,我们将会变得非常强大,以致我们能对英国使我们蒙受的种种难堪和它算总账。”
英国也见好就收,没有真的出兵干涉。而北方在顶住了南部叛军的进攻后,依靠自身强大的战争储备力量,逐渐扭转了陆地战场的局面。与此同时,北方海军通过海上封锁和禁运,切断了南部棉花和烟草的出路。南部只能靠偷越封锁线才能将棉花等物资运出去,换回金银或其他制成品。但这样的偷运所得,对于整个战争消耗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南部的一些重要日用品如纸张、灯油、肥皂、玻璃制品以及钮扣等都大为短缺,更不用说军需品了。军民士气低落,谁将会赢得这场战争已经很明显了。
美国内战中的威廉斯堡战役。来源/网络
1865年,最后一支南部残军在距里士满80英里的阿伯马托克斯小村向北方将领格兰特将军投降,历时四年的美国内战最终结束。
伴随着战争的结束,南方奴隶制土崩瓦解,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巩固了联邦政权,达到了让美国成为工业国的目的。不过,对于新解放的黑人奴隶来说,他们争取民主、自由的漫漫长路却刚刚开始。
三:5G年代为何棉花还成为了武器?
其实西方资本,从来没有放弃过棉花这一重要的资源,我们看可以看到,全球化的形势下,所谓的时尚和最奢侈,还有最科技最热门的时尚潮流,都是掌握在部分人手中,而这些品牌好,还是公司好,他们背后都是资本在运作,只是经过了一战和二战以后,简单而粗暴的棉花侵略,经过而来更好的外表包装,通过了各种时代的潮流,让更多的财富流入到他们的腰包里面,大家自己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的一个道理,而中国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纺织业和服装加工业,因为人工低,产量大,成为了众多国外品牌的加工厂,到了00年代,随着国内人工的上涨,这些的品牌也就选择了更便宜的东南亚去生产,至于是否在质量上保证,大家自己对比吧。
所以在某些国家和联盟中看来,棉花依然是他们的手中重要的砝码,即便是到了科技的5G年代,他们依然还做着百年前的美梦,忘记了世界每天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拿起棉花作为武器,在他们看起来是非常自傲的一个高招。
对于已经不复昔日的光荣的“棉花帝国”,却继续拿出棉花来作为话题,希望用棉花来鼓吹某些观点是,首先我们要做到内部的团结一致,对于一些产品能够做到坚决的抵制,同时更要坚持国货,对于自己的产品要有自信,放弃西方国家鼓吹的时尚和品牌包装,让作为资本最大的经济的受益者,为自己的说的话,歪曲的历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