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儿童,消除虐待
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举行理事会议,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这是为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改善儿童的生活,为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近年来媒体频频爆出虐童案件,“2017XXX幼儿园虐童事件”“2018年宝安虐待儿童罪”“2020年4·23建三江虐童事件”“2020年5·28抚顺虐童案”“2020年11·30石家庄女婴坠楼案”......本应为儿童提供保护的家长和照料者却成为残忍的施暴者,儿童虐待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儿童虐待不仅仅这些极端案件,针对儿童的暴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
No.1
什么是儿童虐待?
儿童虐待(child abuse)是指在相关责任、义务和能力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躯体或心理虐待、性虐待和忽视,及商业的或其他形式的剥削,并导致儿童的健康、生存、发展以及尊严受到实际或潜在的伤害。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儿童虐待分为四种主要类型:躯体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及各种形式的忽视。
1、躯体虐待:非意外的儿童躯体损伤,从轻微擦伤到严重骨折或死亡,可能是拳打、掌掴、踢、咬、摇晃、扔、刺伤、窒息、击打(用手、棍子、皮带或其他物品)、烧或任何其他方法导致的结果,是由父母、照料者或其他对儿童负有责任的个体造成的。无论照料者是否有意伤害儿童,这种损伤都被认为是虐待。
2、心理虐待:儿童的父母或照料者通过有意的言语或象征性的行动,导致或可能潜在地导致儿童显著的心理伤害(躯体和性虐待行为不包括在此类别中)。如训斥、贬低或羞辱儿童、威胁儿童,伤害/遗弃儿童关心的人或事,禁闭儿童,过分地以儿童为替罪羊,强迫儿童自我惩罚。
3、性虐待:包括任何涉及儿童的性行为,其目的是为父母、照料者或其他对儿童负有责任的个体提供性满足感。如抚摸儿童的生殖器、插入、乱伦、强奸及有伤风化的暴露等。性虐待还包括父母或照料者对儿童非接触式的利用,例如强迫、引诱、欺骗、恐吓或迫使儿童参与使他人获得性满足的活动,但儿童与施虐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躯体接触。
4、忽视: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照料者剥夺了与儿童年龄相符的基本需求,这种确认的或可疑的、过分的行动或疏忽,也会导致儿童躯体或心理的伤害。包括遗弃,缺乏恰当的教导,未能满足必要的情感或心理需要,未能提供必要的教育、医疗服务、食物、住所和/或衣物等。
No.2
儿童虐待的流行病学现况
我国尚无全国代表性的基于人群的儿童虐待问题流行病学数据。现有的国内调查综述提示32.4%-67.3%的儿童受到躯体虐待,10.6%-67.1%受到心理虐待,10.2%-25.5%受到性虐待,22.4%-54.9%受到忽视。
201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熟悉的面孔:儿童与青少年成长中遭遇的暴力》,报告提示全球2-4岁儿童中有3/4(约3亿人)曾遭受家中养护人的心理攻击或体罚;约有1500万15-19岁的青春期女童曾被强迫性交或发生其他形式的性行为,90%的首次侵犯是熟人作案。朋友、同学和同伴是青春期男童遭受性暴力的最常见施暴者。全球每7分钟就有一名青少年因遭受暴力行为而死亡。
No.3
虐待儿童的风险因素
01.儿童个体因素
儿童出生后的生理与智力情况是否让父母满意,会影响到他们以后是否被虐待。一些智力和躯体发育迟缓、困难养育型儿童、多动顽皮的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更容易遭致父母的打骂和虐待。
02.家庭因素
家庭经济情况欠佳、社会地位低下、过频的应激事件、家庭破裂或夫妻不和,家长性格冲动或应付生活事件能力有限,家长更容易将情绪和冲突转嫁到孩子并对儿童施暴。约1/3施虐家长有被虐待史。部分家长存在智力偏低,有酗酒、吸毒、人格和情绪异常等精神和行为障碍。
03.社会文化因素
在我国受“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的传统影响,家长体罚儿童的现象很常见。受传统性别歧视观念的影响,一些偏僻地区目前仍有丢弃女婴、虐待女童的现象存在。
No.4
虐待对儿童的影响
虐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伴随受害者一生。
防治儿童虐待的社会干预
为消除针对儿童的暴力,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消除针对儿童的暴力全球合作伙伴(Global Partnership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2016年达成和推出了INSPIRE指导方针。INSPIRE是一套共计七项的循证策略,每个字母代表一项策略,有利于国家和社区努力消除暴力侵害儿童行为。内容摘要如下:
I:落实和执行法律Implemen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laws
包括禁止父母、教师或其他照护者暴力惩罚儿童的法律;将对儿童的性虐待和性剥削定为犯罪的法律;预防酒精滥用的法律;限制青年获得火器和其他武器的法律。
N:规范和价值观Norms and values
改变对限制性和有害的性别与社会规范的遵守;社区动员规划;旁观者干预。
S:安全的环境Safe environment
通过解决“冲突”减少暴力行为;阻断暴力行为的蔓延;改善人文环境。
P:支持父母和照护者Parent and caregiver support
通过家访提供;在社区环境中分组提供;通过综合规划提供。
I:改善收入和经济状况Income and economic strengthening
现金转移;集体储蓄和贷款与性别平等培训相结合;小额信贷与性别规范培训相结合。
R:应对和支持服务Response and support services
咨询和治疗方法;筛查与干预相结合;刑事司法系统中的少年犯待遇规划;涉及社会福利服务的寄养干预。
E:教育和生活技能Education and life skills
提高学前、小学和中学的入学率;营造安全、有利的学校环境;丰富儿童关于性虐待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遭性虐待的知识;生活和社会技能培训;预防青少年亲密伴侣暴力规划。
No.5
防治儿童虐待的个人参与
1.及早识别儿童虐待的预警信号
儿童虐待是一种典型的秘密犯罪,儿童由于报告能力受限或受威胁不敢报告,对虐待受害者的识别尤其困难。以下迹象提示儿童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
●可见的无合理解释的严重伤痕
●咬痕或颈部勒痕
●烟头烫伤或开水烫伤
●无明显原因的疼痛感
●对成人或照看者的恐惧
●不适宜着装(夏天穿长袖、长裤、高领外衣),可能为了掩饰身体的伤痕
●极端行为--高度攻击性、极端顺从、极端的内向
●对身体接触的恐惧
2.及早报告
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预防和避免儿童虐待的关键环节。儿童自身缺乏报告的能力,或者在威胁下不敢告知他人,很多儿童遭受虐待的案件容易成为隐形案件,受害儿童得不到及时保护。及早报告是每个公民和单位的法定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3.家长提示
作为家长,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难控制情绪,总是对育儿感到挫败,育儿方式多为责骂、侮辱、冷暴力或者施加暴力和暴力升级,建议你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学习自我情绪管理、解决自我和家庭的困境、学习科学育儿方式、促进亲子间正性情感交流,提高自己作为家长的胜任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4.如果你身边有受虐儿童,如何帮助他们?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贸然让儿童去谈论创伤经历,因为可能导致二次创伤。
●不要催促受虐儿童变得更积极或者更阳光。避免斥责和侮辱。
●理解和接纳儿童可能的问题行为,如淡漠、走神等,可能是儿童的自我保护机制。
●保持情绪稳定、友好和冷静,为儿童提供始终一致的照料和关爱,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
●帮助儿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来处理创伤经历。
●保持耐心。很多受虐儿童会丧失对他人(特别是成年人)的基本信任感,因此建立关系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自我照料。目击和了解虐待经历会对很多成年人造成心理冲击,严重者会产生“替代性创伤”。为了长期帮助受虐儿童,成年人需要进行自我照料。
No.6
结 语
儿童虐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可能发生在任何的家庭和养育环境中。各种形式的虐待都可能造成儿童身体、心理和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虐待儿童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针对儿童的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值此六一儿童节之际,希望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更多了解和认识儿童虐待问题,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资源,共同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为受害儿童提供恰当的创伤复原环境,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个可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徐韬, 焦富勇, 潘建平等. 中国儿童虐待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系统评价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9):973-975.
[2] 《熟悉的面孔:儿童与青少年成长中遭遇的暴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17.
[3] 静进. 要重视儿童虐待问题的预防与干预[J]. 华南预防医学, 2003(04):5-7.
[4] 罗伯特·费尔德曼.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5] 《INSPIRE——终结暴力侵害儿童行为的七项策略》.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