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52)|李西伯恺
《石壶论画语要》(52)

52.
古人讲执笔用“拨灯法”,即用笔如拨灯芯一般。有人讲成以腿拨马镫,则非矣,拨灯用指,写小楷就靠指法。王羲之善小楷,当用此法。
写小楷讲风致,风致在笔姿上体现。
中锋取质,侧锋取妍。王羲之用的是侧锋,因而王书妍美。
王羲之的字雄强妍丽,多侧锋。
《澄心堂帖》中有王羲之书《戒酒帖》,笔画粗者绝粗,细者如游丝,写得最好,临几十次也临不象的。
学一种碑,只需学它某一个优点就够了。如隋碑,可学其开展明朗。
颜鲁公学汉碑最用功,可从颜书中去认识汉碑,也可以颜书作桥梁去学习汉碑。

(问:写柳字可以吗?)
一般写写手熟,柳字及历代写得好的字都可以。
颜、柳、欧功力都很深。颜鲁公日书万字,写真书不界格而分毫不差,然则意趣却薄弱了。
苏东坡的书法好,但初一看,似乎看不出好来。不潜心体味就看不出的美,乃是真美。天地日月给予人无限好处,人日受之而不觉其好,反倒时时在抱怨,怨热怨冷,怨晴怨雨,其实没有四时冷热,又怎能有人?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才是真美。
宋人黄山谷、米芾、蔡襄的字,都还在受法的束缚,无器宇,无启发人处。苏东坡认真写成的字也是如此。

(问:苏东坡《答谢民师论文帖》可以学吗?)
可以学,但要与学者性相近。学什么都要取性相近。
李建中《西台题杨凝式风子题壁字》诗云:“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到寺一回看。”
第一句说笔势如霜天枯树,第二句说墨润,第四句说看一次有一次体会。最好的艺术品都令人百看不厌,因其内蕴无穷,启发人的智慧也无穷,看一次受一次启发。

写瘦金书要在褚遂良上用过功,才知其来源。
书法离帖、画法离谱,洵非易事。明人书法直是门外汉。文、沈、仇、唐全未懂书法三味,只一味中锋。到明末,青藤、白阳中、侧并用,方始有变。
馆阁体书法是官书,是奴才对主子用的,必须写得恭而敬之。人皆有奴性,学艺术就是要求去掉奴性。我认为馆阁体书法是不必学的。
休息下眼睛!未完待续。。。。。。

—精选推荐—
我是李西伯恺,书画艺术研究,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