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式
(夏季你好:京津冀地区今天迎来2019年第一个高温天,中午时分普遍达到三十七八度,天气良好,太阳暴晒。不过,麦收前由于空气湿度小,即便将近40度高温,阴凉处还是很凉爽的,伏天湿度发,二十七八度就让人难受)
回归正文:
种式
在我们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很达到的年代,这几年我居然看到了仍有人使用古老的农耕工具――种式!看着这传统的农具,古老中透着亲切,落后中不失留恋……
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旧时中国农具名。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我们本地人对此俗称为“种式”,这可是生产队年代最重要的耕种农具!麦收后耩棒子,收了棒子耩麦子都离不开它。耩地时一般扶耧的大多是经验丰富的生产小队长,驾辕的则比较强壮,其他人用绳子绑在种式上拉套,一个种式热热闹闹能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人拉,后面有俩人轮换着拉石墩子压实种式沟。从地头出发,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慢慢拉,慢到把绳子拉弯……
大家最喜欢的就是添种子,还需要提前计算一下哪边有树阴凉,种子就在哪边添,为了就是坐下来歇着。其实添种也就一二分钟的事,不磨蹭十几分钟不罢休。队长喊好几遍,才能把所有人叫起来。队长其实也不特别着急,有时候歇垧,队长睡着了,会享受特殊待遇,其他社员轮流给队长扇扇子,为的是不让队长热醒,大家伙可以多睡一会儿多歇一会儿,真有时候队长一觉睡到傍晚,好歹干一会儿就收工散班了。
那个吃饱混天黑的年代生产效率多低由此可见!上面这个图片在原任丘辖区七间房的三冢村拍到的,两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个扶耧,一个驾辕就搞定了,原来曾经那么一大波年轻人干的活,两个人就可以干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