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绑架团》:写实的故事,深刻的人性剖析
英文片名比较精准的翻译应该是喜力绑架案。1983年,喜力啤酒的总裁阿尔弗雷德·弗雷迪遭到绑架,和他的司机一起做了三个礼拜人质,最后成功获救,影片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改编。“惊天绑架团”这个略显浮夸的名字,显然是从商业的角度出发,让观众和“惊天魔盗团”联系起来。
事实上,两部片子风格大相径庭,《惊天魔盗团》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堆砌起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故事,层出不穷的视效带给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感官刺激。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惊天绑架团》,没有大场面、没有特效镜头,甚至导演连一场任性的警匪火拼都放弃了,我想这一切为的都是两个字——真实。同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体现导演的高度自信,这种自信来自扎实的剧本、缜密的逻辑、流畅的节奏、演员精湛且老道的演技。
同一个题材有很多种拍摄方法,《惊天绑架团》其实完全可以打造成一部彻头彻尾的动作电影,比如拍成《飓风营救》那种,找几个硬汉来几段精彩的打斗。或者学习一下《伦敦陷落》,喜力先生的超能保镖或警探独闯虎穴,来一场炫目的枪战。对于当下成熟的电影工业来讲,格斗、爆破、火拼的呈现再容易不过,编剧可以编个不太花脑筋的本子,就能奉上一部主流商业片。但导演却选择了另外一条很难的路,他想尽量的还原事件,这意味着剧本要一遍又一遍的打磨,细节要一次又一次的推敲,信马由缰的编造容易,想最大限度的贴近真实很难,这意味着回归电影本质,用最原始的面目去打动观众。
这样的路子,拍好了就是杰作,比如《致命魔术》,去年的《解救吾先生》,还有这部《惊天绑架团》。有绑架元素的电影很多,像这部作品如此写实的很少。影片在逻辑和细节上做到了毫无破绽、滴水不漏,任何一种犯罪都不会轻而易举,更不用说绑架一个举世闻名的公众人物。影片不吝篇幅的详细记录了五个犯罪分子的整个策划过程,确定绑架对象后,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把警察引到错误的方向,让自己不被怀疑,为了做到这一点,甚至先抢一次银行,完善自己的装备。他们没日没夜的踩点,找最合适的时机下手,他们为安放人质找了个偏僻的谷仓,在谷仓里建了两个完全隔音的房子,房子外面贴上了厚厚的吸音棉。在勒索信送出去的前一刻不忘确认下是否留下指纹,然后又去重新复印一次确保万无一失。另外,人质和劫匪的关系也描绘的非常真实,喜力先生被抓之后戴上手铐、烧毁衣物,和劫匪间也没有什么交流,不得不说话的时候,还不忘用上变声器。真实,成为了影片最引人入胜的武器,影片自始至终从几个劫匪的视角出发,有极强的代入感,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动,每一回和警察玩的猫鼠游戏,都让人心情悸动、脊背发凉。
影片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完全以劫匪为中心,以人性的挖掘为核心。在犯罪题材中,警匪对抗一直被看做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能够营造紧张、刺激氛围的首选方法,但影片为了人性的铺陈,连这部分也舍弃了,而是始终围绕五个劫匪和被劫持的喜力先生,家属完全没有出镜,警方也被极力的弱化,甚至没有一个能叫上名字的警察出场,也没有给一个警察的特写,这样的牺牲让影片成为最精彩的“犯罪心理调查”。绑架过程每走一步都能够清晰感觉到劫匪不同的心理变化。导演对劫匪的同情让影片显得很有趣,五个小伙伴本想好好做生意,银行贷款受阻,想收回房子反被关进看守所,父亲给喜力打了一辈子工最后下岗,导致一家生活困顿,而萨姆·沃辛顿饰演的Holleeder不过说了句不喜欢喜力啤酒反倒被父亲羞辱,这让Holleeder做出了绑架弗雷迪的决定,这样的出发点,让影片看起来更像是对社会顽疾和资本主义的批判。绑架前的紧张,绑架后的得意,漫长三周等待中的挣扎和纠结,以及预感到被抓之前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都极为精准的得以展现。而五人小团队,也随着事件的变化,从团结到分歧到最后的各走各路,完成了对人性最全面的剖析。尘埃落定,罪犯伏法,最后给了几个小伙伴在酒吧开心的镜头,“世界上有两种方法可以变得富有,他有许多的金钱,或者许多朋友,但两者不能兼得。”画面配上这句台词让人唏嘘,每段人生都有既定的轨道,他们不是坏人,也不想伤人,只不过走错了一步,就再也没能回头,命运的捉弄,实在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