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最后一天:早晨在处理光绪后事,傍晚时嘴里便含上了夜明珠
少数几个见过这位太后的人将她叙述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丽的高个子女性。她态度高贵而傲慢,嗓音中带有不可动摇的权威和绝对的威严。
这是外国学者伊莱扎·鲁哈马·西德摩,在一本名为《中国,长寿帝国》的书中,对慈禧太后的描述和评价,而从中可以看得出来,慈禧太后的傲慢完全是溢于言表的,就算只是匆匆见了一面,也能够轻易看得出来。
不过,即使是这样一位“女中豪杰”,也逃不开生老病死的束缚,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慈禧太后竟然在离开人世这件事上,和光绪帝走了个前后脚,早上还在处理光绪帝的后事,晚上就立了遗嘱,说自己死后要在嘴里含一颗夜明珠。
一、慈禧的最后一天
很奇怪,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我们竟然要从光绪帝的离世开始说起。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好好的突然暴毙在自己的寝殿,这瞬间让大清朝炸了锅,虽然当时慈禧已经手握重拳,但是皇帝的夹驾崩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非常重大的事件,所以为光绪处理后事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慈禧头上。
光绪的死因在当时是无解的,封建王朝的通知下,再加上闭关锁国带来的代差,当时甚至都没有仵作能够检查出他的死因,或者可以说,即使真的有人检查出来他的死因,也没人敢说。
而这个谜底在2008年的时候似乎被揭开了,当北京一家研究院对光绪的遗体进行理化分析的时候,发现他的骨骼中有大量的砒霜存在,这即使放在现在也是剧毒。所以有一部分人就认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而下毒的人,似乎也非慈禧莫属。
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光绪皇帝暴毙之后,慈禧太后本来清冷的性子突然大变,甚至多次嚎啕大哭,这其中不是对光绪爱得深沉,那就是在做戏给别人看。所以也因此,让更多人在慈禧身上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故事再回到慈禧身上,1908年11月15日,也就是光绪帝走了的第二天,慈禧一大早就开始忙前忙后的为他处理后事,不仅仅是让溥仪继位那么简单,还有一系列繁杂的事物需要处理。而当慈禧忙忙碌碌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却突然感到浑身无力,而且十分头晕。
慈禧觉得自己可能是累着了,于是就决定先把手边的事情放一放,休息一会。但她没有想到,躺了一会之后,不适的感觉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慈禧太后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连忙找来太医给自己瞧病,可太医这次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随着呼吸越来越困难,慈禧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可能也要将至了。
人终有一死,虽然死在这个时候有一点突然,但是对于慈禧来说,她这一生显然是“活够本”了。思及至此,慈禧立刻召集大臣开会,立下遗诏,并且再次强调了自己葬礼的规模,一定要富丽堂皇,一定要前所未有。就这样,辉煌了半辈子的慈禧太后,随着光绪系一同去了。
二、慈禧最后做的3件事
一天的时间说短很短,但其实慈禧太后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有三个决定,对于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清朝其实还是有一些正面的指导作用的,但就是可惜,被慈禧太后亲自培养起来的溥仪,竟然成了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
我们先来聊聊第一个决定,在光绪去世之后,慈禧立刻将溥仪推上皇位,这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因为从大体上来看,溥仪和慈禧似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的。诚然,如果从血缘角度来说,溥仪算是慈禧的侄孙子,不过这种单薄的血缘放在皇家当中,可真没什么说服力。
所以,目前绝大部分说法是,慈禧将溥仪推上皇位的唯一目的,就是看中了溥仪性子软、好拿捏的性格特点,毕竟无论是同治还是光绪都没有留下直系血亲,而只有这样的人执政,才能不会把慈禧太后多年的部署一举推翻,才能顺着慈禧铺好的路继续走下去。
接下来看看第二个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决定,在慈禧太后临死前,竟然向所有的王公大臣说,大清朝以后绝对不许出现女子当政的情况。
对于这个决定,其实历史圈子里的人是众说纷纭,大概分为两个流派,第一个流派认为,慈禧这是自己执政那么长时间之后,深切体会到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思维方式差异,认为绝大多数女性的确没有掌控天下的权力,尤其是慈禧是个极度自负的人,她认为连她都无法把控住朝政,日后更没有哪个女子能做到这般。
而第二个流派的说法也很有意思,他们认为,在慈禧掌握大权之后,深刻意识到了权力的重要性,而在慈禧之前,能够因为权力而在青史留名、被大众知晓的女性,几户只有武则天一人,所以慈禧此举,被认为是她害怕日后有其他女性的成就会超过她自己,所以才下了这个遗诏。
最后一个决定就十分浅显易懂了,慈禧太后告诉大臣们,日后绝对不允许出现宦官掌权的事情,而这显然是在强调类似李莲英这样的人的出现。
我们都知道李莲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大太监,而随着慈禧的势力越来越大,李莲英也成了朝堂上的红人,虽然他是个身子不健全的太监,但是最后的权力却隐隐有着万人之上的意思,这让慈禧如何不担心?所以才下了这第三个遗诏。
三、历史上的慈禧究竟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们从以上这三道遗诏来看,慈禧的确是有大智慧的人,而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只会吃喝玩乐。尤其是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所塑造的慈禧太后的形象,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所以我认为,评判慈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要结合当时清朝的实际情况来看。
在慈禧把大清江山握在手中的时候,其实昔日的辉煌早就不在了,留下的只是腐化堕落的满清贵族和来自四面八方虎视眈眈的世界列强。试问,即使是历史上又大才能的君主再世,也很难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清朝。
而慈禧一介女流之辈,却凭借自己细腻的心思,在保守派和改革派中间周璇,最终竟然实现了一种诡异的平衡,让混乱的大清朝再度逐渐变得可控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在那个西方列强不断崛起的混乱时代,与清朝有相似背景的其他一些国家早就分崩离析。印度在英国的殖民下左右为难,奥斯曼帝国干脆直接分崩离析,在这样的对比下,宠重新被慈禧凝聚起来的大清朝,似乎也没那么不堪,起码江山还是保住了。
小结
在混乱的大背景下,慈禧只是个读过两天书的女子,她有野心,也有一定的头脑,可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她与整个国际大环境脱节了。放一个国家的实际掌权人无法吸收到最新鲜的国际思想,那即使她再怎么改革,也是无济于事。
当然,慈禧在掌权的过程中的确做了很多无法让人原谅的错事,戊戌变法、辛丑条约等等,这都是无法抹平的污点,可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的宽松一点、长远一点,就会发现慈禧的所有错误,其实都是在守旧思想与新时代改革思想的碰撞之下而产生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中国,长寿帝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