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的园艺设施发展如何?一起了解下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地域辽阔、平均海拔高、气候类型多样。受高海拔低温影响,大部分地区露地难以种植喜温性蔬菜,因此,要解决高海拔居民的蔬菜消费需求问题,发展设施园艺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又处于低纬度区域,故光照资源丰富,利于设施园艺的发展。因此,自设施园艺引进西藏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以温室大棚为主的园艺设施呈快速发展态势。近些年随着设施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援藏资金和扶贫资金在设施园艺方面投资力度不断增加,设施园艺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新型温室大棚、大型连栋玻璃温室等相继在各地修建运营,这使得西藏各地的园艺设施类型呈现丰富的多样性特征。那么西藏园艺设施都有哪些类型,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分布概况
西藏各地凡是有居民或边防驻军的地方,基本都建设有不同类型的园艺设施,海拔最高的可达到 5000 m 以上,最高海拔的温室可能位于西藏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海拔 5373 m,图 1);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1 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半地下式温室
(海拔 5373 m)
最低海拔的大棚位于墨脱县背崩乡、德兴乡(海拔 800 m 左右,图 2),因此,从海拔分布范围看,西藏设施园艺分布在 800~5373 m 范围内。其中高海拔的温室大棚主要功能是在低温季节增温,而低海拔的大棚则兼具增温与避雨双重功能。目前西藏的园艺设施面积查阅不到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总体上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园艺设施并开展了以蔬菜作物为主的园艺植物生产,为西藏园艺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解决了西藏各地居民对蔬菜等园艺产品的消费需求问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a. 背崩乡塑料大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b. 德兴乡塑料大棚
图 2 墨脱县塑料大棚(海拔 800 m 左右)
设施类型多样
西藏的园艺设施类型呈现丰富的多样性特征,根据调研,可将各地的园艺设施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类:
一是日光温室类,包括塑料覆盖型、玻璃覆盖型、PC 板覆盖型,根据形状可分为常规传统型、半地下式型、两挡墙大跨度型、无后屋面型等(图 3);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3 西藏地区日光温室类型
二是连栋温室类,包括玻璃覆盖连栋温室(图 4)、PC 板覆盖连栋温室以及玻璃 +PC 板覆盖温室三类(图 5);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4 玻璃连栋温室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5 阳光板现代连栋温室
三是塑料大棚类,包括单体塑料大棚、连体塑料大棚、超大规模连体塑料大棚三类,根据材质还可分为竹木结构、钢结构两大类(图 6);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6 西藏各地不同类型的塑料大棚
四是庭院设施类,包括微小型简易塑料大棚、微小型日光温室等传统庭院设施(图 7a)和新型多功能庭院蔬菜立体复合栽培设施(图 7b)等,其中新型多功能庭院蔬菜立体复合栽培设施是笔者根据实际,为解决高寒农牧区农牧民蔬菜消费需求问题,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的产品,其可同时种植 32 种不同类蔬菜(图 7c),推广示范的效果良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7 庭院设施栽培
设施用途多样
西藏园艺设施主要用来种植蔬菜作物,但随着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各类果树、花卉、药用植物等的设施种植呈快速发展态势,如在林芝市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灵芝;在拉萨市尼木县聂玉村乌米组海拔 4200 m 荒原般沙土地上,利用连栋温室种植大樱桃,成为助力当地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而以连栋温室为主在人工可控环境下发展休闲农业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连栋玻璃温室较日光温室等有更好的环境调控功能,内部种植以观赏植物为主,蔬菜、热带果树等植物为辅,在 4000 m 左右的高海拔为市民提供具有热带植物景观的休闲田园场所和富氧的疗养场所。故在援藏等资金投资下,一些市县建设连栋玻璃温室发展休闲农业,如位于海拔 4500 m 的那曲市,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供暖,保证 11 月底 ~12月初连栋玻璃温室内的热带植物生长良好,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图 8)。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8 那曲市休闲温室(海拔 4500 m)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设施结构研究不足
西藏地域辽阔,各地气候类型和地形不同,因此,要建设符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的园艺设施,从理论上讲应先开展一定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再进行推广示范,但基于各种客观因素影响,科技研发跟不上产业发展需求。同时,受科研经费不足、研发队伍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难以对不同气候区域的园艺设施结构进行及时系统的研究。因发展设施生产是能够有效解决各地以蔬菜产品为主的园艺产品的供给问题,也是各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产业,因此,在研究不足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建设的温室大棚在结构等方面就表现出一定的不合理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规划设计不合理
受研究不足影响,一些地方在园艺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导致园艺设施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是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受此影响,园艺设施在环境调控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最终影响生产效益。下面对调研中发现的几种园艺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日光温室结构设计问题
在调研基础上对当前西藏各地日光温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主要问题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基于建设用地面积的局限性和实际需求(每户一座),个别地方的温室园区规划不合理,温室之间距离太小,存在前后遮光的问题(图 9);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 9 温室间距太小
二是部分温室结构设计不合理,对温、光调控的相互影响考虑不足,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如后屋面仰角偏小),同时受实际需求影响温室面积偏小,难以发挥综合效益;三是建设用材不规范,温室基本为钢结构类型,一些地方的温室骨架材料用非国标钢管制作,强度不够。
在温室结构设计方面,典型的案例有两个,一种是高寒高海拔农牧区的高寒两用温棚(图 10a)。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a. 集中建设的高寒两用棚
据了解该两用温棚推广面积较大,根据实地考察,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棚体高度不够,人在棚内操作有压抑感;二是墙体厚度不足 60 cm,达不到日光温室设计对墙体的基本要求,其对温度的调控作用有限;三是四周为墙体,屋面约 1/3 多为不透光的保温杯材,采光面为 PC 板,导致棚内采光不足(图 10b);四是后屋面仅用保温板,在高寒高海拔环境下,温度调控能力有限;五是门口设置与门同宽的水泥路面,挤压可种植土地面积(门较宽,其目的是便于牲畜进出)。因存在以上不足,该类型温棚的蔬菜种植效果不够理想,一些地方的高寒两用棚闲置浪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b. 棚内采光不足
另一种是传统结构的日光温室,在调研中发现,某地有用大尺寸规格的混凝土柱作后屋面支撑柱的日光温室,该温室的不足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后屋面立柱多且规格尺寸偏大,虽然对后屋面起到很好的支撑强度,但是却造成很大的占地面积,同时造成建设成本的增加(图 11a);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a. 立柱多,立柱与梁尺寸规格偏大,占地面积较多
二是后屋面内侧用混凝土制作,虽然外侧有保温板,但后屋面难以起到蓄热作用,同时使后屋面荷载增大;三是后屋面梁的尺寸偏大,增加屋面荷载;四是后墙未设置通风窗,不利于温室内空气交换(图 11b);五是利用当地小型养殖场的粪便通过管道运输到温室内施肥的设计缺乏合理性。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b. 后墙未设置通风窗
◆塑料大棚结构设计问题
一是部分大棚建设用材强度不够,在多大风的区域个别大棚建成不久便受大风影响而损坏,甚至出现大棚倒塌现象;二是个别地方建设超大面积的连栋塑料大棚(目前西藏最大的连栋塑料大棚面积约 5.33 hm2 ),因设计存在不足,导致建设成本高、环境调控难以有效实现等;三是在应该建设日光温室的地方建设塑料大棚,导致其难以有效发挥设施生产的效应。地方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受园艺设施使用群体生产管理技术不高和经营理念落后、部分园艺设施结构和温度调控性能不理想等影响,在一些地方存在园艺设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表现为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闲置或种植对温度要求不高的萝卜、白菜、土豆等蔬菜作物;也有的连栋玻璃温室空间利用低、种植植物管理不到位,导致其生产效益低的问题。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蔬菜、果品、花卉等园艺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关系着人体健康。鉴于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发展设施生产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未来发展前景良好。针对当前西藏园艺设施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加大研发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和涉农企业加大合作研发力度,应该首先对西藏各地根据气候环境、地形特点进行设施农业区划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和使用目的研发相应的设施类型,并形成指导性文件来指导各地发展适宜的设施类型,避免盲目引进不适宜的设施类型。
合理规划设计 发展设施园艺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在区划研究基础上,可积极引进实用新技术,如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崔世茂教授团队研发的“双膜双被水墙装配结构日光温室”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性能,因其采用模块化方式建设方法,同时兼具良好的结构特性和建设便捷性,该水箱蓄热技术引进到海拔 4500 m 的那曲市表现出良好的温控性能,可为西藏地区温室建设提供参考;其次要对现有结构落后的温室大棚进行更新换代,提升温控性能,为园艺作物生产创造适宜条件;同时要对园艺设施用途做好准确定位,避免大材小用,因大型连栋玻璃温室造价高,这类温室类型更适宜发展休闲农业,故除那曲市等 4500 m 左右海拔可用来种植蔬菜外,其他地方建议发展休闲农业,而当地的蔬菜、花卉、果树等设施生产建议使用性价比高的日光温室(如大跨度双膜双被、双膜单被等新型温室结构);最后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的自然资源,发展风光互补供电的设施园艺产业,建设风光互补供电的园艺设施园区,或发展光伏设施农业,或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庭院立体设施栽培,解决高寒地农牧区农牧民的吃菜需求问题 。
加大培训力度 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种植者设施园艺栽培技术的培训力度,注重实践应用,以此促进当地园艺设施生产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