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情是门艺术,牢记这六句忠告,否则人家得了便宜还不感谢你!

作者|鬼谷信

你是个会送人情的人吗?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的初心是好的,纯粹的是想帮助别人,甚至是不求回报的帮助别人。可是这世间有多少人好心好意的送出了人情,却把恩人变仇人呢?甚至把自己给毁了。

即便是哲人尼采也义愤填膺的说:何谓人情,有来有往者才有人情,第一次我敬你一分,你毁我十分,便再无第二次。

极是!

公元1972年2月,在山东临沂的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一部竹简本,震惊海内外,此书名曰《孙膑兵法》,随着考古发掘,这部失传上千年的古籍终于重见天日。
当世人翻开《孙膑兵法》时,书中赫然写着三个字:擒庞涓。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恨,要让孙膑不惜笔墨写下擒杀庞涓的事迹呢?这明明是部兵书,却记载了孙膑的恨。
如果我说这书中写着“人情”二字,你信吗?
为了表现纵横家之间的内斗精神,有人说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徒弟,其实,这是个谣传。正史中从未记载过此二人是鬼谷子的徒弟。说鬼谷子的徒弟喜欢内斗也是子虚乌有的,根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记载,张仪的对手是公孙衍,甚至与苏秦不是一个时代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戏剧化的情节,使得热爱八卦的世人对鬼谷子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阿信为什么要说孙膑与庞涓的恩怨起源于人情呢?因为人情一旦送不好,可能恩人变仇人。
就如,有位道友老孙最近遇到的问题。他在公司里打拼多年,终于混成了高管。于是他邀请朋友老李加入公司。本来是好事,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是,老李跟老板的关系走的越来越近了,老孙反而坐起了冷板凳。
于是在老李里嘴里,老孙成了小孙,老李成了李总。老孙不恨老李,恨的是自己当初不该送这份人情。
“朋友混的好,本应该是为他高兴的,可是现在我们之间出现了利害冲突,导致我在公司快混不下去了,是我心胸狭窄了吗?”
庞涓,如今在世人的眼里,俨然就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可是,孙膑之所以能在魏国当上宾,谋一份差事,这一份工作本就是庞涓介绍的,史料记载: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
很显然,庞涓心里是清楚的,孙膑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但仍然选择推荐了这位老同学。
阿信真想穿越到古代去阻止庞涓,对他说一句:“送人情这件事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啊。”
你要说这纯粹是为了算计孙膑,恐怕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庞涓原本可以选择不推荐,不做就不会错。
如今看来,庞涓的动机有两个,第一,同学的情谊;第二,给魏国推荐人才。你好,我好,大家好,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有第三,也可以,孙膑到了魏国,就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容易控制。又或者说有第四个,根据文艺作品里的描述,庞涓推荐孙膑,是想读《孙子兵法》。
一切皆有可能。
但是,职场的剧情并没有按庞涓设计好的演绎,他本以为把人情送给了孙膑,孙膑会领情,给自己留三分面子,做好自己的本分。可是庞涓发现孙膑到了魏国,迅速得到了魏王的认可,危及到了自己的地位。
我们当然可以说庞涓嫉贤妒能,可孙膑是否考虑到了庞涓的立场了呢?
如果说庞涓不恐惧,那是不可能的,阿信说不是,史学家们也不答应,毕竟不管是《史记》,还是《资治通鉴》都记载了庞涓接下来的做法: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
很显然,庞涓选择残害孙膑。这人情送的,反目成仇了。
但是,阿信觉得庞涓的心底是爱孙膑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并没有直接杀孙膑,而是“断其两足而黥之”。
孙膑原本不叫孙膑,膑是膑刑,也就是“断其两足”,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孙膑,使其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开展游说活动,找不到工作。同时,还用了黥刑,也就是在脸色刻字,毁了孙膑的容貌,使再不能做官。
这么做有用吗?当然有。庞涓千算万算,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还是让孙膑找了机会逃去了齐国。但是,当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大将时,孙膑说:“刑馀之人不可”,因为自己受了黥刑,就不能再做官了。于是孙膑只能做幕后军师。
孙膑逃去了齐国,庞涓会后悔吗?我认为会,那为什么当初妇人之仁不杀掉孙膑呢?想必就是顾忌到了同窗之情。
这就好比影视作品里的大BOSS在结尾一样,啰里啰嗦讲一堆废话,硬是不动手,结果被主角出其不意的反杀了。
如此戏剧化的剧情,确实引人入胜。
庞涓的初心是好的,给老同学安排份工作,于公于私都是好的,结果控制不住局面了。这份原本是顺水推舟的人情,反倒给自己的事业埋下了祸患,给自己的人生拨动了倒计时。
我不知道庞涓用兵的本领如何,至少在送人情的能力上是不如孙膑的,有证据吗?
还真有。
公元前341年,庞涓领兵攻打韩国,韩国不敌,向齐国求救。
面对韩国的求援,齐国救还是不救呢?邹忌认为“不如勿救”,立场鲜明的表示,不救韩国。孙膑认为,这份人情是要送的,但送人情是要讲究艺术的。
如果人情送的太早,那等于是代替韩国挨打,不划算。所以应该怎么办呢?先口头承诺韩国,坚定他们抵抗的决心,等到魏国和韩国的战力消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再插手。
为何这么麻烦呢?第一可以减少成本,这个道理很好理解,韩军虽然弱,但是与魏军奋力厮杀,势必可以极大的减弱魏军的实力。重点是第二,如果人情送的太早,韩王会觉得齐军只是辅助,成功主要靠自己。如果当韩军处于生死存亡之际,齐国再出兵,那就是救命之恩。
果不其然,韩军五战五败,不惜开出了“委国于齐”,也就是甘愿当齐国附庸的条件求齐国救命。
火候到了,这时候田忌和孙膑方才出兵,马陵之战开始,孙膑使用“减灶增兵”的计谋,将擒杀庞涓。
《孙膑兵法·擒庞涓》中记载: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禽庞涓。
且不说兵法素养,庞涓与孙膑在送人情方面的能力就可一见高下。庞涓送的人情,反而害了自己。孙膑送的人情,名利双收。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会好奇,在武侠小说里,为什么总要在生死存亡,千钧一发的时候,侠客们才会突然从天而降出手相救,因为如果想实现“英雄救美”的目的,就必须把握好火候,把人情送好。
大侠们行走江湖多年,定是懂送人情的道理的,出现的太早,这份人情就不值钱了。一定要等到救助对象遇到了生命危险的时候,再把这份人情送出去,那就是救命之恩了。届时,侠客们会得到这么一句回应:
“小女子无以为报,只好以身相许了”。
居然是送人情,应该怎么送呢?阿信帮大家归纳几条送人情的艺术:
1、 人情可以送,但一定不要随便送,“自作多情”的人情没有价值。
2、 送人情要讲究时机,只有在对方真正需要的时候才送。
3、 送人情要量力而行,能力之外的人情千万不要送,控制不了。
4、 送人情要适度,给的太多,反而恩人便成仇人。
5、送人情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小恩也能养贵人。
6、 人情是存折,送出去的一定要能收回来,最好能名利双收。
你要知道,送人情不是为了做人精,而是为了做个有人情味的人。
END

学鬼谷子,找鬼谷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