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的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据病程的长短和病理改变性质的不同,分为急性咽炎,慢性咽炎两大类。
秘方:玄参15g,桔梗10g,甘草5g。
用法:水煎频服,每日一剂。
方解:此方对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咽炎有特别疗效。服之一周,即可根治。
四逆汤、逆,有违逆之意;四逆,指四肢自指(趾)端向上逆冷,直至肘膝以上。四肢为诸阳之本,三阴三阳之脉相接于手足。一旦阳衰阴盛,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达于四肢,则形成四肢厥逆之候。本方解四肢厥逆,使阳气舒展而达四肢,故名四逆汤。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除四肢厥冷外,并伴神疲欲寐,下利清穀,舌淡苔白,脉微等全身虚寒证表现。【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而见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脉微细者。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深入少阴,伤及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肾阳虚衰,全身及肢体失于温煦,故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脾主运化水穀精微,依赖于肾阳的温煦,肾阳衰则不能温煦脾阳,脾失运化之职,致清阳不升,反而下陷,浊阴不降,反而上逆,故呕吐下利。阳虚寒盛,寒性凝滞,故见腹痛。《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阳气充实,精神才能旺盛,今阳气虚衰,神失所养,则见神衰欲寐。太阳误汗,阳气随汗外泄,损伤心肾之阳,而致阳气大虚之亡阳证。阳气虚衰,无力鼓动血行,则见脉微而细。本方所治系寒邪深入少阴所致的寒厥证。《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病至少阴阳衰阴盛,脉微肢厥,非大剂辛热之剂,不足以破阴回阳而救逆。方中附子为大辛大热之品,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第一要品,能通行十二经脉,迅达内外以温肾壮阳,祛寒救逆,为君药。钱潢曰:“附子辛热,直走下焦,大补命门之真阳,故能治下焦逆上之寒邪,助清阳之升发而腾达于四肢,则阳回气暖而四肢无厥逆之患矣”(《伤寒溯源集》卷4)。乾姜为臣药,温中焦之阳而除里寒,助附子伸发阳气。《本经疏证》卷10说:“附子以走下,乾姜以守中,有姜无附,难收斩将夺旗之功,有附无姜,难取坚壁不动之效。”附、姜同用,可温壮脾肾之阳,祛寒救逆。但二药过于温燥,恐伤阴液,因而以炙甘草为佐,调和诸药,以制约附、姜大辛大热之品劫伤阴液之弊。此外甘草配乾姜又可温健脾阳。脾阳得健,则水穀运化正常。如此则脾肾之阳得补,先后天相互滋助,以建回阳救逆之功。若服药后呕吐,可用冷服法。此即《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谓:“气反者....-温寒以热,凉而行之”之法。本方配伍特点,主要取功专力强的大辛大热之品相须为用,以加强破阴复阳之力,配伍甘温益气之药,既能解毒,又缓其过于辛热之性。方名“四逆汤、逆,有违逆之意;四逆,指四肢自指(趾)端向上逆冷,直至肘膝以上。四肢为诸阳之本,三阴三阳之脉相接于手足。一旦阳衰阴盛,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达于四肢,则形成四肢厥逆之候。本方解四肢厥逆,使阳气舒展而达四肢,故名四逆汤。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除四肢厥冷外,并伴神疲欲寐,下利清穀,舌淡苔白,脉微等全身虚寒证表现。寒气盛者,重用附子、乾姜;体虚脉弱者,加红参(党参)、黄芪;脾气不足者,加焦白术、炒山药;腰痛者,加桑寄生、杜仲;下肢浮肿、小便少者,加连皮茯苓、泽泻。本方现代常用于心肌梗死,心衰,休克,急慢性胃肠炎,水肿,胃下垂,亦用于麻疹逆证,阳虚发热,喘证、食管痉挛,白细胞减少症,毒血症,或急性病大汗出而见虚脱等辨证属于阳衰阴盛的多种疾病。著名老中医李可: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伤寒论》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壽。本方乃治阳衰阴盛之厥逆,如属真热假寒者,当禁用 。凡因寒盛格阳于外而见面红、烦躁等真寒假热者,为防热汤格拒,可将汤冷服。【用法】一天一袋,用水800毫升,煎至400毫升,空腹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