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开悟,是看清自我意识的本质

  • 反思到底要反思什么?
  • 修行到底要修什么?
  • 自我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 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父亲节事件

父亲节那天,妻子说,要过去橙子的舅舅家,找外公和外婆,由于现在是疫情期,虽然处于可控状态,但是少走亲戚还是第一原则,因此这个决定就成所谓的“异常”。

因此,我也有借口不过去,但是当妻子说,你也一起吧,我默默地就同意了,我能感知到妻子感恩父母的心,这个力量使得她做出这个决定。

而我,原本打算创作一文章,你们要出去,正好合我意,我可以清静地创作,因此,我就没准备一起;

但是妻子问我时,我在情绪上还是同意了,这得益于近半年来,我对“岳父岳母及舅舅”的编码,他们一直很照顾我们,因此,我突破自我情绪的力量,是跟妻子一样的力量,发自内心的感恩之心,在决定的那个瞬间,这个感恩之心已经是发自本能的,不需要主动意识调动的,因为我已经多次编码与重复过,在大脑里面,已经形成高效的对应的神经元网络通路。

因此,即使它跟我的计划相违背,我还是很自然地就同意了。

自我:多巴胺的铃声劫持

这是克己利他的一个例子,在这个事件中,自我与自他2方面均在发挥作用。

第一,我最近全面保持对自我的警惕。

比如认为我的事业高于家庭,这种警惕表现在,当我打开电脑时,我意识到我会去关注创作相关的所有现实的东西,特别是与收益相关的。

在以前,我会快速地每天多次地去查看后台的相关数据:

  • 文章的收藏数据,分享数据,评价,点击率等;
  • 然后看看每天的新增关注人数;
  • 每天专栏的销售情况,以及是否有人私信找我的;

这些数据如果放在一个电商企业,它们几乎就是头等大事,加上我有多个平台,于是乎,每天查看数据在持续1年多的时间内,过度的劫持着我,几乎成为一个自动化的不自觉的本能。

结果,它严重地干扰着我的。

我时常在创作文章时,不自觉地就会停下来去看一下后台,特别是每每刚发布文章时,我会密切留意文章的表现,因为点击率几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于是我就会频繁的改标题,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沉浸在想标题与改标题这个事件中。

特别是,所有这些东西,跟手机都是通的,手机也能查看所有的数据,于是乎,就像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一样,电脑端平台的后台及手机上相关的app均就是劫持我的铃声。

所有这些,在我创作的早期,在长达1年多的时间内,潜移转化地成为我的不自觉本能,因为我不断地重复这些行为。

“铃声项目”把我们遮蔽在自我的世界里面

以至于当我不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就会焦虑,此时,克己的难度就发生了。

而且随着我们沉迷与执着的念头递增,难度越来越大,劫持越强,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面,而完全不知。

结果,当妻子抱怨我不管家,把所有家务都抛给她时,我甚至也会生气,我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比如说我全面沉浸在创作里面,也是为了这个家,因此不帮忙拖地,不帮助管孩子,很正常吧。

当我不得不做着拖地类做饭等家务,或者照看橙子时,我的逃离感就特别严重,当我完全沉浸在这些铃声项目里面被橙子打断时,我甚至还会对他发火。

此时,我们完全被自我的念头以及由念头所延展出来的相关多巴胺“铃声项目”给劫持着。

而这种劫持,相当大部分的行为,经过多年的潜移默化,已经内化成我们的本性,此时,与这些本能本性相关的神经元网络就相当完善与高效,我们在运转这些本能行为时,完全是不自觉与无意识的。

念头“得不到”时的负面能量

而当事情与这些本能网络相冲突时,我们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因为大脑“错”认为这些“铃声项目”就是快感,就像狗对铃声分泌唾液一样,当它得不到的时候,就烦躁不安。

因此,它们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同时又具有强大的控制性,我们完全觉得是自己在决定,完全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甚至为此还大发脾气,完全不觉得是被控制。

当自我的这个念头特别强烈,然后又存在念头可能发生意外的情况时,我们就会坐立不安,会被严重扰乱,比如我以前一定要追求文章的阅读量时,每当发布文章,我就会特别紧张,发布后也会密切的频繁的改标题。

如果你特别在意考试的成绩与排名,甚至考不好还会被打骂,此时一到考试前夕,你就会特别紧张,失眠,甚至坐在考场上也不能正常思考。

这就是自我念头的强大危害性,一群友交流时问:“为什么不能自我,太自我是不好,一点自我都不行吗?”

王阳明说:“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来”。

古人的感知与觉察能力堪称一流,自我是没得选择的,只要有一点点地“自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引来一系列的“恶相”。

但是我告诉你这个道理没用,你知道这个道理也没用,你得不断地觉察念头,特别是它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这是我们反思的第一重点,修行的第一目的,开悟的第一关。

这就是念头得不到时产生的负面能量,多巴胺不成立时,大脑就会产生去甲肾上腺素让我们恐惧,这股负能量就表达为我们人性里面的所有负面情绪。

这就是为什么要克己的原因。

人生不是为了结果,而是经历本身

我实现对与我创作相关的反遮蔽编码历时一年半以上的文章解剖,特别是在近半年多进入一种完全反思的状态,全面觉察我的生活与我的行为模式,这个过程历时如此之长,完全超乎我的想像。

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面,总存在幻想,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主人翁得到武功秘籍然后就练成绝世武功一样,瞬间就开悟了。

但是现实是,大脑的神经元原理注定,这是一个一步一步解开的过程,它就好比,你原本建立起来多少本性,在你的大脑里面,就对应有多少已经被强化的自动化运转的神经元通路。

而克己就是对自我的这些自动化神经元通路进行觉察与重新编码,每一条每一条神经元进行觉察与重构。

而我之所以如此强调,在于表明这注定是一个一辈子精进的过程,在于打消你的幻想,在于让大家树立起真正的重视,特别是看清我们的敌人到底是何等强大,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下定决心好好地去修行与反思。

特别是,由于本能神经元网络在多年的自动化行为后,已经是一个强大的网络,因此,在修行真正出现实质性的效果前,我们会不断在失败里面轮回,你甚至会觉得努力无效,觉得气馁,然后有时候又觉得很正向,有时候又觉得打回了原型,这些都是正常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生就是在失败里面不断地修正的过程。

这个面对困境与修正的过程,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这也正是人生的目的,人生不是为了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里面一步一步地成长,一步一步地把那些苦难因素打开,最后带着一个圆满之心离开人世。

我所讲的所有这一切,都是针对'自我的执念“的,这是所有修行的起点,修行的第一大难关,这辈子最难的一关,也是这辈子最需要面对的一关,在这一关的基础前提下,利他的感恩之心才存在可能。

如果我无法从自我的执念里面出来,我就一定看不到家,看不到橙子,看不到妻子,我就做不到开头文章中所讲的这个例子,它是一个很平凡的事例,但是我们的生活里面,几乎全部的事例都在提醒我们背后的同一个天道。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看清自我意识的真相,从自我里面走出来的过程。

自我的强大是底层力量的表征

因此,所有人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都归结为1个点,2个面:“克己利他”,就像一枚硬币一样,但是这两个面不是对等的,而是有“主次”之分的,就像主人与仆人一样,我这么说的重点在于强化“克己”的地位与重要性

或者这样说,所有的修行,所有的反思,它的首先重点是“克己”,这是一切的前提。

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从《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的底层能量的规定性切入,才能准确地理解,到底一个更底层的东西,是如何决定着所有后续的存在体的。

但是我这里所说的克己,并不是大家字面上所理解的意思,用大脑的语言来说,应该叫“自我的想要念头”,背后的原理就是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

这个针对“自我的想要念头”是一切人性问题的罪魁祸首,也是整个解决方案的起点与出发点,对它的重视度与认知,决定着我们修行与反思时的态度与精进程度。

否则,我们将会长时间地找不到方向,迷失与迷茫,觉得修行与反思的效果时好时坏,不断轮回反弹,甚至还极有可能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后,我们依旧停留在原地。

而所有的一切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动物脑所代表的底层控制力量的认知不足导致的,对人性的底层重视度不够。

因此,开悟之人的第一特征,就是反思,就是不相信自己,怀疑自我意识,就是克己。

真正的开悟,是看清自我意识的本质!

没有克己,一定做不到利他

这就是“自我执念”的地位,这也正是小务虚整个课程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让你全面从各个维度认识它,感知它,感知它是如何具体的控制我们的,又是如何导致我们的种种问题的,只有在全面认知它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产生可以有效反遮蔽的行为。

因为利他跟克己两者相加的比例是100%,并且人的默认状态几乎就是倾向等于100%的自我,利他不是我们的默认状态。

利他是打破自我的默认状态后的状态,当我们从自我里面跳出来后,才会出来利他。

因此,在我们讲利他之前,克己是前提与基础。

没有克己,一定做不到利他。

这就是所有修行与反思的目的,看透自我念头的控制模式,以及它所导致的种种人生苦难,最终做到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克己”,即没有自我念头的状态,实现反遮蔽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出利他之心,感恩之情。

在小务虚的不断琢磨中,我发现除了每天不断地在生活里面的每一个事情上保持警惕与精进外,乔布斯的人生终极追问思维是一个最有效的实现反自我遮蔽的方法。

你或者需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明白这个方法的真正强大之处,直到那时,你就会知道,造成你人生的所有麻烦与苦难的事情,正是因为你沉浸在自我的遮蔽里面,它全面存在,时刻存在,控制着你,而你完全不知。

你以为是你自己在选择,自己在经历自己的人生,但是这些都是幻想,我们都是井底之蛙,都是在底层能量的制约下在有限的选择着而已,而且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被选择”的。

因此,要让自己能够真正有效地看清自我,就是这个终极追问的死亡思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