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源医话•思考中医(续医道指归)
们的中医,本源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我们目前的中医顶尖水平和学识,在医道的标尺上,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我们中医的出路,究竟在哪儿?
真的在“中医现代化”吗?
真的在“中西医结合”吗?
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投入,目前又有什么像样的成果呢?
不可否认,中西医结合,将会是历史的必然。
但!其前提条件:
是我们必须要真正理解了“中医”。
这句话,估计会招来无数人的反驳。——我们还不“了解”中医吗?
我们自己都研究了几十年,我们都传承了几百年、上千年,我们的中医理论,更是延续了2000多年。
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中医、使用中医。
我们用中医解除了无数病人的病痛。
我们怎么会不了解中医呢?
第一章、我们真的了解了“中医”吗?
我们真的了解了“中医”吗?
那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录了仓公的30篇左右的医案,凭心而论,你能无障碍地理解几篇?
这是第一篇,摘录如下: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鍮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脉法曰“脉长而弦,不得代四时者,其病主在于肝。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其代绝而脉贲者,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其后五日而鍮肿,八日呕脓死者,切其脉时,少阳初代。代者经病,病去过人,人则去。络脉主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分,故中热而脓未发也,及五分,则至少阳之界,及八日,则呕脓死,故上二分而脓发,至界而鍮肿,尽泄而死。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热气已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
其中脉法、医理,大家能通达、明了吗?
再问一个大家都常挂在嘴边东西——“病入膏肓”,其中的“膏肓”是什么?在哪儿?
你能回答吗?
其实,这是上古医学中对“心”脏细分出来的两个“器官”:
膏者,肺形,心上之御也。衡營調衛,祛邪疎滯之器也。
肓者,内瓣也。與胤(音九)共得一運,輸眞火,爕雷霆之用也。
在我国的古代医学中,心脏被分为了五个器官,各自有不同的名称和作用。
古医经中记载如下:
心者,與腦爲一。其器五:
膏者,肺形,心上之御也。衡營調衛,祛邪疎滯之器也。
心育者,内六竅也。宫四庭二,衡脈動,容血輸也。
肓者,内瓣也。與胤(音九)共得一運,輸眞火,爕雷霆之用也。
胤者,心之肌也。窟有四穹,三三分一二半,維動索同者也。
心包者,導傳雷霆之器也。獨爲經者,因其气通天也。
更多内容,请参看《医道宗源·脏腑诸器》分卷。)
这些细分,我们今天的中医理论中是没有的。我们今天的“医学宗师”们几百年来也都没有一个有能力达到这种“列别脏腑”的高度,也就不可能补充起来这些缺失的内容了。
于是,缺失,便也就缺失了。
现在的中医,继承了多少?您了解吗?
现在的中医,缺失了多少?您了解吗?
中医的基础,缺失了多少?
缺失的,太多了。
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医理论体系”,只是“古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还肤浅得很。
第二章、圣人是如何列别脏腑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中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所回答的却是“五行之应”的内容。似是而非。
那么,圣人是如何“列别脏腑”的呢?
在古医经《脏腑诸器》中有记载:
《臟腑57器》
心、腦、脾、胃、肝則五,小腸有七,腎、肺、大腸六。三牝共胞、膀胱、肊一,膽、膈孤立。五十有七器,器各專功,其用不窮也。
心者,與腦爲一。其器五。膏者,肺形,心上之御也。衡營調衛,祛邪疎滯之器也。
心育者,内六竅也。宫四庭二,衡脈動,容血輸也。
肓者,内瓣也。與胤(音九)共得一運,輸眞火,爕雷霆之用也。
胤者,心之肌也。窟有四穹,三三分一二半,維動索同者也。
心包者,導傳雷霆之器也。獨爲經者,因其气通天也。
小膓者,七器之名也。其本節三分,上氣、中營、下津。
膋營者,攝取輸運之器也。
(音低)者,脈也,營液之道也。
(音灭)者,内胲乳也,攝取津液之器也。
(音治)者,脈也,營气之道也。
(音笑)者,上胝也,營气之官也。
(音趣)者,華也,蕾突也,攝營之器也。
(音鼎)者,膋之毫突也,司化攝飬者也。
腎者,與牝一也。其器六,其
(音眺)
(音休)
(音欢)其三也。
(音兽)者,穹也,其竅八,清化之道也。
(音参)者,网也,清化之器也。
(音星)者,絡也,輸气恒運,葆活器機者也。
牝器三,睾生,牡蓄,牝藏。
牡者,牡陽也,稀液歙生之器也。
女子以牝陰生牝陽蓄藏輸也。
(音吉)者,其孤而易爲邪所客塞者也。
膀胱者,三器之名也。
膀者,其内容之器也,水谷之海也。
胱者,其外包也,傳導闢闊之官也。
肊(音意)者,營榮經津之網也。
肒者,水道之官也,腎係而膀胱守之。
脾者,與
(音壹)一,其器五。
(音泵)者,華腜也,繫脾輸流者也。
(音增)者,脾係能動之器也,剋水動腎而清厥易寒熱,先而病脾者也。
(音毕)者,内穹也,生血之器也。
(音倒)者,内墙也,分澂津液,柔血清利之器也。
(音匠)者,規水矩液,濟利循環之器也。
(音壹)者,六墟之小腎也,滌濾承化之府也。
胃者,五器之名也。
膜華者,胃氣之蓄厙,故蓋六腑而專衛也。
(音乘)者,親胃而傳疎者也。
(音蝉)者,胃係也。
(音古)腸者,係胃連
(音壹),承運散熱之器也。欲火之器,生道之先也。其通腦經而係乎牝,同膻中而器闕賁,故文形也。
(音嗖)者,内盛也,嗇助之,以磨消食物者焉。
肝者,與女子胞牝一也,其器五。
(音序)者,脈也,始清之器,營運之官也。
榮者,妊也,内穹彙精者也。
榮者,孕也,昇乘榮血,轉化筋經之胞也。
(音孤)者,清制注源之器也。
(音素)者,通神明,功繫量能之器也。其主血,故爲女子要,其化清,故腥敗之也。
膽者,孤府也。龢志生神之府焉。其息以葆,其動行化。故列奇
,迺六腑之官,能堯之樞,引領之首也。
凣六腑之器,其諧能用,其能所動也。客則動絡,引經滯氣。孤,故常爲邪凬感,疲憊動焉。
肺者,與膈膜一也,其器六。
(音妄)者,衡吸之府也,其但耳頥頜下,调龢陰陽者也。
(音突)者,爕理肺營之府也,其索頸而輸,陽運之道也。
(音吟)者,氣之官,生氣之道,食葆之官也。
臠(音峦)者,肺之
(音窍)也,嘘唏之漠也,其異則上竅塞,膚皮變,陰極而易染焉。
臆者,精氣化血之道,縂血承制之器也,納營齊變之官也。
胏者,肺之膍也,攝精宣氣而生動血脈者也。
大腸者,六器之名也。
肶毌之而各異,索約束而其獲非一。其大有同於膓,而攝在方也。
膞盲者,始器也,承載傳化而與膓相牖也。
膜角者,化濕之器,消毒之墟也。
腨
(音亢)者,肶用而上攝諸氣,生氣之資也。
横腬者,生熱縂氣,吐濁納清之器也。
(音去)
(音卑)者,收取諸金氣,承纜臟俯之用之器也。
肬乙者,澑吸諸精,氣化輸膜,本係而親骨之器也。
肛腸者,瀉濁之器也。(附注:此文见《玄隐遗秘》九常记·己乙,第102~103页)
可见,古人在极早之前,就对人体的脏腑器官有了极其深入的了解;并对它们各自的功能也都是非常的了解了。
相比而言,我们今天的认知,基本都是在“小学生”的层次上。也正因如此,对古人的这些认识和理解所总结起来的知识,我们今天却反而不能理解了。
相关的脏腑问题,我们将在《医道宗源·脏腑诸器》中做更深入的探讨。
附:
关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中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的这些问题,我们在《医道宗源》系列中,都有详细分卷陈述。
例如:
黄帝问的“论理人形”,在《医道宗源·道、生》卷和《医道宗源·人》卷中;
黄帝问的“列别脏腑”,在《医道宗源·脏腑诸器》卷中;
黄帝问的“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在《医道宗源·经络》分卷中;
黄帝问的“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在《医道宗源·阴阳四时》卷中;
此外,还有大量的古代医经经文,如:疾病、病因、诊断、论治、药理、针道等内容,都在《医道宗源》所对应的分卷中。总量超过30万字,大约是《素问》加《灵枢》内容总和的3~4倍。极其庞杂、系统而详实。
经文分卷见后“分卷目录”
第三章、脏腑的划分、沿革
《素问·五脏别论第十一》篇中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的回答,其实并没有涉及到黄帝提到的问题,而只是简单阐释了脏腑功用和划分。
那么,在“黄帝”之前,脏腑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为什么黄帝会有“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这样的一问呢?
那么,他又听到的是什么样的论述呢?我们后世这些资料都是没有看到的。
但是,在上古经文《脏腑诸器》中有记载的:
《述古·臟腑沿革》(宗源自加的篇名)
古者言臟:中,宗也。言腑:補,利也。
故,方生方士,以:
腦為臟,肺為腑。心為臟,胃為腑。膓為臟,膀胱為腑。
肝為臟,膽為腑。腎為臟,
(音壹)為腑。脾為臟,大腸為腑。
牝為臟,牡為腑。髓為臟,核漠為腑。六墟為臟,膜水為腑。
(音锤)
(音鉴)爲臟,原膜為腑。
軒轅輿伯,去其複而一統,成五臟六腑,
曰臟:心、肝、脾、膓、腎,
曰腑:肺、膽、胃、腸、三焦、膀胱。
夏去脾而
(音壹)主,商去膓而肺臟,脾用而
(音壹)去。各用其是矣。
嬯任,兹籟,臺旨,酵同美,朿韌之灋焉。
容公成之侍商,考以一而統之,今之是也。(附注:此文见《玄隐遗秘》九眞要内篇·灋常式治三·始之纪一,第11页)
这里的“嬯任”,是一个商周时期的奇女子,为当是的医学理论的整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能在上古医经中留名并传诵至今,自有其不世之功。
这里“容公”是指“容成子”,是商周时期道家的一代祖师,对道家后世影响很大。据说他是广成子的师弟。也是姜子牙师叔级别的人物。
通过上述的一段古医经的论述,我们看到了困扰黄帝的问题,是从哪里出来的了。
这里面,潜藏的,正是中医发展在各个时期的一个脉络和传承。是中医发展的一个源头性的史料记录。
我们研究中医,不仅要研究好怎样“用”她,更要细致、深入地去了解她;以及她的成长、成熟的过程。
上文,只是大略探讨了一下——圣人是如何“列别脏腑”的。
更多的,脏腑各自的功用、相互之间的关系、脏腑之间的病变等等……
更多的,关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中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經臟絡腑,屬有所部。(此句补入)】【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一作“分布”)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等等等等,以后慢慢附上。
这些,都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中的基础。这些不弄明白,做再多的学问也难免根基不扎实的。
可是,好像,现在愿意学习(学习别人)的很多;愿意自己去钻研的,就很少了。
做学问,博采众家是好事。但是,要想突破、形成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要自己去研究了。这时,扎实的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