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行研修】成都高新区菁蓉小学——李蓉
一、思考所得: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我们要知道这些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成长点,所以要养成定期梳理的习惯,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在吉老师的工作室里,我们的学习大致分为五大板块,每一板块交替循环,让我们的专业成长之路紧张而又充实。
二、行动计划:
1.备课
2.小组合作
3.小练笔
三、学习困惑:
教材备课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如何进行小组分工?想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可又怕耽误时间影响教学目标怎么办?作文课上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
四、自主理解(在本次活动所感悟的):
1.备课
吉老师告诉我们要把一堂课备得准,就是要做到目标准、方向准、过程准、效果准。建议我们先要从单元语文要素入手,理清此要素的纵向呈现和在单元内的呈现,再通过课后习题明确此要素在一篇课文中的具体落脚点,最后用准确的习题答案来指导教学目标的定制和教学流程的设计。
最近我在做四下第二单元的备课时,就对比了四上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发现他们都是“提问”,但却又有不同要求:四上是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四下是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提问的范围更加明确,对学生的思维要求也更高一些。
再对比本单元三篇精读课文的课后习题,我确定了每篇课文的具体落脚点:
《琥珀》1.回顾四上所学的提问方法;2.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参考例问筛选出有利于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4.尝试解决问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1.回顾并梳理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写下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3.用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试着解决问题。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1.学完课文后,和同学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2.尝试通过请教别人来解决问题。
然后再找准课后习题的答案,便能很快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如《飞向蓝天的恐龙》我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流程有以下一些环节。最后再对照教学用书之后,发现竟与之不谋而合。我想以后这样备课会让我更加有方向,有信心也更加省时省力。
2.小组合作
关于小组合作我有两个困惑,即如何进行小组分工和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课堂时效?通过吉老师的点拨,分组时我们可以按不同的特长、按自然小组、按相同的志趣······来分,可以设置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等,分工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检察员、板书员、补充员等,但合作学习不是因为老师下指令,让他们合作他才合作。而是出于学生的需求,要实际发挥小组的功能,其人数和人员组成应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决定,因此小组合作应该是动态的。我们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活,”自主性要“显”,不是每个环节都要自主,小组合作要找准“契机”,一节课应该在最难点处开展合作,并呈现好的合作效果。老师要心中有准确答案,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并解决问题。
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中,我是在“提问”的环节开展小组合作,同学们自主组成了四、五、六人的小组积极参与讨论,更有惊喜发现,有部分同学已经提前自发在线上开展了一次小组合作,并形成了小组的问题清单。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而且每个同学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组,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最后由小组代表分享或者小组集体上台分享。
3.小练笔
听了吉老师关于一下《我多想去看看》课后练笔的课例后,我反思了自己在教授这堂课时出现的问题:一下教学时对教科书解读不够深入,教学引导方式过于简单。同学们呈现出来的思维角度虽各有不同,但因缺乏思维层次的渗透,导致学生没有得到更好的提升训练。
因此我总结了在进行课后仿写一类小练笔时,我们既要关注内容表达,也要关注句式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打开思路,大胆联想。比如《我多想去看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内容和句式,学生也可以呈现这样丰富的表达。现在我也尝试从这些方面去关注学生平时的句子仿写,结果他们写出来的句子更加符合要求,内容更加丰富。
再如《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后也有类似的小练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特点:1.段落呈总分结构。2.分写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比写。3.要打开学生思路,不能局限在动物的范围。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先确定总写的内容,然后找出事物的不同方面,再思考这个方面又可以从哪个不同角度对比着写。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写起来思路清晰,主题突出,再加引导便有百花齐放的效果。以下是我们班同学在课上写出的效果。
其实,像这样的实践探索还有很多,这些可能也是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因为这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必从师。
初遇恩师是在2019年9月20日,只见她始终面带微笑,一身优雅、温婉、又充满智慧的气质,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只一眼,便让人经久不忘。我想那也是我最想成为的样子。
师父的每一堂课都给了我们经典的示范。在《王子的替身》阅读导读课上,她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利用预测和猜想来推进阅读,把孩子带进一个没有压力充满快乐的学习乐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每一次偶发事件的处理,都体现着一种诗意之美,一种尊重,一种人文之美。在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一课中,师父从“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写好”三个方面落实教学目标,重点指导学生有困难的地方,并借助范文铺路来突破难点。让我明白只要在课前做足功夫,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自信地写,自主地修改,老师的教变得有迹可循,教学效果也能显而易见。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上她那丰富的、恰到好处的评价语言,例如“课堂上最美的是琅琅的书声。你的朗读不仅灿烂了自己,也照亮了大家!”“你不仅把这段话读出来了,还读出感情来了。”“能找到吗?找到以后老师再来叫你,好吗?”......这样的语言,谁听了会不喜欢呢?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也要多一些这样的鼓励和赞美,少一些不必要的批评和责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信,让自信照亮每个学生成长的道路。
师父的讲座总是会在我们最困惑的地方给予我们引领和启发。《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明白了导读课就是要导兴趣、导思维、导方法,选阅读书要选与作者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有独特的灵魂与气质的作品,要选能开启学生智慧的书籍。《作文指导,在难点处下功夫》让我们明白了习作教学的梯度变化,从写通顺,写连贯,到写清楚和具体,再到写生动形象,有重点地写,最后围绕中心思想有详有略地写。对于作文的指导,一定要在难点处下功夫,一切以学生的实际获得作为标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师父的一次现场答疑,老师们随意挑选一篇课文,师父都能一字不差地说出课后习题要求,并马上给出教学设计思路,精彩绝伦令我折服。我想这背后是师父扎实的教学功底,认真地吃透教材,长期的教学实践和丰厚的文化积累。
在师父的《本真语文》一书中,我读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注意文字负载、传达的内容,更要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认识上有所提升,情感上得到熏陶感染,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从而懂得运用语言的规律,并积淀语感。师父的“本真”就是要做到“本、真、实、活”,让语文回归本质,回归自然。我想学生要真学习、真思考,真发展,我们老师亦是如此。感谢师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督促我们学习。每月的研修日志,定期上交教学设计,总结学习心得,以及工作室轮流任职等,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激励,越过去,便是一种最真实的成长。
老师要追寻阅读之源,拥有育人之德,理清教学之法门,追求致远的教育理想。我会牢记师父的教导“坚持、善思、厚德",勤奋学习,扎根课堂,让自己成长可见,和师父不负相知,让学生不负相遇。
教学目标:
1.借助思维导图回顾主要内容,围绕蟋蟀为何能够取得巨大成功重读有关内容,进行讨论,并能比较清晰地说明理由。
2.朗读描写蟋蟀音乐才华的语句,写出自己对蟋蟀放弃荣誉等一切回家乡的认识。
教学准备:
1.通览整本书,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用横线画出描写蟋蟀音乐才华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回顾小说内容
1.课件画面结合音效创设情境
(那声音像小提琴轻快地叩击着琴弦发出的,又像是竖琴突然受到拨弄。在远离纽约的绿色森林里,如果有一片叶子在漆黑的午夜飘落下来,坠人一丛灌木中,也可能发出这样的声音。这是形容谁的声音?)
设计意图:引出小说的主角和故事发生的地点。
2.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
(有一位美国青年,名字叫乔治.塞尔登,大学毕业后在纽约工作,每天坐地铁上下班。有一天经过时代广场地铁站的时候,他意外地听到一只蟋蟀的叫声,一股暖流涌进了他的心底。咦,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跟自己少年时代在家乡一个草地上听到的声音一模一样。这乡下的蟋蟀怎么爬到大城市地铁站来了呢?于是,创作的灵感迸发出来,他就编织了蟋蟀的这个神奇经历故事。)
设计意图:联系作者的经历以及创作灵感,初步感受蟋蟀的人物形象。
3.出示故事流程图,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借助流程图回顾小说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脉络。
4.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读书的封面。
(“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封面上这枚金色的奖章就是对这本书最高赞誉的证明。)
设计意图:从封面了解这本书的价值意义,同时作者的荣誉也和蟋蟀的荣誉具有相似性。
二、细读部分,交流读书感受
1.出示课件,引出聚焦的话题。
(好书不厌百回读,再读感觉会更妙。一个人、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只蟋蟀,它们性格各异,生活习惯也不同。但是,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这样发出感慨
——)
出示: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之间的真挚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
——《出版者周刊》
引导:是关爱与温情使这只可怜的、充满了恐惧、几乎要绝望的蟋蟀成功了,名震组约。除了关爱、温情以外,还有什么促使蟋蟀成功呢?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再次阅读文本的欲望。
2.重点阅读第六章
(1)自主学习和同伴交流。
(自主学习要求:请安静默读,用浏览、跳读的方式捕捉相关信息。)
学生阅读,老师巡视。
(2)全班互动交流。
引导:抓住关键因素“聪明”“真诚”
(小结:是,我也常常会这样想,品德比聪明更重要。习惯也比聪明重要。勤奋的人能取得一点小成绩,勤奋加聪明能出中等成绩,如果品德高尚还能出大成绩。这是一只具有高智商、高品质的来历非凡的蟋蟀。)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提炼中心词,层层挖掘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感受蟋蟀的形象,探索文本主旨。
3.阅读第八章,交流自己的感受。
(1)师生互动交流
师读,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结合文章说说自己的理解,走进柴斯特的内心世界。
生1
生2
。。。。。。
引导:梳理故事发生的细节过程
(小结:蟋蟀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的高尚行为感动了大家,后来我知道是小伙伴们一起想办法把这钱凑齐了。)
设计意图:运用前面所学的梳理方法,挖掘问题的答案,感受蟋蟀的形象。
4.自由朗读描写蟋蟀音乐才华的片段
(诚实守信,有一颗善良的心,赢得所有大人伙伴的喜爱,即便是一开始对它有误解的小男孩的妈妈也喜欢它了,再加上了不起的精湛的音乐才华,蟋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翻到第十章和十一章,跳读找到描写音乐才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浏览跳读。学生读句子后出示,出示后请一学生配乐明读。
生1
生2
。。。。。。
老师实时点拨阅读感受:
(师:音乐的魅力如此能打动人。连演奏者都在为欣赏者着想。
师:太神奇了,音乐能让情绪暴躁的母亲变成了一位温柔的人。)
生继续读文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描写蟋蟀音乐才华的句子,感受蟋蟀的荣誉。
三、畅谈感受,推荐其他阅读
过渡:渐渐地,蟋蟀柴斯特已经成了纽约最著名的音乐家。可是,它并不快乐,不像过去那样快快活活。它发现荣誉使人疲劳。在家乡的草地上,如果阳光温暖宜人,或者碰上轮皎洁的满月,或者想要跟自己的朋友云雀用音乐交谈,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奏出乐曲,那多好!
1.课件出示文章结尾部分黄叶的描写,学生自由读一读。
(那天黄昏,当他正在演奏的时候,一片黄叶,那年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飘进了车站,恰巧落在蟋蟀笼边。啊,这片落叶来自新泽西州。一阵顽皮的风把它吹过哈得逊河,吹到纽约第四十二街,又把它吹进地下铁道的入口。这片落叶飘下来的时候,柴斯特刚好把一支歌演奏了一半。这片落叶使他大吃一惊,突然提醒他乡下正在发生的一切,使得他的演奏也因此不能继续下去.....)
设计意图:回顾蟋蟀回家乡的原因,引发学生的思考。
2.学生动笔后表达。
引导:蟋蟀回家了,放弃了荣誉,放弃了成功,放弃了众星捧月,也放弃了伙伴的友情。回家了,可惜吗?把你们的心声用笔写一写。
生1
生2
。。。。。。
(小结:我个人觉得,这种爱家乡的情感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那份爱,它的音乐不会如此动人;如果没有对家乡的爱,声音不会如此清澈;如果没有那份爱,心灵不够透亮,演奏的技巧一定受到限制。。。。。。)
设计意图:对于蟋蟀放弃荣誉回家乡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3.推出《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姐妹篇《塔克的郊外》。
课件出示:一份推荐书。
请一位同学读
(蟋蟀柴斯特放弃在时代广场声名显赫的生活,回到了郊外的草原。好景不长。郊外被人类开发建设起来了,住在这里的小动物们将失去它们的家园。柴斯特邀请在大城市里见过大世面的塔克老鼠和亨利猫出谋划策,拯救草原。和喧嚣杂乱的都市相比,郊外的一切是那样的清新和恬静。怎样才能保护这自然的美景呢?塔克老鼠最终想出了一条妙计,整个草原的小动物们立刻行动起来,投入到这让人兴奋的妙计实施中去....)
问:有兴趣看吗?
师:主角不再是蟋蟀了。
课件出示:
(塔克在这本书里成了主角。我不能想象,这本书里要是缺了这聪明绝顶、能言善辩的塔克老鼠会怎样。——亚马逊网站读者评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