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历代称呼

杏林讲坛
公众号

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中医还不叫“中医”,“中”是相对于“西”而言的。古代人对中医称呼极多,这些称呼大多出自历代中医名家的事迹,蕴涵了人们对于这些名家医术与医德的敬佩之情。

一、岐黄

  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有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中国的医术在西方医药尚未传入我国之前称为“岐黄之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并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直至今天,凡从事中医工作的仍是言必称引《黄帝内经》之论。

岐黄与歧黄

  “歧”的意思主要是分歧、岔道、不相同等;“岐”的意思主要是指陕西省的岐山。据文献考证,在古代仅在极个别情况下,岐可同歧一样使用。而岐黄的“岐”代表了一个人,这就是在《黄帝内经》中与黄帝论医的“岐伯”。据说岐伯是岐山人。《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采取黄帝与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的对话形式论述医学问题,而主要是黄帝与岐伯的对话,因此后来人们用“岐黄”表示《黄帝内经》或中医。可见,“岐黄”中的“岐”,不能用“歧”来代替,也就是说写成“歧黄”是错误的。岐伯也不能写成“歧伯”。

二、医中圣手

  《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三、扁鹊卢医

  《史记扁鹊仑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扁鹊卢氏即“正统神医”也。

四、悬壶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而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结果发现这个神奇的老头,每到落市关门后,他就跳入葫芦里。古代医药不分家,就把“悬壶”作为行医的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将葫芦作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后人称医生的功绩为“悬壶济世”。

五、杏林

  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5株,轻者1株。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人们非常感谢他,送他匾额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这些赞誉之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杏林飘香

杏林飘香,专注中医!每天分享中医类优质文章、推荐中医名家名师名方,分享中医药知识干货、免费赠送中医电子书籍等。传承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知识~
公众号
六、虎守杏林

  传说,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没有吃人的凶相,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样子,是求董奉治病。董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老虎点头走了。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垂守杏林。今人用“虎守杏林”,意在褒扬像董奉那样高超的医术。

七、再世华佗

  华佗一次在途中,见有人出殡,他看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于是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八、青囊

  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日:'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日:'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九、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措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

十、橘井

  “橘井”说的是西汉道士苏耽的故事。苏耽事母至孝,成仙之前告诉母亲将有瘟疫流行,用井中泉水泡橘叶可以治病。第二年过年疫病爆发,他母亲用这个办法医治了无数病人。后来人们就用“橘井泉香”来称赞中医。

十一、大夫

  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官员的通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代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5)

    ​<黄帝内经>一个养生的宝典(5)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  谭电波研究团队 [拓展] 本书主角:黄帝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 ...

  • 历代名医总结的中医诊病口诀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1.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苔黄腻热正在肝胆,苔黄炎热正在脾胃. 3.病不辨则无以乱,乱不辨则无以痊. 4.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5.克敌 ...

  • 集结号:历代中医高人的名言录!(一句大全)

    一.天人合一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

  • 良附丸,历代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医生说:两味药,治两脏

    肝脾胃同居中焦,生理病理都常连在一起. 肝容易气滞,容易生气,容易上火. 脾容易虚,容易被湿困. 胃每天接受各种寒热属性食物,容易受寒热影响,出现寒胃.热胃. 肝郁气滞容易横逆犯脾胃中焦,困脾则出现吸 ...

  • 历代的中医大家,竟然大多是业余中医

    每个人都知道中医是文化,文化是什么?简单地说,文化应该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的统称把,也就是说文化只能存在在生活中,存在在地区百姓人类的生活中,如果文化远离百姓那还是文化吗? 中医是古圣人神人通过对建立 ...

  • 历代中医大家,竟然大多是业余中医!

    每个人都知道中医是文化,文化是什么?简单地说,文化应该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的统称把,也就是说文化只能存在在生活中,存在在地区百姓人类的生活中,如果文化远离百姓那还是文化吗? 中医是古圣人神人通过对建立 ...

  • 中医名言200则!历代名医临证用药汇总

    以下名医临证用药是历代中医传下来的,在传递过程中可能有走形,欢迎大家在评论里讨论! 中医名言200则 1.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2.缩 ...

  • 别小瞧!这五种蔬菜的根,是历代中医的好帮手,比黄金还珍贵!

    菜根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生活垃圾,许多人都将其扔掉,但是这些蔬菜根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药用价值. 对养生有奇效,下面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蔬菜根的医学价值以及不同蔬菜根的不同食疗方. 一:葱根 具有解 ...

  • 历代名医总结的中医诊病口诀!

    Official Account 1.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2.苔黄腻热正在肝胆,苔黄炎热正在脾胃. 3.病不辨则无以乱,乱不辨则无以痊. 4.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5.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反. ...

  • 五种蔬菜的根,是历代中医的好帮手,比黄金还珍贵!

    常见菜根的医疗保健作用与食疗方 01 葱根 具有解热.泻火.止血和镇咳之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皮肤生疮.痰多咳嗽症. 食疗方:用大葱根7个,梨1个,加蜂蜜适量,水煎服:治皮肤生疮症,可用大葱白连根须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