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内金治疗胆结石
鸡内金治疗胆结石的用法用量:先将鸡内金无数晒干,晒干后在锅上微炒(鸡内金也可以生用)后,用石臼舂成粉状备用,每天吃饭后舀一至二勺鸡内金干粉在口中与核桃仁细细嚼5—6分钟后吞下即可。
使用此胆结石的治疗方法时的注意事项:服用该处方时,出现饭量增大,口渴现象,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口渴多喝点凉开水。鸡内金一般用高山土鸡的最好!
鸡内金治疗胆结石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不具有普遍性,需要谨慎对待。因此及时的正规治疗是更重要的,这种土方法可以作为辅方适量食用,但要谨遵医嘱。
治胆囊结石的偏方有吗?不知道有没有治胆囊结石的偏方?
AMDGE5TD1BDBFWST8QSW017VXTV26EBN 胆结石是胆管树内(包括胆囊)形成的凝结物,是临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腹痛、急性炎症,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出现下列并发症:黄疸、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但大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症状。
R2RWG0W0J8VFMFYXX4CA2A08CGHK9Q7K 依据结石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从我国80年代初全国调查结果看,胆囊结石发生率约为52.8%,肝内胆管结石为36.2%,胆总管结石为11%。
YRKD5V97TSBQ5R8FUW3111JD1FGYE9QT 那治胆囊结石的偏方是怎样的呢?
19FVVHR2U5F9Y93M82RBK5HX55BPB9RG 中医处方(一) 【方名】胆结石简易方。 【组成】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 【用法】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备注】一位老患者得了胆结石症三年,花数千元也没有完全治好。而服用此方10天后,B超检查胆内结石不见了。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历史上,彝族由于严重缺医少药,所以,一旦有病痛什么的,全靠土偏方来治疗,这里介绍一则凉山彝族民间经常用的并且很有效果的治疗胆结石祖传偏方,祝大家健康长寿:
1GNV8CK9416VH8EQCVQCHB6VQGPP62QH 胆结石,彝语叫“季尔”或“吉尔玛”;胆结石痛,彝语叫“吉纳”或“吉公”,也说“印莫吉阻”。
CY8EM7CVEE6JYMDWQKAFJBYP9S4QNV32 药方原料一:彝语“瓦黑布鼓”,汉语“鸡内金”。
AMFJ0Y34FUX34MV33RYJR8Y1YH4T2M6H 药方原料二:彝语“寺弥”,汉语“核桃仁”。
A48A4UWRF5YPCVJNV1MWWGA1NEJET92U 用法:将鸡内金无数晒干,将鸡内金晒干后在锅上微炒(鸡内金也可以生用)后,用石臼舂成粉状备用。
MCRYBJX8U72K88M3XFX108MTT6MP8EW6 用量:每天吃饭后舀一至二勺鸡内金干粉在口中与核桃仁细细嚼5—6分钟后吞下。34204J992C2PDQSDSFGAA0TCRW55W7YC
本文版权受法律保护,转载请注明,
每日用金钱草30克、鸡内金20克煎汤当茶服用,长期坚持,对胆结石有疗效
胆结石
1、治胆结石症,大金钱草90~250克,水煎服。
2.治胆石症、胆囊炎,用胶布粘上王不留行籽,贴在相应消化系统的耳穴上。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并在三餐后和临睡前各按压1次,每次15分钟,使耳穴部有病胀感,耳廓有灼热感。
3.治胆石症,玉米须50克,加水煎汤饮、可随时不拘量饮用。
4.治胆结石,虎耳草30克,以米酒与水各半煎,每日1剂,连服3~4周,至结石全部排出。
5.治胆结石,威灵仙60克,每日2次煎水内服。
6.吊南瓜蔓泡水喝可排结石:吊南瓜蔓100克(鲜的加倍),洗净切碎,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服用方法: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均可饮用,一天只喝一瓶,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开始排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则证明结入全排净,不用再喝药了,忌辣、酒,特别是肥猪油。
加味五金汤,对肝胆结石、尿路结石,按诊察辨治有一定的效果。
组成: 金钱草30g,海金沙15g,鸡内金10g,金铃子10g,川郁金10 g, 玉米须15g。
功能: 清利湿热,化结排石。
主治: 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胆囊及泌尿炎症等。
用法: 水煎服。
化石药方
药方原料一:彝语“瓦黑布鼓”,汉语“鸡内金”。
药方原料二:彝语“寺弥”,汉语“核桃仁”。
用法:将鸡内金无数晒干,将鸡内金晒干后在锅上微炒(鸡内金也可以生用)后,用石臼舂成粉状备用。
用量:每天吃饭后舀一至二勺鸡内金干粉在口中与核桃仁细细嚼5—6分钟后吞下。
该土秘方经过成千上万人实践,疗效不错。但是,要必须每天坚持服用,一般吃上半年左右后,胆结石可以化小,并且胆结石患者不会再痛。
注意事项:1、服用该处方时,出现饭量增大,口渴现象,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口渴多喝点凉开水。
每天吃核桃。每晚睡前吃,每次五个大的
1, 核桃仁120克,纯香油30-60克.煎炒后,拌冰糖90克,一日分三次服用.
4 排石小秘方
就寝前及起床时,服用3汤匙橄榄油,配一杯柠檬汁。许多胆结石可从粪便排出。也可用葡萄柚汁取代柠檬汁。另外,可试用蓖麻油敷袋,放在胆囊部位。
5 、多吃金橘,金橘生食多多益善,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治胆囊炎、胆结石。
6、药草茶草决明子15—30克,煎汤代茶频饮,既能润肠通便,又可降低血胆固醇,每日l剂,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8 鸡内金乌梅汤,鸡内金300克,烘干碾细粉末,乌梅10个煎汤,取鸡内金粉6—10克,乌梅汤送服,每天3次,可治胆结石及预防此病。
9 蒲公英粥, 蒲公英50克,洗净切碎,水煎取汁去渣,与粳米如—100克、冰糖适量煮成稀粥,每日早晚各1次,连食1周。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18 排石汤:枳壳9g,木香5g,元胡15g,栀子12g,虎杖30g,金钱草30g,大黄15g。适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症病人。一般每天服1帖,分2次服用。对青壮年病人,可每天服2帖,分4次服用。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中药治疗有调节胆道功能、刺激胆汁的分泌、控制感染,并排出结石的作用。
22 胆道排石汤。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3 胆石通消糖浆。郁金15克,木香15克,黄芩15克,茵陈26克,川楝子9克,虎杖30克,玉米须20克。将木香打成粗粉,提取有效成分。另将余药经整理后混合煎汁,共煎2次,每次务使水面高出,材,经煮沸20分钟(指沸后时间),过滤。滤液合并静置沉淀24小时,再吸取上清液浓缩至一定量,加入蔗糖煎沸使溶解,出料前5分钟加防腐剂,过滤。滤液与木香提取液混匀,分装于100毫升,每次饭前15分钟服33毫升,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停药1周后进入下1疗程。冷和平方。
胆结石的发病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并放射到肩和背部,且低烧、恶心、呕吐、寒战、大汗淋漓甚至伴有黄疸。这些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与胃肠、肝脏疾病的症状很相似,所以病人在一开始会因误以为是胃肠疾病或肝病做非胆结石症检查,而自行耽搁确诊时间,而一旦确诊,医生还会看其是否对手术及麻醉形成有影响的疾病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1、“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安静结石):所谓无症状即没有胆绞痛,几乎无症状,甚至终生不被发觉。有时仅有轻微上腹闷胀、隐痛、不适、嗳气等,进食油腻后症状更明显,易被当作“肝炎”、“胃炎”。查体右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当胆囊积水时可被触及。
2、胆绞痛: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向肩、背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为结石嵌顿所致,有时因体位改变,嵌顿解除而症状消失;否则会继发感染、化脓、坏疸、穿孔而出现发热、腹膜炎、休克等症状。胆绞痛多于饱餐或进食油腻后发作,少数病人在夜间发作。
3、黄疸:结石落入胆总管或嵌顿于胆囊颈部的结石压迫胆总管均可造成梗阻性黄疸。
胆结石药方
【辨证】肝胆湿热蕴结,胃肠实热
【治法】清热化湿,通里攻下,利胆排石。
【方名】三黄排石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子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50克,双花15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厚朴12克,芒硝10克(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威灵仙6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胆管泥沙样结石。
▲柴胡、木香各15克,郁金、白芍各20克,枳壳30克,生鸡肉金、金钱草各25克,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0克,硝石(火硝)5克。每日1剂,水煎服。若大便燥结甚,大黄增至20克(后下)。可随症加味。
▲柴胡、郁金、枳壳、川楝子各20克,广木香、虎杖各15克,大黄15-20克,芒硝10克(后下),陈皮12克,制香附25克,广金钱草15-3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早晚饭前20分钟分服,12天为1疗程。停药3天后进入第二疗程。
胆结石是常见的急腹症,中医称“胆涨、结胸、肋疼”。民间常用药物治疗,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排石效果较好。
1:药物排石
处方:茵陈、青皮各50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槟榔20克,大黄、香附、延胡、砂仁、鸡内金各15克,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6天间歇1天。20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86.8%
2:处方:海金沙、满天星各30克,大枣10枚
用法:煎水代茶饮,日饮数次。
疗效:用药5剂症状减轻,1个月可愈。
胆结石的饮食疗法
1. 多摄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完全谷物等。
2. 限制胆固醇的摄取量。绝对不吃内脏、蛋黄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3. 多补充维生素K,如:菠菜、花椰菜等都有丰富含量。
4. 禁食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马铃薯、甘薯、豆类、洋葱、萝卜、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
5. 牛奶只限于饮用脱脂奶。
6.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黄绿色蔬菜。
7. 烹调食物少用煎、炸,多采煮、炖、清蒸的方式。
8. 禁食脂肪含量多的高汤及美乃滋。
9. 口味尽量清淡,调味料应有所节制。
10.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解毒化石,胆结石秘方。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胆道排石汤的治疗理论,主要是清热、疏肝、利胆、理气、通里攻下。经过各医院临床观察,此汤药有能使肝胆液分泌增加、胆囊收缩、奥狄氏括约肌舒张及抑菌等作用,还能起到由上而下的内冲洗作用,使肝胆管内结石松动而排石。
胆道排石汤的疗效各有差异,临床分型有:
(1)气滞型:病情一般较轻,常以胆道排石汤1号(枳壳9g,木香6g,黄芩9g,银花15g,茵陈30g,大黄9g,芒硝9g)为主,服药后可减轻和消除症状,排出结石多半为泥沙状。排出后症状缓解,但因胆管内有残余结石,易复发,不易彻底治愈,需长期服药。
(2)湿热型:病情较急重,治疗时要配合输液及抗生素。常以胆道排石汤2号(枳壳9g,木香6g,黄芩9g,黄连3g,大黄6g)、3号(枳壳9g,木香9g,青皮9g,黄芩9g,柴胡6g,茵陈30g,陈皮6g,白术12g)为主。服药后一般1~5天内可排出结石,且数量较多,体积较大,症状消除,效果较满意。
(3)中毒型:病情重,感染重,有脱水或休克等情况。需要先纠正休克、控制感染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常以胆道排石汤2号为主。如结石排出后,中毒情况较快改善,还可与西药结合总攻。
治疗胆结石土方
用杨桃煮猪肝,最好早上去买猪肝比较好.能找到酸杨桃更好.二种东西合在一起煮一大锅.一天喝两水壶,就喝煮好的水.其它东西就不要吃了.本人只喝了一个多月就好了.掉到膀胱时会很痛,多喝水..再多跳几下..呵.水喝多了冲尿道.拉多几下尿尿就出来啦.这方法又实用又省钱.去医院打激光也只是打碎而已.不怕刀割的话就开刀起最方便
治疗胆结石的土方;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鸡内金粥
[ 配方 ] 粳米 100 克,鸡内金 6~10 克,白糖适量。
[ 制作 ] 先将鸡内金洗净灰尘,沥干,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再将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米开汤未稠时,加入鸡内金、白糖同煮,煮沸后待粥稠汤黏时即可停火,不宜久煮。
[ 用法 ] 每日 2 次,可作早、晚餐食用。以温热为宜,忌冷服。
[ 功效 ] 补中益胃,缓急止痛,化石排石。
胆石症患者宜吃核桃
医学研究发现,食物中的黏蛋白与人体胆汁中钙离子和非结合型胆红素结合成胆石支架的晶核,从而形成胆结石。
在核桃仁中含有一种丙酮酸物质,它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非结合型胆红素的结合,并能使其溶解、消退和排泄。
因此,多吃核桃有利于防治胆石症。平均每天吃四个大核桃或十几个小核桃,不要间断,胆石症病人在服用3个月后症状可明显减轻。半年后可以康复。胆石症病人不妨试试。
营养产品调理建议:
■3 倍用量:奶蓟蒲公英片,卵磷脂,维生素B族
■2 倍用量:深海鱼油,维生素C
倍健奶蓟蒲公英片 :具有保肝利胆作用可调节胆汁的分泌,帮助消化脂肪。
倍健卵磷脂 :具有亲水亲油性质,可以乳化脂肪,阻止结石沉积,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保持液体的状态,阻止胆结石的形成
倍健维生素B族 :合成代谢的酶,促进新陈代谢
倍健维生素C :具有抗氧化和解毒的功效,参与胆固醇的代谢,如缺乏导致胆结石出现。
倍健深海鱼油 :调节血脂,帮助消化脂肪,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胆结石的治疗与预防
卵磷脂胶囊,胆结石的“消化军”:分解吸收胆固醇,液化胆汁中的胆固醇,防止并化解胆结石。
1:药物排石
处方:茵陈、青皮各50克,金钱草、郁金各30克。槟榔20克,大黄、香附、延胡、砂仁、鸡内金各15克,姜黄10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服6天间歇1天。20剂为1疗程。
疗效:用药1-2疗程,有效率86.8%
2:处方:海金沙、满天星各30克,大枣10枚
用法:煎水代茶饮,日饮数次。
疗效:用药5剂症状减轻,1个月可愈。
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方19首)
关键词:授权模式:无限制 阅读次数:811
上一篇 治肝脓疡(肝痈)秘方(方1首)下一篇 治胆道蛔虫病秘方(方7首)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
53.1 变通大柴胡汤
【来源】刘渡舟,《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
【功用】疏肝利胆。
【方解】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能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肝舒肝止痛;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腑清热、利胆消炎;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泄热,入气分行气解郁,入血分凉血化瘀,为血中气药,并有利胆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多为苦寒之品,故对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忌用。临证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53.2 变通一贯煎
【来源】顾伯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地12克,首乌、枸杞各9克,茵陈、虎杖各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肝柔肝,疏肝利胆。
【方解】胆囊炎、胆石症多为肝胆湿热之标实证,又有肝阴不足之本虚证,本虚标实,治当兼顾。故方中以生地、首乌、枸杞甘寒补肾、滋水涵木、养肝柔肝;茵陈、虎杖、大黄清热利胆、消炎化石;山楂、麦芽、内金消食化滞以健胃,内金尚有化石之能;玫瑰花舒肝和血;佛手、绿萼梅舒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滋水涵木,疏肝利胆之效。本方标本兼顾,一方面滋阴扶正,使水生木旺而不恋邪,一方面清泻祛邪,使炎消石溶而不伤正,相反相成,正复邪除,故收效颇著。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阴不足者)。临床胁痛隐隐,体倦乏力,口干咽澡,头晕目涩,舌质红,体瘦小,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为特征。
【疗效】临床屡用,收效颇著。
53.3 金钱利胆汤
【来源】张羹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钱草60克,平地木、板蓝根各30克,枳壳9克,柴胡3克,赤芍、白芍各9克,生军3克(生大黄,后下),生甘草3克,硝矾丸4.5克(分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热,利胆排石。
【方解】方中金钱草功擅清热利湿、利胆、溶石、排石为君;硝矾丸、生军利胆排石、溶石为臣;板蓝根、柴胡、枳壳疏肝清热解毒;赤白芍、平地木养血、凉血、活血为佐;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胆、排石之功。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寒热、厌油、口苦、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多年应用,每收良效。一般服10剂即可见效。
53.4 加味五金汤
【来源】俞慎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金铃子、川郁金各10克,玉米须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胆,化结排石。
【方解】中医认为,饮食厚味,劳逸失宜,则湿热内蕴,郁于肝胆,不通则痛,内灼胆汁,炼液成石,或湿热蕴于下焦致淋,煎熬尿液则成石淋等。根据湿热内蕴、炼液成石这一病理特点,而采用清热利湿、化石排石的药物配伍成方,故方用金钱草(为大金钱草)苦酸凉,入肝胆肾膀胱经,清热、利水、通淋排石;海金砂甘淡寒,入小肠膀胱经,清热、利水、通淋;鸡内金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脾胃、消食滞、止遗尿、化结石;郁金辛苦寒,入心肝肺经,行气活血、疏肝利胆;金铃子清热利湿、理气止痛、玉米须甘平,利胆、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胆、消炎、排石之效。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加减】肝胆结石加枳壳、朴硝各6克;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后入);尿路结石加石韦、猫须草各12克;有绞痛者,加元胡粉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不但病情能得以控制,而且结石也多随之而化。
53.5 舒肝汤
【来源】盛国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香附、郁金各10克,枳壳6克,赤芍15克,枇杷叶10克,藕节15克,川芎9克,百合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舒肝理气,行气活血。
【方解】方中以香附为主,行气之中兼能理血,辅以郁金,破血之中兼能理气;主以枳壳,入脾、肺而理气消胀,辅以赤芍入肝经而活血散瘀;枇杷叶专入气分,降肺胃之气逆;藕节专入血分,宣经络之瘀滞;川芎活血兼能行气;百合养阴柔肝以润燥,并防诸气药辛燥伤津之弊。诸药相伍,功能行气解郁、舒肝理气,使气行血运、源洁流清。
【主治】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等。证属肝气郁结、肺气怫者。临床以胸胁闷痛或呼吸迫促等气机不得舒畅之症为特点。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附记】治病常法不应,另辟蹊径。从肺肝论治,从气血入手。调气不忘活血,理血不忘调气。气血同调,肝肺兼治,故顽症可愈。
53.6 威参汤
【来源】胡树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威灵仙、丹参、连翘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行瘀,通络止痛。
【方解】本病病因较多,但胁痛是其主证,瘀血、郁热,是其病机核心。方中以辛散温通咸软之威灵仙,通经络而止痛;苦微寒入血分之丹参凉血、行血、祛瘀;苦微寒之连翘清热,消痛、散结。全方清热而不伤中气,行血瘀而不损气血,以此为主方加减变化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简效宏,取效颇著。
【主治】慢性胆囊炎。
【加减】如大便不通,或虽通而黏滞不爽,加枳实、二丑;腹胀、便溏、食少难消,加白术、莲肉、麦芽、炮姜;口干、咽燥、善饥、烦热、便干、溺赤,加杭芍、沙参、石斛、丝瓜络、天花粉、冬瓜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加赤芍、栀子、莲子心、芦荟;口甜而苦涩,加生半夏、莱菔子、冬瓜仁、佛手、川厚朴、桔梗、杏仁;合并胆石症,加金钱草、鸡内金、穿山甲;瘀血症状典型者,加水蛭、全蝎。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附记】另有一食疗方:小米30克,核桃2个(去硬壳)共煮至米熟,食之。每日1次,连服3个月,对于巩固疗效,大有裨益。因核桃肉甘涩富油脂,故用量以2个为宜,多则有腻胃滞中生热之弊,不能坚持久服,应予注意。
病非一日,非旦夕可奏全功。调畅气机,升降中枢,顾护胃气;节饮食,适寒温,和喜怒,医患结合,至为重要。
53.7 清胆消炎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20克,知母、黄芩、黄连各9克,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柴胡6克,青蒿5克,丹皮9克,滑石12克,龙胆草、川郁金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退烧,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解】病由气滞血瘀、湿热夹杂所致。病为急性,此时湿热,尤以热盛为著,故用大队清热退烧之品——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龙胆草,配以柴胡、郁金解郁化瘀;青蒿、丹皮养阴活血清热;滑石利湿,诸药配伍,其清热退烧、消炎止痛之功甚著。
【主治】急性胆囊炎,高烧,胆囊肿大疼痛。
【加减】若恶心呕吐,加竹茹、藿香、清半夏;黄疸加茵陈、栀子;大便燥加大黄;胸脘痞闷,加枳壳、苦桔梗;腹胀加莱菔子、大腹皮;神志朦胧,加牛黄清心丸;烧退后,胆囊肿大疼痛不减者,加川楝子、元胡、生鳖甲、三棱、莪术、桃仁、犀黄丸等。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3.8 金钱开郁散
【来源】魏长春,《中医杂志》(2)1989年
【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
【方解】本方所主之病证,系湿热、气郁、结石阻于胆道,以致通降失职所致。本方系根据张仲景四逆散加味而成。方取柴胡疏肝达郁;枳实理气泄浊;白芍缓急止痛;甘草益胃和中;郁金解郁止痛;大贝母化痰散结;乌贼骨中和胃酸。金钱草一味,有清化湿热、解毒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金钱草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滑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还能使小便变为酸性,而促使存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综合全方的作用,具有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之功。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加减】作者经验,用本方宜随症加减,若兼脘痛,加蒲公英、甘松、天仙藤;若阴虚血热、烦躁、头昏头痛,舌质红绛者,则去柴胡,加焦山栀、决明子、旱莲草;若舌边有瘀斑,或妇女有痛经、经血色紫量少,加川芎、当归、丹参,或失笑散。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凡胆病湿热壅盛、大便秘结、出现黄疸者,即非本方所宜。
53.9 利胆解郁汤
【来源】任继学,《中医杂志》(2)1989年
【组成】柴胡15克,茵陈50克,马齿苋、金银花、川楝子、元胡各15克。
【用法】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煎服,每日1剂,头、二煎早、晚饭后半小时分服。
【功用】清热利湿,利胆解郁。
【方解】《灵枢·胀论》描述“胆胀”的症状“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颇类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此方适用于肝郁不伸、湿热内壅、胆失通降者。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茵陈利胆清热;金银花清热解毒,川楝、元胡泄肝镇痛。马齿苋是治疗湿热下痢之要药,方中选用之,取其凉血解毒之功。药简力宏,功效非凡。
【主治】慢性胆胀病。症见右胁下作痛及压痛,经常向右肩背放射,纳呆,口苦,腹胀,恶心欲呕,反复发作,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者。或有黄疸病史。胆囊炎见上述证候可以用之。
【加减】作者经验,运用本方应随症加减,如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少阳证候者,加黄芩、龙胆草各15克,清半夏10克,送服紫金锭1锭;偏湿热证候者,加木通15克,滑石75克,郁金30克,青皮15克,送服紫金锭1锭;偏胆郁证候者,去金银花,加砂仁壳10克,香橼皮15克。
【疗效】屡用效佳。
53.10 利胆排石汤
【来源】费宗祥,《新中医》(11)1987年
【组成】柴胡、广郁金、枳壳、木香(后下),炒山栀子、茵陈各10克,生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焦山楂15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按常规煎煮3次,共取药汁600毫升,和匀,分3份,于早、中、晚饭前20分钟顿服。连服35天。
【功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排石。
【方解】方用柴胡、郁金行气解郁、疏畅枢机;茵陈清肝胆之湿热,得大黄、山栀子之助,使湿热从两便分解,则清湿热、利肝胆之力尤著;金钱草清湿热、化结石;木香行气止痛与枳壳为伍则功效益增;山楂为消肉食积滞之要药,与木香相合,更增芳香健胃、消胀止痛之功。合用之,则可使肝胆疏、枢机利、湿热清、结石除。据有关实验资料证明,投本方有关药物10~20分钟,即可使胆汁分泌明显增加,40~60分钟,胆囊明显收缩,奥狄氏括约肌相应松弛,有利于胆石排出。本方随症加减,长期服用,未见伐胃伤脾现象。
【主治】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等。或合并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或慢性胆囊炎。
【加减】肝郁气滞型,加制香附、小青皮各10克;肝胆湿热型,加炒黄芩10克,并适量增加茵陈剂量。肝郁脾虚型,加白术、茯苓各10克,党参12克,或加炙黄芪15克;结石过多、过大者,酌加金钱草、海金砂(包)各15克,鸡内金10克,囊壁粗糙、增厚者酌加炙乳香、炙没药各6克,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肝管结石及术后残余结石,加三棱、莪术各12克;痛甚加元胡15克,川楝子12克;纳差,加鸡内金10克,谷芽、麦芽各12克;呕恶加法半夏、陈皮各10克;便秘加芒硝10克(分冲)。同时配合脂餐,耳压疗法(附后)。
【疗效】治疗64例,以本方为主配合脂餐,耳压的三联法后,治疗1疗程者43例,2疗程者18例,3疗程以上者3例,结果:临床疗效:显效28例,有效36例,有效率达100%;排石效果:药后次日排石者4例,周内排石者54例,半月内排石者6例,未见治疗半月以上似未排石者。其中排石最多的胆囊结石为500余粒(多为黄豆,绿豆大小);排下最大的胆囊结石为1.6×1.1厘米,排下最多的肝内胆管结石为30余粒(多为黄豆、绿豆大小),排下最大的肝内胆管结石为1.0×0.6厘米。按照要求复查B超或胆囊造影,X线平片摄影40例,提示结石排净者5例,明显减少者27例,减少者3例。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三联法,即中药+脂餐+耳压。脂餐,即服上药后20分钟进餐。治疗期间,患者每餐均需适当加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如猪蹄、油煎鸡蛋、猪肉等。为避免日久厌食,可不断更换烹调方式或交替食之。耳压疗法:①取穴:肝、胰、胆、胰腺、胆管、胃、十二指肠、三焦、交感、眼、耳迷根;②加减:痛甚加神门:便秘加便秘点;③操作:常规消毒患者耳廓,并将事先备好的黏有一粒直径为0.1厘米大小的王不留行子的0.5×0.6厘米的胶布,准确分贴于上述耳穴上(贴前,可以探针寻找压痛点,胆石症患者之上述耳穴多数压痛点均较明显)。每次贴一耳,左右轮换,每周贴2次,连续5周。嘱每日餐毕,取仰卧、屈膝位,胆总管结石及肝管结石患者取坐位。然后自行用拇、食两指以适当指力压耳穴。压迫耳穴时切勿使贴于耳穴上之药丸移位或脱落,以免影响疗效。
53.11 清胆汤
【来源】经验方,《急腹症方药新解》
【组成】柴胡、黄芩、栀子、郁金、枳壳、大黄(后下)各15克,金银花、茵陈、金钱草各25克,黄连、芒硝(冲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理气开郁、利疸止痛、通下解热。
【方解】方中柴胡、郁金、枳壳疏肝利胆、行气止痛;黄芩、栀子、黄连、金银花、金钱草清热解热;茵陈利湿利胆;大黄、芒硝攻下通里。合而为方,互助为功,治疗胆囊炎症力专而效宏。
【主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属郁结型者。
【加减】热结型,加蒲公英、连翘各25克;热厥型,加人参15克,麦冬、五味子各20克;有瘀证者,加当归、红花各9克;伴有高热昏迷者,加犀角1克,冲化后由胃管注入。
【疗效】屡用皆效。
53.12 茵柴清胆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北柴胡6克,茵陈蒿9克,大黄3克,黄连6克,丹皮、金银花、大青叶、枳实、乌药各9克,栀子6克,猪苓15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功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解】本方由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大黄牡丹皮汤等加减化裁而来。方用柴胡和解少阳;茵陈利胆退黄;大黄、枳实内泻热结;丹皮凉血清热;黄连、栀子、大青叶、金银花清热解毒;乌药理气止痛;猪苓除湿利便;甘草解毒。大队清热解毒药物的运用,对于因胆管阻塞或致炎性细菌侵袭所致的胆囊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急性胆囊炎。
【加减】湿重,加泽泻、车前、茯苓各9克。
【疗效】屡用效佳。
53.13 消癥积汤
【来源】张羹梅,《临证偶拾》
【组成】荆三棱、蓬莪术各9克,金钱草60克,硝矾丸4.5克(分吞),青、陈皮各4.5克,赤、白芍各9克,生川军3克(后下),车前子30克(包煎),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利胆。
【方解】本方主要适用于胆囊肿大积液者。胁肋属肝,右胁下块物则属于肝经积血。故方用荆三棱有“通肝经积血”,(《汤液本草》)的作用,与蓬莪术同用,则破血祛瘀、消积止痛的作用更好。大黄亦是“下瘀血,破症瘕积聚”(《本经》)的要药,同时有利胆作用。车前子配合赤白芍,则养肝柔肝的功效更佳。又以青陈皮、金钱草、硝矾丸等疏肝、利胆、消石的作用。诸药合用,活血化瘀以消癥,疏肝利胆以消石,其功甚著。
【主治】梗阻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液。症见右胁疼痛、时时泛酸、痛处拒按、肿块、脉弦、苔腻。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病初愈后,应改用参苓白术散加金钱草、硝矾丸善后,巩固疗效。
53.14 利胆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红柴胡、法半夏、炒栀仁、炒枳壳、莱菔子、川郁金、瓜蒌皮、焦山楂、炒神曲、枯黄芩、龙胆草(酒炒)各10克,大腹皮15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可连服5剂。痛胀愈后则停药,以后病发可以服此方数剂。自然逐渐减轻而痊愈。
【功用】苦辛开泄、宣湿清热、行气解郁。
【方解】本病为肝胆两经气血郁滞而成。故方用柴胡平肝胆相火,散血凝气滞,治五脏寒热邪气;用半夏开郁下气、散痞消胀、宣通阴阳;用栀子利三焦、解六郁、清热散结;用枳壳散留结、消胀满、散血破坚;用莱菔子化滞散瘀、消胀下气;用瓜蒌皮除热解郁、下气消痰;用郁金破瘀行气、散肝解郁;用黄芩除脾土湿热、泻肝胆;用山楂去食积、消油腻;用神曲泻胀满、消积滞;用大腹皮降逆气、消痞满;用生姜消胀满、开胃气。诸药相伍,共奏苦辛开泄、宣湿清热、行气解郁之功。
【主治】胆囊炎。症见右上腹膨满胀闷、胆囊压重、气逆嗳饱、甚则呕吐、右胁痛或时剧痛、食脂肪过多或油炸食物则痛发。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3.15 疏肝利胆汤
【来源】李培生,《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草),金钱草各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白芍、炒枳实各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解】本方是李教授多年临床诊治肝胆疾病的经验方,对肝胆湿热证有良好的疗效。本方是以经方大、小柴胡汤、四逆散为基础,又综合时方之有效药味加减变化而来。方用柴胡苦平疏木解郁;黄芩苦寒清火泻热,柴胡引达,黄芩苦降,升降协调,最能疏肝利胆,而为本方应用之主药。海金砂(系中草药之海金砂)、金钱草二味寒凉清利湿热,从而协调柴胡、黄芩发挥疏肝利胆之作用。鸡内金化石磨坚、消积导滞,使肝胆疏泄功能得以恢复正常。郁金理气解郁、和血散结,佐芍药以和营舒急。金铃子入肝行气、止痛解结,伴枳实以消痞除满。茯苓白入气分、赤入血分,本方用赤茯苓深入血分而利湿行水。车前子通气道、利小便,使肝胆湿热蕴结之邪,得以从小便而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肝胆湿热蕴结之证(包括胆系感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急性黄疸以及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等)。
【加减】黄疸色深加茵陈;泛恶欲呕加炒川连、法半夏、橘红;腹胀加川厚朴、大腹皮;大便秘结,加酒洗川大黄;胁肋胀甚,加青皮;胁肋痛甚,加玄胡索;小便不利加滑石、猪苓、泽泻。又曾试用本方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治疗肝癌晚期病人出现黄疸者数例,亦有暂时缓解作用。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甚佳。
【附记】本方是李教授多年临床诊治肝胆疾病的经验方。据临床长期观察,用治肝胆湿热证确有良好的疗效。
53.16 通胆汤
【来源】李浚川,《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实10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遂、大戟各3克,白芥子10克,虎杖12克,金银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功用】疏肝利胆,通络止痛。
【方解】中医文献本无胆囊炎、胆石症之名,但类似记述颇多。如《灵枢·胀论》有“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金匮要略》之“悬饮内痛”证,《景岳全书》之“痰饮停伏,胸胁疼痛”等,都与本病相近似。且治疗都以逐饮去痰为主,本方即寻源于此,如方中以控涎丹为主方,意在逐痰饮以利胆道之开通。方中四逆散虽为“少阴病,四逆”而设,但柴胡、白芍、枳实都有疏肝理气、散结缓痛的作用;黄连,吴茱萸能清热平肝和胃,有“左金平木”,调和肝胃之用;再加金银花、虎杖以清湿热;砂仁、木香以和胃,共奏疏肝利胆、排石止痛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发热加连翘、蒲公英;痛甚加延胡索;小便短赤加白茅根、茵陈草、金钱草;发黄加茵陈、黄柏;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呕恶加陈皮、白术。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附记】消化道出血及孕妇忌服。
53.17 利胆消胀汤
【来源】董建华,《光明中医》(3)1988年
【组成】柴胡、白芍、香附、枳壳、苏梗各10克,青、陈皮各6克,郁金、香橼皮各10克,佛手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理气通降、和胃利胆。
【方解】本方是治疗胆胀(肝胆气滞症)的首选方。该方重在调理肝用,但不伤肝体。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为肝郁症之要药;白芍养血敛阴以护肝体;香附、青皮辛苦疏肝理气;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解郁理气、凉血活血,堪称解郁之佳品;枳壳、苏梗、陈皮理气消胀、和胃通降;香橼皮、佛手理气而不伤阴。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通降、和胃利胆之功。
【主治】胆胀(肝胆气滞),症见右胁胀满或胀痛、口苦、善太息,常与情绪变化有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有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胃脘胀满疼痛、食少纳呆、心烦、头晕。
【加减】大便秘结,加槟榔10克,酒军3克;腹部胀满,加大腹皮10克,乌药6克;头晕目眩明显,加菊花、钩藤各10克;口苦心烦重者,加山栀子、黄芩各10克;脘腹痞闷,舌苔黄腻,加藿香、佩兰各10克,黄连3克;大便稀溏,加茯苓10克,苡仁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3.18 疏肝利胆汤
【来源】邹志为,《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10克,白芍、郁金各15克,绵茵陈30克,香附12克,青皮5克,延胡索、木香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胆囊炎。
【加减】夹热者,加黄芩、黄连或黄柏;兼呕吐者,加法半夏、川厚朴、竹茹;兼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兼有蛔虫者,加使君子、川楝子、槟榔;兼血虚者,加当归;兼脾虚者,加茯苓、白术;兼气虚者,加党参;苔厚腻夹湿者,加苍术、川厚朴、陈皮、茯苓;夹瘀者,加丹参、川芎;兼寒者,加干姜或桂枝。
【疗效】治疗82例,除1例疗效不佳,再经胆囊造影证实为胆囊粘连转手术切除外,其余81例均临床治愈,有效率为98.7%。
【附记】治疗期间以及预防复发必须配合饮食宜忌,饮食上必须戒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油炸、肥腻的高脂肪食物或质硬难消化和生冷寒凉之品;宜食质软容易消化的瘦肉、鱼类及新鲜蔬菜等,食用植物油。
53.19 利胆宽胸饮
【来源】张笑平,《中医杂志》(10)1990年
【组成】蒲公英、茵陈、赤茯苓各15克,瓜蒌皮、薤白、炒枳壳各10克,生山楂、紫丹参各30克,沉香3克(后下)。
【用法】水煎2次,心肌梗塞,急性胆囊炎每日2剂,4次分服,余者为每日1~1.5剂,分2~3次服。伴呕恶者,频频呷饮,呕吐即顿服之。除心肌梗塞者外,余均单用本方治疗。
【功用】清热利湿、通阳宣痹、理气宽胸。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伴发冠心病,称胆心综合征。
【加减】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随证加减,即:①凡具右胁下胀满疼痛、胸宇闷塞、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纳食呆钝,或时欲呕恶,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白厚及滑腻,脉沉缓或弦滑或濡,或兼结代,证属中焦停饮、胸阳抑遏者,加川桂枝、炒白芍、焦白术各10克,炙甘草20克;②凡具右胁灼热胀满疼痛、胃脘或心前区闷痛或绞痛、心悸怔忡、纳呆或欲呕、口舌生疮,舌质红,苔白燥或薄黄,脉弦数或兼结代,证属肝胆郁火、心气郁滞者,加炒山栀、柴胡、荔枝核各10克,檀香5克(后下);③凡具右胁灼热胀满疼痛、心前区闷痛或绞痛、心悸不宁、口苦而黏、欲呕恶或厌油,或黄带频下,或身目黄染、溲黄便干,舌质红或绛或紫暗或兼瘀点、瘀斑,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或弦濡或兼结代,证属胆腑湿热、心脉瘀阻者,加龙胆草、红花各10克,广三七、生大黄(后下)各5克;④凡具胸胁持续剧痛、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冷汗淋漓,脉沉细欲绝,证属胆心痹阻、气阴两竭者,加西洋参或生晒参(另煎)、麦冬、五味子、延胡索各10克,并静滴参麦或参附及丹参注射液。
【疗效】治疗75例,服药时间最短20天,最长120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3例(占57.3%),好转28例(占37.3%),进步4例(占5.3%,均为病程长达20年左右的高龄患者),总有效率达100%。其中中焦停饮、胸阳抑遏型31例中,临床治愈29例,好转2例;肝胆郁火、心气郁滞型19例中,临床治愈10例,好转8例,进步1例;胆腑湿热、心脉瘀阻型22例中,临床治愈4例,好转17例,进步1例;胆心痹阻、气阴两竭型3例中,好转1例,进步2例。
这是根据“以通为用”的原则,在疏肝利胆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很多有效治疗措施,有机配合,主动进攻,以加强排胆活动,达到排出结石的目的,并可取得缩短疗程,提高排石的效果。这种方法可应用于肝内、外胆管泥沙样结石;较大的胆总管结石,但无严重并发症者;术后难以取尽的泥沙样结石。
胆结石的中药治疗
近年来中药治疗胆结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药治疗胆结石是以疏肝利胆消溶结石行气止痛为主.采用内外兼治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方药:
柴胡虎杖威灵仙枳壳鸡内金各15g 郁金生大黄厚朴各9g 金钱草芦根各30g.每日1剂重症日2剂.结果98例治愈28例自己做了个小汇总,希望朋友们学的看的方便
1.家庭用药
(1)复方柠檬酸胶囊,每次2-4粒,每日3次口服。可以帮助利胆,消食,缓解症状。
(2)利胆药:50%硫酸镁10毫升,每日3次,或去氢胆酸0.25克,或胆酸钠0.2克,每日3次,或利胆素1.0克,每日3次口服。
胆结石吃什么中药好
(3)利胆消炎的中成药,消炎利胆片,4-6片,1日3次口服。
(4)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用药同急性胆囊炎的西药治疗。
2.中药及偏方
(1)郁金粉20克,白矾粉15克,火硝粉30克,滑石粉60克,甘草粉10克,研细混合,每服10克,大麦粥汁送下,每日3次。
(1)金钱草20克,茵陈、佛手各15克,栀子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帖,可长服,也可以每月服药三周,停一周,连续2-3月后停药查看。
病例网
(2)陈皮10克,佛手或拧檬(鲜品)、山楂、金钱草各15克。将其中的一种中药代茶饮,每日换一味。用法为:先将中药洗净,加入沸水中一杯或冷水煮服15分钟, 随时喝,随时加入开水。
3.营养和饮食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参照急性胆囊炎的膳食要求。
(2)慢性胆囊炎的膳食,应根据病情给予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半流质食物或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软食。低脂肪:指脂肪总量以20-30克/日为宜,并把这些脂肪总量分在各餐中。低胆固醇:指忌食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脑,肝、肾及鱼子等,因鱼油中含大量多烯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所以平日可多食用些鱼类食物;
病例分析-病例研究-病理学讨论-医学交流互动论坛
(3)蛋白质:蛋白质食用要适量,每日50-70克,足量的蛋白质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但过量的蛋白质会增加胆汁的分泌,不利于胆囊炎性组织的修复。
(4)碳水化合物:慢性胆囊炎的病人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易消化,利用率亦高。但过于肥胖的人患胆囊炎,同时合并有冠心病或高脂血症时,则需要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包括主食及含糖糕点,糖块的摄入,以利于减轻体重。
(5)大量饮水。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量的摄入,以利于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滞积。
病例网
(6)忌食用刺激性食物或浓烈的调味品。
(7)少量多餐。
(8)幸免便秘发生,因其能影响胆汁的排出,所以适当用些含粗纤维的什杆和水果。
(9)此外还可采用如下饮食疗法:
金钱败酱茵陈茶: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煎汁1000毫升,加白糖适量温服代茶饮。鸡蛋汁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洗净煎水100毫升,新鲜鸡蛋1个,取汁冲服。萝卜汤:取新鲜萝卜1个,切成小块,适量水,放少许食盐,共煮之,取汁饮用,每周3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