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学与思(续) 2024-06-24 11:00:22 阅读了《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靳玉乐,赵瑞雪 课程教材教法 2021.6)感觉很有启发,其中的许多观点我非常认同。现摘录并尝试分析(续昨日文章):关于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问题当前学校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东西部、城乡课程建设区域发展的差异化现象;尚未形成大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一体化设置,处于割裂状态;课程内容的文化包容性不足,缺乏对尊重与理解民族文化的正确引导;学校课程机制运行动力不足等。正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当前学校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局面。【感悟】我认为,当前的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程间的应该有的关联性很差,缺少“照应”,更不用说一体化了;二是课程的城市化倾向很严重,对地方性的文化、民族文化关注不够,而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西化”现象;三是行政化的课程管理仍然是课程管理主要机制,课程的专业领导机制远未形成。维护课程体系的公平性要做到两点:课程内容的实质公平和课程实施的程序公平。【感悟】我理解,实现课程内容的实质性公平,需要改变课程内容的城市化倾向,关注弱势文化问题,为各个阶层的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为各种合理合法的文化因子提供进入课程的公平机制。实现课程实施的公平,需要我们根据所在学校、所在地方、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生课程,把地方课程资源、学生课程资源引进课程和课堂中来,让课程与学生的学习形成实质性的联系,让课程的文化符号产生对于这个学生的实际的“文化意义,从而形成真正的“一生一课程”高质量课程体系注重协调性建设,讲求协调性发展,致力解决课程的系统性问题。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加强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在课程体系一体化进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科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协调性重在对学科课程的统筹规划。【感悟】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大中小学学科课程统筹规划是深化课程改革,把当下的课程改革推向更高水平实践的基础性的路径。更为根本的路径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基于学生学习的、联结学生课程资源的课堂变革,是课程体系实现“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的根本所在。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彰显包容性,加强课程对学生包容性精神的引导与培育,并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课程体系的包容性主要是文化包容性,具体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包容。首先,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其次,对地域文化的包容,要求课程对我国不同地域文化进行客观性、全面性的呈现,让学生在习得与感受中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并能以整体性思维对我国地域文化进行架构。【感悟】优质的课程需要追求特色与开放的平衡与统一。一方面需要对世界所有的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内容开放,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世界眼光和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要在国家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地方文化间形成平衡与统一的态势,保证学生具有成为国家公民和社会人的文化素养的全面性。 为了彰显课程体系建设的本土化理论内核,也为了更适切、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课程改革实践,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理论是十分紧迫且必要的。【感悟】我们的课程理论存在二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的课程理论场地上,跑着的是众多西方课程理论的内容,是未经“中国化改造”的西方课程理论;二是中国课程理论场地上,许多的理论框架是其他学科理论的照搬照抄的理论框架,一些课程理论是把课程“削足适履”地塞进了别的理论框架中“生产”出来了。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中国自己的课程的“课程理论”。关于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高质量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应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知识和技术变革的时代特征以加快数字化课程和信息化课堂建设、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等方面加以落实。【感悟】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成人。教育、课程的直接目标是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建设。在这个意义上,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课程责任和功能中应有之义。课程体系建设要顺应创新驱动的战略选择,从理论深化、制度变革、结构创新、科技引领以及形式丰富等方面入手,构建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发展性、超前性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切实落实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使命和担当。课程体系建设还应着眼于整体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统筹城乡课程体系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重大使命,课程体系建设应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共生、共存、共赢、共享、共担当、共发展”的包容意识作为价值传播的重要精神,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与共同体意识,将为人类谋福祉作为终身奋斗目标。【感悟】课程,一个国家的课程,首先是国家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工具性,培养的是当代中国人;然后是民族的,具有民族文化的特性,培养的是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最后才是世界共同体的,需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当代人。新时代课程体系应围绕着以自主建构、整合运用与反思性实践为主体的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建设,使课程学习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手段。【感悟】这里提出了新时代课程的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自主建构,即课程是学生自己参与建构的,是生成的课程,这需要处理好课程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二是整合运用,课程内容需要重视整合、综合、融合,课程实施需要关注迁移运用,把静态的课程符号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智慧;三是反思性实践为主体,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实施策略中都需要强化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增强学生对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开创新生活的能力。普及面广、可选择性强的数字化课程,已成为构建共享、协调、可持续课程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数字化课程也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课程模式,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感悟】数字化课程是“构建共享、协调、可持续课程体系的重要突破口”,这是值得重视的事件,有利于课程公平的实现。但是我也担心二个问题:一、数字化课程会否因为现实中存在的数字鸿沟而加剧课程的不公平?二、数字化课程强大的“共享”功能和便利,会否导致更符合个性发展的课程多样化被“高水平的”单一化的数字化课程所取代?这二个问题是数字化课程建设和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实践中的“陷阱”和理论上的“悖论”。应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这意味着,信息化课堂建设要从碎片化、个案化、僵硬化向规模化、常态化、自然化转变。【感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为此我们需要注意:课程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的,人的学习和发展是目的,课程只是教育载体和工具,而技术则只是课程和课堂的支持手段。千万不能造成技术支配教育、主导课堂和课堂的“异化”。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而言,发挥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课程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的组织力与理解力、课程技术的信念感与运用力。一方面,从传统意义上讲,教师的课程能力要从知识(knowledge)、技艺(craft skills)和性格(dispositions)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对学科内容的组织、理解以及整体性把握往往被看作教师最重要的能力。需要教师具备驾驭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感悟】课程的开发能力,课程的一定的领导能力对于处于课程改革大潮中的教师应该是必须的素养。但是我们的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却是很少有课程论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职后的相关培训学习不系统,所以导致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和领导能力成为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赞 (0) 相关推荐 语文教育史论文(2) 语文教育史论文篇二 <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摘要]中国语文教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回首百年,有许多教训值得我们吸取,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中国语文教育到了 ... “信息论基础及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 摘 要:数学学科下信息论基础和代数密码与编码两门课程独立开设,然而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两门课程整合为信息论基础及应用,进而探索其教学内容的改革措施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信息论 代数密 ... “双轮”驱动,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象贤中学导赏团学生(左一)为广州市历史名教师工作室教师做沙湾耕读文化讲解. 赖香 摄 象贤中学的"两思"课堂上,教师以何炳林院士为例讲述"永恒的民族精神". 陈 ... 理论研究|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 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高校教师对它的认识从最初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探索,发展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课程思政已经到了升级改造的关键期. 课程思政是学校教育布局的内在之魂 课程思政是 ... 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学与思 阅读了<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靳玉乐,赵瑞雪 课程教材教法 2021.6)感觉很有启发,其中的许多观点我非常认同.现摘录并尝试分析: 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感 ... 【加强随班就读工作“局长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孙忠副局长:推动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构建新时... 3.转载请注明出处. 融合教育是普通学校积极创建接纳环境,响应学生差异化需求,保障全体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途径,它被视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理念和重要趋势.全面深入推进融合教育是彰显社会文明.促进教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聚焦"十四五"新进展新成效] 进入"十四五",教育界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领域 ...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条件、特征、关键与底线 一.信息化:为高质量教育创造条件和可能 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世界的深度变革,给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也为我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创造了条件和可能 ... 全市教育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提升水平为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惠民为追求,保障教育高质量发 全市教育工作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提升水平为目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惠民为追求,保障教育高质量发 ... 数字化赋能线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首个电线电缆Ecode标识应用指南国家标准编制及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启... 尽享行业资讯 7月19日,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在贵州组织召开"国家标准<物联网标识体系 Ecode标识应用指南 第2部分:电线电缆和光纤光缆>编制暨首批应用Ecode标识建 ... 高质量家庭教育 体系应如何建设 建设高质量家庭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观对其价值追求.体系功能和基本要素等进行整体性分析,对家庭教育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有序组合.合理分配,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层次.多形态和多类型的家庭教 ... 张志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学校行动”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张志勇 学校是教育的细胞,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石,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呼唤"学 ...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8 1、思政 X”课程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1年3月27日.28日,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中国乐派8 1.思政 X"课程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评审会.课堂展示.学术研讨会三个板块组成.来自中国音乐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