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学与思(续)

阅读了《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靳玉乐,赵瑞雪 课程教材教法 2021.6)感觉很有启发,其中的许多观点我非常认同。现摘录并尝试分析(续昨日文章):
关于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问题
当前学校课程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东西部、城乡课程建设区域发展的差异化现象;尚未形成大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一体化设置,处于割裂状态;课程内容的文化包容性不足,缺乏对尊重与理解民族文化的正确引导;学校课程机制运行动力不足等。正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当前学校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局面。
【感悟】我认为,当前的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程间的应该有的关联性很差,缺少“照应”,更不用说一体化了;
二是课程的城市化倾向很严重,对地方性的文化、民族文化关注不够,而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西化”现象;
三是行政化的课程管理仍然是课程管理主要机制,课程的专业领导机制远未形成。
维护课程体系的公平性要做到两点:课程内容的实质公平和课程实施的程序公平。
【感悟】我理解,实现课程内容的实质性公平,需要改变课程内容的城市化倾向,关注弱势文化问题,为各个阶层的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为各种合理合法的文化因子提供进入课程的公平机制。实现课程实施的公平,需要我们根据所在学校、所在地方、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生课程,把地方课程资源、学生课程资源引进课程和课堂中来,让课程与学生的学习形成实质性的联系,让课程的文化符号产生对于这个学生的实际的“文化意义,从而形成真正的“一生一课程”
高质量课程体系注重协调性建设,讲求协调性发展,致力解决课程的系统性问题。
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加强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
在课程体系一体化进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学科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协调性重在对学科课程的统筹规划。
【感悟】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大中小学学科课程统筹规划是深化课程改革,把当下的课程改革推向更高水平实践的基础性的路径。更为根本的路径应该是课堂的变革,基于学生学习的、联结学生课程资源的课堂变革,是课程体系实现“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的根本所在。
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要充分彰显包容性,加强课程对学生包容性精神的引导与培育,并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课程体系的包容性主要是文化包容性,具体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包容。首先,对民族文化的包容。其次,对地域文化的包容,要求课程对我国不同地域文化进行客观性、全面性的呈现,让学生在习得与感受中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并能以整体性思维对我国地域文化进行架构。
【感悟】优质的课程需要追求特色与开放的平衡与统一。一方面需要对世界所有的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内容开放,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世界眼光和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要在国家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地方文化间形成平衡与统一的态势,保证学生具有成为国家公民和社会人的文化素养的全面性。
为了彰显课程体系建设的本土化理论内核,也为了更适切、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课程改革实践,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理论是十分紧迫且必要的。
【感悟】我们的课程理论存在二方面的问题:
一是中国的课程理论场地上,跑着的是众多西方课程理论的内容,是未经“中国化改造”的西方课程理论;
二是中国课程理论场地上,许多的理论框架是其他学科理论的照搬照抄的理论框架,一些课程理论是把课程“削足适履”地塞进了别的理论框架中“生产”出来了。个人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中国自己的课程的“课程理论”。
关于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高质量建设学校课程体系,应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凸显知识和技术变革的时代特征以加快数字化课程和信息化课堂建设、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等方面加以落实。
【感悟】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成人。教育、课程的直接目标是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建设。在这个意义上,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课程责任和功能中应有之义。
课程体系建设要顺应创新驱动的战略选择,从理论深化、制度变革、结构创新、科技引领以及形式丰富等方面入手,构建符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发展性、超前性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切实落实教材建设的国家事权,强化意识形态管理,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使命和担当。课程体系建设还应着眼于整体性与协调性的统一,统筹城乡课程体系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重大使命,课程体系建设应凸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共生、共存、共赢、共享、共担当、共发展”的包容意识作为价值传播的重要精神,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与共同体意识,将为人类谋福祉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感悟】课程,一个国家的课程,首先是国家的,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工具性,培养的是当代中国人;然后是民族的,具有民族文化的特性,培养的是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最后才是世界共同体的,需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内容和价值,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当代人。
新时代课程体系应围绕着以自主建构、整合运用与反思性实践为主体的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建设,使课程学习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手段。
【感悟】这里提出了新时代课程的三个重要的特征:
是自主建构,即课程是学生自己参与建构的,是生成的课程,这需要处理好课程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
是整合运用,课程内容需要重视整合、综合、融合,课程实施需要关注迁移运用,把静态的课程符号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智慧;
是反思性实践为主体,课程的内容组织和实施策略中都需要强化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增强学生对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开创新生活的能力。
普及面广、可选择性强的数字化课程,已成为构建共享、协调、可持续课程体系的重要突破口。同时,数字化课程也逐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课程模式,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感悟】数字化课程是“构建共享、协调、可持续课程体系的重要突破口”,这是值得重视的事件,有利于课程公平的实现。但是我也担心二个问题:
一、数字化课程会否因为现实中存在的数字鸿沟而加剧课程的不公平?
二、数字化课程强大的“共享”功能和便利,会否导致更符合个性发展的课程多样化被“高水平的”单一化的数字化课程所取代?
这二个问题是数字化课程建设和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实践中的“陷阱”和理论上的“悖论”。
应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这意味着,信息化课堂建设要从碎片化、个案化、僵硬化向规模化、常态化、自然化转变。
【感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为此我们需要注意:课程是为人的发展服务,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的,人的学习和发展是目的,课程只是教育载体和工具,而技术则只是课程和课堂的支持手段。千万不能造成技术支配教育、主导课堂和课堂的“异化”。
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而言,发挥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课程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的组织力与理解力、课程技术的信念感与运用力。
一方面,从传统意义上讲,教师的课程能力要从知识(knowledge)、技艺(craft skills)和性格(dispositions)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其中,对学科内容的组织、理解以及整体性把握往往被看作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需要教师具备驾驭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之中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感悟】课程的开发能力,课程的一定的领导能力对于处于课程改革大潮中的教师应该是必须的素养。但是我们的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却是很少有课程论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职后的相关培训学习不系统,所以导致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和领导能力成为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大难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