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记事
小时候,村里的文娱活动很少,偶尔县里的电影放映队会到村里放场电影,大家都像过年一样。那时候,轮流到各村放映电影应该也是县里布置的工作任务。
我们村的中心位置有一片空场,空场的北面立着一个没有篮网的蓝球架,南面竖着两根电线杆。每当看到有人在两根电线杆之间挂起白色带黑边的幕布时,就知道晚上有电影看了,大家都会互相转告,各家各户的闲人——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就会提前拿着板凳去占地儿。等到傍晚时分,村里的大喇叭广播晚上有电影时,幕布前正中央最好的位置都已经被一排排的板凳占满了。没占到好位置的,则只能在后面或两边的高台上看。
我比较喜欢的是离电影放映机近的位置,因为那里能看到放映员每次怎么撤下放映完的胶片,再换上下一张。自己当时非常好奇,为什么塑料胶片被放映机里的灯照到那块大布上就能变成连续的动作。后来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才从《自然常识》课本上知道了视觉暂留现象,对电影的播放原理有了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图像会在人眼里停留那么零点几秒,每秒钟连续播放24张图片,看到眼里就成了连续的动作。
那时候的放映机,换胶片、倒带都是手动操作,一部电影大多是四个胶片,放三十来分钟就得换胶片。每当电影屏幕上出现星杠闪烁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一个胶片放完、要换胶片了。中间的几分钟时间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去个厕所。后来的大电影院放映都是两台放映机,提前装好胶片,一张胶片一放完,立刻启动另一台放映机,实现无缝对接,大大节省了时间,大概也是为了给电影院增加放映场次吧。
以前农村的电力供应不足,经常发生电影放着放着突然停电的情况,就只能干等着来电,有时停个十来分钟就能来电,还能继续播放,有时则会等到半夜电也不来,大家只能在村干部的劝说下极不情愿地回家睡觉。后来,县里给放映队配了台发电机,一遇到停电,立即启动发电机供电。不过,发电机发出的咚咚咚的噪音比电影喇叭里放出的声音还要响,但总比看到一半好。
放正片之前一般会先放个加片,估计加片才是放映队的主要任务。加片大多是一些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内容,偶尔也会有科普知识的。小孩子对科普知识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大人则大多对两者都不怎么感兴趣,多会等着加片放得差不多了才去。
那时看过的、留下比较深印象的电影有《地雷战》、《地道战》、《红牡丹》、《少林寺》、《神秘的大佛》、《画皮》、《戴手铐的旅客》等。
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之后,村里有经济头脑的人,在原来的小学校旁边盖了个电影院,之后就村里就再也没有免费的露天电影了。除了自己村,还有很多周围村的人也过来看,电影院着实红火了一段时间。周六放学了,有时就在电影院旁边玩儿,等电影还有十几分钟要结束的时候,可以不用买门票进去看个尾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里的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电视机。家里有了电视,就不用再花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了,每天都可以在家舒舒服服地看电视剧。电影院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关了门。后来有人把电影院的房子租了下来,买了套面粉加工设备,电影院摇身一变,成了面粉厂。
那之后,基本上就再没怎么看过电影,除了读高中时学校组织过一次《红高粱》的集体观影,再看电影则是参加工作之后的事了。
现在,偶尔还能记起几岁的时候,看完电影,困得不行,迷迷糊糊回家的情景。